劉羅鍋(清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羅鍋,即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相傳劉墉有駝背,所以他在民間有個外號叫作「劉羅鍋」。[1]
人物簡介
劉羅鍋字即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勛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劉統勛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諡文清。
相傳劉墉有駝背,所以他在民間有個外號叫作「劉羅鍋」。
人物生平
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一年後散館,授編修,進入仕途,再遷侍講。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其父劉統勛(時任陝甘總督)因辦理軍務失宜下獄,劉墉受株連而遭逮治,旋得寬釋,降為編修。次年六月,充廣西鄉試正考官。十月,提為安徽學政。任職期間,針對當時貢生、監生管理的混亂狀況,上疏「請州縣約束貢監,責令察優劣」,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補救辦法,「部議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調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他又上疏:「生監中滋事妄為者,府州縣官多所瞻顧,不加創艾。(行政官員)既畏刁民,又畏生監,兼畏胥役,以致遇事遲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後,應責革者,並不責革,實屬闒茸怠玩,訟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時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稱讚其「知政體」,並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命他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寧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間,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國庫銀兩,坐罪革職,判死刑。乾隆帝因愛其才,特加恩詔免,發軍台(清代西北兩路傳達軍報及官文書的機構,即郵驛)效力贖罪。次年赦回,命在修書處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授江寧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遷江西鹽驛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擢陝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劉統勛病故,回家服喪。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劉墉服喪期滿還京,清廷念劉統勛多年功績,且察劉墉器識可用,詔授內閣學士,任職南書房。十月,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並派辦《西域圖志》及《日下舊聞考》,任總裁。次年七月,充江南鄉試正考官,不久,復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曾劾舉秦州舉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懲辦。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劉墉以劾舉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學政績顯著,遷戶部右侍郎,後又調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授湖南巡撫。時值湖南多處受災,哀鴻遍野,無災州縣也盜案迭起,貪官污吏猖獗,百姓怨聲載道。劉墉到任後,一面查明情由,據實彈劾貪官污吏,建議嚴辦;一面稽查庫存,修築城郭,建倉儲谷,賑濟災民,井准許民間開採硝石。僅一年余,庫銀充實,民糧豐足,劉墉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遷劉墉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任職南書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館總裁。此時,御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結黨營私等。劉墉奉旨偕同和珅審理山東巡撫舞弊案。劉墉至山東,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訪,查明山東連續三年受災,而國泰邀功請賞,以荒報豐。徵稅時,對無力繳納者,一律拿辦;並殘殺進省為民請命的進士、舉人9人。及至濟南,經審問,查清國泰已知貪贓案發,遂湊集銀兩妄圖掩飾罪行。劉墉如實報奏朝廷,奉旨開倉賑濟百姓,捉拿國泰回京。此時皇妃已為國泰說情,有的御史也從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護國泰。劉墉遂以民間查訪所獲證據,歷數國泰罪行,據理力爭,終使國泰伏法。在處理國泰一案上,劉墉不畏權要,剛正無私,足智多謀,與錢灃一起挫敗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撓而成功地執行了大清律法,為民除了害。後來,民間曾據此事寫成通俗小說《劉公案》,對這位「包公式」的劉大人大加頌揚。
國泰案結,劉墉被命署吏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務。不久授工部尚書,仍兼署吏部,並充任上書房總師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命署直隸總督。八月,又調吏部尚書,不久,充順天鄉試正考。是年底,充經筵講官。次年五月,復兼理國子監事務。六月,授協辦大學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充玉牒館(修帝王族譜之處)副總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以上書房阿哥師傅們久不到書房,劉墉身為總師傅而不予糾正,被降職為侍郎。不久,授內閣學士,提督順天學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初,遷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禮部尚書,並再次兼管國子監事務。五月,又署吏部尚書。嘉慶二年(1797年)四月,授劉墉為體仁閣大學士。五月,奉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並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察看黃河之後,他上疏請求於秋後在決口處「堵築」,下游「寬浚」。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加太子少保。後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不畏權勢,很快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污自肥等罪行20條,奏朝廷。皇上處死了和珅,沒收了他的家產。
嘉慶四年底,劉墉上疏陳述漕政,對漕運中的漏洞體察至深,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嘉慶皇帝看後,深以為然。嘉慶六年(1801年),劉墉充任會典館正總裁。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書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清徐珂在其《清稗類鈔》中稱讚劉墉道:「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台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讚他的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的風致。劉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著有《石庵詩集》刊行於世。
嘉慶七年(1802年),皇上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他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劉墉卒於官,享年85歲。卒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
一生仕途
劉墉出身於山東諸城劉氏家族,這個家族是當時的名門望族,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為順治年間進士,祖父劉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親劉統勛更是一代名臣,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說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復剛勁,得古大臣風,終身不失正」。
劉墉生長在這樣世代書香、以科舉仕進為榮的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自不必言,後來他成為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也證明了其學識的淵深。但不知什麼原因,滿腹經綸的劉墉卻遲遲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至少目前尚未發現他在30歲之前參加科舉考試的記錄。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33歲的劉墉才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了當年的會試和殿試,並獲進士出身,旋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是翰林的預備資格,一般從科考成績優異的進士中選拔,然後在庶常館學習深造,期滿考試合格者,授翰林院編修。清代翰林雖然薪俸較薄,但作為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近臣,號稱「清貴」,「有清一代宰輔,多由此選」。而且,大臣死後如果想得到皇帝賜諡的「文」字,則必須是翰林出身。所以,清代以科舉仕進者尤重翰林出身。應當說,劉墉在仕途上開局良好。從乾隆二十一年(1756)開始,劉墉被外放做地方官,此後20餘年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他主要做地方官,由學政、知府,直至一方面的督撫大員。在做地方官期間,他基本上還是秉承了乃父劉統勛的正直幹練、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對科場積弊、官場惡習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頓,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諸城縣誌》稱讚他:「砥礪風節,正身率屬,自為學政知府時,即謝絕饋賄,一介不取,遇事敢為,無所顧忌,所至官吏望風畏之。」同時,他也不遺餘力地貫徹乾隆皇帝的意旨,查禁書,興文字獄,捉拿會黨,積極推行文化高壓政策。
劉墉做過提督安徽學政和提督江蘇學政。提督學政是一省的教育長官,類似於現在的教育廳長,但不同之處在於,學政不受當地最高行政長官的節制,獨立開展各項事務,督撫大員也不能侵其職掌。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學政離任,督撫才可暫時代管其事。學政還可以直接向皇帝上書,反映地方情況,吏治民風。
劉墉在前往安徽赴任前,乾隆帝特意召見並賜詩,其中有「海岱高門第,瀛洲新翰林」之句,意思是希望劉墉能夠不辱門楣、有所建樹。在出任江蘇學政前,乾隆皇帝仍有詩相贈,可見對劉墉抱有厚望。劉墉也不辱使命,很是嚴肅認真。據清人筆記記載:「昔日劉石庵相國視學江蘇,嚴肅峻厲,人多畏憚。」劉墉曾先後兩次提督江蘇學政,相隔近20年,為官處事風格也由峻厲剛急轉為平和舒緩,但嚴肅認真則是一貫的。以劉墉第二次出任江蘇學政時按試揚州為例,因為把關嚴格,使得許多想以作弊矇混過關者最後不敢入場。
乾隆三十四年(1769),51歲的劉墉獲授江寧知府。從乾隆十六年(1751)中進士時算起,到此時劉墉浮沉宦海已經整整18年。說來,劉墉的仕途並不平坦,早在做翰林院編修時,其父劉統勛因事獲罪,劉墉遭株連被革職,與諸兄弟一起下獄;後外放劉墉作安徽和江蘇學政,因表現卓異得到乾隆皇帝賞識,擢山西太原府知府。劉墉之父劉統勛,曾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山西查辦布政使蔣洲侵帑案,乾隆二十四年(1759)到山西查辦過將軍保德侵帑案,聲譽頗佳。劉墉同樣是不負重託,到任後不幾天便將前任遺留下的疑難案件審理一清,受到官民的一致稱讚。正當劉墉以政績遷冀寧道時,前任山西陽曲縣知縣段成功虧空案發,劉墉以失察罪差一點丟了性命,後來朝廷加恩命他赴軍台效力贖罪長達一年,回北京後又在一個叫作「修書處」的閒散機構里蹉跎兩年。由此可見,這段時間裡,劉墉的官運並不怎麼「亨通」。
劉墉能夠在重罪之後出任江寧知府,說來還是沾了父親的光。此時劉統勛聖眷正隆,先後以大學士之職兼管兵部和刑部,被乾隆皇帝倚為股肱之臣。因此,在乾隆三十三年劉統勛七十壽辰之時,乾隆皇帝不僅親書匾額志賀,還加恩劉墉以知府候補。第二年,劉墉獲授江寧府知府。
劉墉也十分珍視這次機會,「頗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內,婦人女子無不服其品誼,至以包孝肅比之」。創作於嘉慶初年的彈詞《劉公案》,就是主要以劉墉在江寧知府任上決斷疑案、為民做主的故事為藍本改編而成的,雖然其中必然夾雜着彈詞藝人的想像誇張和道聽途說的內容,未必都是實錄,但說明劉墉在短短一年的江寧知府任上確實有政績、有政聲,是難得的賢能官吏。著名詩人袁枚也在一首詩中稱讚劉墉說:「初聞領丹陽,官吏齊短脰(dòu)。光風吹一年,歡風極老幼。先聲將人奪,苦志將人救。抗上聳強肩,覆下紆緩袖。」意思是說,劉墉到江寧後,對下屬要求嚴格使其不敢耀武揚威,對百姓關愛拯其脫離水火,不怕得罪上司而怕百姓受苦。
此後,劉墉歷遷江西、陝西、江蘇,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劉墉被授湖南巡撫,其官職全稱是巡撫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各鎮,兼理糧餉,駐長沙,兼理軍民事務,成為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在湖南任期內,劉墉繼續以前的作風,盤查倉貯,勘修城垣,整頓吏治,鎮壓反叛。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劉墉的政績可謂斐然。《清史列傳》上面說他:「在任年余,盤查倉庫,勘修城垣,革除坐省家人陋習,撫恤武岡等州縣災民,至籌辦倉谷,開採峒硝,俱察例奏請,奉旨允行。」將其所辦大事都列舉出來了。《湖南通志》也讚揚劉墉撫湘期間,所行諸事「民以為便」。
乾隆四十七年,劉墉奉調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命在南書房行走。當時和珅炙手可熱,劉墉遂「委蛇其間,惟以滑稽悅容其間」。這又表現了劉墉為人和為官的另一面。劉墉是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同時也是官場中人,他也要按照官場的規則做事,包括應付上級和同僚的圓滑趨避之術。大體說來,他任地方官、能夠獨當一面的時期,主要表現了清勤剛正的一面,「一時有閻羅包老之稱」;入京以後,正好碰上和珅專寵於乾隆,擅弄威權,排斥異己,劉墉只好以靜默自守,以滑稽模稜取容。
劉墉剛入京的幾年仕途還算順利,做到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其間還處理了一件棘手的案子。這個案子的當事人國泰是山東巡撫,其父四川總督文綬是劉墉的老上級,更關鍵的是,國泰的後台就是乾隆皇帝的紅人和珅。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御史錢灃參劾山東巡撫國泰專橫,以向皇上納貢的名義大肆搜刮錢財,下屬歷城、益都等幾十個州縣倉庫虧空嚴重。乾隆皇帝對此事十分重視,責成和珅、劉墉等同錢灃一起前往核查。
國泰,滿洲鑲白旗人,姓富察氏。國泰與和珅過從甚密,因此,和珅得到要查辦國泰等的消息後立即派家人通風報信,使得國泰有了挪用其他款項填補虧空的時間。赴山東途中,和珅還以言辭威脅錢灃。據錢泳《履園叢話》記載,劉墉深知和珅與國泰的關係,因此常與錢灃密商對策。到山東歷城縣後,和珅說不用徹底核對,只要抽查幾十個庫就可以了,並且先起身回到住所。錢灃要求先封庫,第二天徹底拆封。結果發現庫里的銀兩「多系圓絲雜色銀」,通過盤詰庫吏得知,這些銀兩是從各商鋪借來充數的。於是,出告示叫各商鋪前來認領,「大呼曰:遲來即封貯入官矣」。於是商賈紛紛前來認領,庫藏為之一空。
在這件事上,劉墉自始至終支持錢灃,他的態度對於案情最終水落石出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很顯然,劉墉支持錢灃,同時也就得罪了和珅。從這件事我們看到,劉墉仍不失其「剛正」。
此後的幾年裡,劉墉似乎總是在犯錯誤,受指責,乾隆對他顯然並不滿意。乾隆五十二年初,劉墉因為漏泄他和乾隆帝關於嵇璜、曹文埴(zhí)的談話內容,不僅受到申飭,而且失去了本應獲授的大學士一職。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乾隆委託劉墉主持祭拜文廟。因他沒有行規定的一揖之禮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參劾。
乾隆五十三年夏天,劉墉兼理國子監,發生鄉試預選考試中諸生饋送堂官的事,被御史祝德麟彈劾,結果劉墉受到處分。乾隆五十四年二月底至三月初,負責皇子教育的上書房諸師傅因為連天陰雨沒有入值,乾隆皇帝得知這個情況十分惱怒,時任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的劉墉被責處得尤其嚴厲,降為侍郎銜,不再兼職南書房。乾隆皇帝還專門為此下了一道上諭,大意是說因為劉墉是大學士劉統勛之子,念及統勛為朝廷效力多年,才對劉墉加恩擢用。而劉墉在府道任上還算勤勉,及至出任學政就不再認真辦事,在湖南巡撫任上官聲也平常。入京為尚書,辦事情更是一味模稜兩可。我曲意優容,未加譴責,原以為他會感激聖恩,勤勉辦事,不想竟然發生上書房諸師傅曠工七日之久而劉墉置若罔聞之事。並說劉墉這樣事事不能盡職,於國則為不忠,於父則為不孝,其過失甚大,實在不能寬恕。應當說,措辭相當嚴厲。
乾隆五十八年,劉墉為當年會試主考官。因為安排失當,閱卷草率,違制和不合格的卷子很多。按規定,劉墉等至少要罰俸10餘年。乾隆皇帝雖然作了寬大處理,劉墉還是被「嚴行申飭(chì)」。
嘉慶元年,因為大學士一職空缺多時,破格增補戶部尚書董誥為大學士,而資歷更深的劉墉被排斥在外。而且在上諭中又一次批評劉墉「向來不肯實心任事」,並舉例說,皇帝曾向劉墉詢問新選知府戴世儀可否勝任,結果劉墉對以「尚可」。而戴本來十分庸劣,斷難勝任。可見劉墉平日裡對於銓選用人全未留心,只是以模稜兩可之詞敷衍塞責。要他「捫心內省,益加愧勵」。
嘉慶二年,授劉墉體仁閣大學士,但仍舊指責他「向來不肯實心任事,行走頗懶」,並說「茲以無人,擢升此任」,可見其評價。當然,以上兩條嘉慶初年的上諭,代表的仍然是乾隆帝的意見。
劉墉像是變了一個人,做人的稜角看不到了,做事的勤謹也看不到了,此期間的劉墉更多表現出的是滑稽和圓滑世故。清人筆記記載,一次在軍機處吃飯,有同僚提起唐宋時宰相吃堂餐的故事,劉墉馬上接口說:「但使下民無殿糞,何妨宰相有堂餐?」一座為之噴飯。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有一個頗具意味的細節:乾隆問和珅,你是做忠臣呢,還是作奸臣?和珅答,我不做忠臣,也不作奸臣,我要做的是讓您高興、逗您開心的弄臣。結果乾隆對和珅的回答很滿意。這個情節很可能只是出於編劇的一種想像,但應當說,劇作家對乾隆心態的把握是比較準確的。
乾隆皇帝有一個「本朝無名臣」的理論,他說,因為朝廷綱紀整肅,本朝沒有名臣,也沒有奸臣。他這樣說的目的是為了把所有榮譽歸於聖主,大臣們所做的一切有利於百姓的事情,都是出於聖主的旨意。所以,他下令禁絕為地方官建德政碑、送萬民傘之類為官員揚名的活動。老年乾隆更是志得意滿,炫耀自己的「十全武功」,權力欲和虛榮心越發膨脹,此時他的身邊更不需要名臣,而只需要忠心辦事、以皇帝的是非為是非的奴才。
再加上當時朝堂上宵小環繞,和珅弄權,勾結黨羽,把持朝政,排斥異己,正直之士很難有所作為。御史曹錫寶曾經想通過參劾和珅家奴劉全以達到懲辦和珅的目的,結果反遭陷害,被革職。所以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當劉墉為地方官時還做了一些興利除弊的事情,而到了皇帝的身邊卻反而無所建樹,唯唯諾諾。也許從適應官場規則、保全自己的角度看,劉墉這樣小錯不斷、屢遭申飭、弄得自己名譽掃地,未必不是聰明之舉。
在當時以滑稽方式為官的還大有人在。比如嘉慶帝的老師朱珪,也是如此。據說他晚年每逢門生、舊吏來看望,他所言皆不關政治,全為詼諧之語。
這些以清正剛直著稱的官員尚且如此,當時官場風氣可見一斑。乾隆皇帝聰明太過,使得大臣們只好裝糊塗;乾隆皇帝好名太甚,使得大臣們只得「平庸」。這使人不禁聯想到漢高祖劉邦與承相蕭何之間的關係。蕭何作為大漢第一功臣協助劉邦奪取天下後,繼續兢兢業業地辦事,清正廉潔地為官,因而在百姓中口碑極好。這使得劉邦很不放心,於是找藉口將蕭何抓了起來,雖然念及舊情最終又釋放了蕭何,但蕭何出獄後汲取了教訓,不再顧及名聲,圈地、貪瀆之事也頗做了幾件。老百姓意見很大,也有人向劉邦告狀,這下劉邦卻一笑了之,不再追究。
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劉墉於北京驢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6歲。去世的當天,他還曾到南書房當值,晚上還開宴會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嘯亭雜錄》記載,劉墉死時,說他「鼻注下垂一寸有餘」,暗合佛語中的善於解脫之意。不管怎樣,劉墉可算得上是無疾而終,壽終正寢,功德圓滿。
人物軼事
劉墉就是家喻戶曉的「劉羅鍋兒」,因為他為官「忠君、愛民、清廉」,深得百姓喜愛。有關他的事跡廣為流傳。當代的影視劇作家也很了解民眾這種渴盼清官的心理,於是,劉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鏡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兩位是和珅和紀曉嵐)。在劇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貪官和珅成了死對頭和歡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總是顯得笨手笨腳,經常弄巧成拙,想算計人反遭算計。乾隆皇帝對他又愛又恨、又有點無可奈何。這個人物寄託了中國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願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義的化身,甚至連他的羅鍋兒也讓人不惟不覺其醜陋,反成為他的標誌性特徵。其實,熒屏上的劉墉和歷史上的劉墉並不完全重合,從形象到事跡有許多地方源自劇作家的想像。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選官標準。
在封建社會,選官向來是以「身、言、書、判」作為首要條件的。所謂身,即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儀表堂堂,否則難立官威。所謂言,即口齒清楚,語言明晰,否則有礙治事。所謂書,即字要寫得工整漂亮,利於上級看他的書面報告。所謂判,即思維敏捷,審判明斷,不然便會誤事害人。
在這四條標準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為觀瞻所系,不能不特別強調。
劉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書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順利過關。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劉墉不會是「羅鍋兒」。姜緯堂先生早在1996年時,就曾在《北京晚報》上專門撰文《劉墉綽號「羅鍋」考》,指出過這一點。
還有一個旁證,可以從側面說明一定的問題。按照當時制度,舉人應會試三科不中者,還可以應「大挑」一科。這一科不考文章,只論相貌,標準是「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個字,以字形喻體形、相貌。「同」指長方臉,「田」指四方臉,「貫」指人的頭大而身體直長,「日」指身體端直而高矮肥瘦適中。以上這四個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選的可能;「身」指身體不正,「甲」指頭大身子小,「氣」指一肩高聳,「由」指頭小身子大。這四個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個就會落選。可見,清代選官很重視被選者的相貌,所以,劉墉即使算不上儀表堂堂,總也不至於體有殘疾。
當然,「劉羅鍋」的稱號,也事出有因。史書上記載,嘉慶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可見他確實有些駝背。不過,劉墉當時已經年屆80歲,難免會駝背彎腰,這就很可以理解了。如果以此認定劉墉年輕時即為「羅鍋」,那就不準確了。
可見,從形象言之,歷史上的劉墉與民間傳說和文藝作品中的劉墉並不一致。那麼,從為官行事的角度看,歷史上的劉墉是不是像劇作家描寫的那樣清廉幹練,不畏權勢,是不是真的能將大貪官和珅戲弄於股掌之中,在乾隆皇帝面前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彈劾乾隆
劉墉跟和珅雖然同朝為官,而且都是大學士,但劉墉對這個只知弄權和貪贓的奸相卻經常看不起。和珅對劉墉也是恨得牙根兒痒痒,常想找茬兒把他除掉。但兩人表面上還保持着官場的派頭,見面後彼此打躬問安。
這一天他兩位同在朝房候餐,和珅又起了陷害劉墉的歹心。於是他就當着大臣們的面激劉墉說:「劉中堂,兄弟聽說您為官清正,什麼樣的人都敢參奏!」劉墉見他又來挑釁,就說:「這都是當今皇上的洪福和先父的教誨。」和珅接着說:「我說一位你就不敢參」。劉墉說:「只要你說出名字來我就敢參。」和珅說:「你要敢參這一位,我當着大家的面磕頭拜你為師。」劉墉說:「你說話算數嗎?」和珅伸出右手說:「擊掌為定。」劉墉也伸出右手兩人擊了掌。劉墉說:「但不知和中堂說的是哪一位?」這時和珅向金鑾殿的方向望了一眼,同時伸出右手,翹起大拇指說:「就是這一位。」劉墉和在場的大臣們聽後都驚了。
按照封建時代的法律,參奏皇帝是要治罪的,就是象劉墉這樣的重臣,也要冒流放甚至殺頭的危險。但劉墉沒怕,他整了整紅頂花翎,理一理蟒袍,大搖大擺地直奔太和殿走去。
乾隆正伏在龍書案上專心批閱奏章,猛聽得階下傳來一聲「吾皇萬歲萬萬歲!臣劉墉見駕」的聲音,他隔着龍書案往下一看,見劉墉正跪在地上。他放下筆問道:「劉愛卿,朕沒傳旨宣你,上殿何事?」劉墉一本正經地說:「臣有一事不明,請聖上賜教。」乾隆說:「愛卿請講。」劉墉說「臣不知偷墳掘墓者該當何罪?」乾隆心裡一動,心說:你那羅鍋里不知又轉什麼壞主意呢?於是他一本正經地說:「大清律上規定得明明白白,偷墳掘墓者處死刑。」劉墉說:「大清律是只管百姓呢?還是連皇上也管?」乾隆說:「卿不聞,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嗎?」劉墉一看乾隆上了套,就接着說:「萬歲重修明陵是怎麼回事啊?」乾隆這時才明白。心說:好你個羅鍋子,你繞了這麼大圈子原來是沖我來的。但還是強詞奪理地說:「朕修明陵,是看到前朝陵寢風吹雨打,梁塌柱倒,荒蕪寥落,不堪目睹。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於是才為他們重修的呀。怎麼能和偷墳掘墓連在一起呢?」劉墉隔着龍書案向乾隆詭秘地一笑說:「我主名為重修明陵,實則是用小木料偷換人家的大木料,為你自己修陵寢,這點小把戲瞞得了別人還瞞得了為臣嗎?」乾隆一看戲法被拆穿了,也就軟下來了,用商量的口氣說:「就算你說得對,難道天底下還有殺寡人的刀嗎?」劉墉有點為難地說:「我主自己拿個主意吧。」乾隆說:「這樣吧,明年春暖花開之後,我去江南打一次圍,各處巡幸,實則是充軍流放一次,你看好嗎?」劉墉說:「就依我主旨意吧。」這時乾隆卻板起面孔說:「劉愛卿你一本參倒了當今皇上難道你就沒罪嗎?」劉墉早有準備,於是雙手摘下翎頂捧在頭頂說:「臣摘掉頂戴,丟官罷職,以謝參君之罪。」說完把翎頂恭恭敬敬放到龍書案上,退到原來的位置,轉身下殿而去。
這時和珅和許多大臣都在朝房等着結果。和珅自是興高采烈,心想這一着非把羅鍋子置於死地不可,其他大臣都替劉墉捏着一把汗。沒料到劉墉大搖大擺地回來了。和珅搶上前去急忙地問:「參了麼?」劉墉說:「當然參了!」於是把過程述說一遍。和珅有點懷疑地說:「你說參了,以何為證?」劉墉指指自己的頭說:「你沒看見頂戴都丟了嗎?」和珅這才信了。
他剛要轉身溜走,被劉墉一把拉住說:「和中堂,你說當場磕頭拜師還想食言嗎?」這時別的大臣也都過來嘲弄和珅說:「和中堂是言而有信的人,哪能說了不算數呢?」這時和珅真象一隻落水狗,被大家團團圍住,想溜也溜不掉。只好趴在地上給劉墉磕頭叫了一聲:「師傅!」
劉墉臨回山東之前,去向乾隆辭行。乾隆本無心罷劉墉的官,正在懊悔,見了劉墉,心裡有點悽然地說:「劉塘呀劉墉,憑你的身份地位,如果不是參到寡人頭上,你不就是鐵帽子劉墉了嗎?」劉墉一聽,忙跪伏在地:「謝主隆恩。」乾隆一愣:「朕何恩之有?」劉墉說:「陛下不是封臣為鐵帽子劉墉嗎?」說着站起來,自己從龍書案上把翎頂取下來,戴在了腦袋上。乾隆聽了,哈哈一笑:「你這羅鍋子鬼主意多着哩!」從此後,大家都說和珅是劉墉的徒弟,是在朝房磕頭拜的師。
人物評論
- 劉墉死後諡號「文清」,因此其清官的形象基本上無可置疑。
- 劉墉乃是乾隆朝進士,但是中進士前從未考過秀才、舉人。我們都知道,科舉取士是按照童生、秀才、舉人、進士這樣一級一級逐級考取的,劉墉之所以能夠直接考進士乃因為其家時代為官,自己是高幹子弟的緣故。
- 劉墉書法乃是一絕,是清朝四大書法家之一。
- 劉墉出身書香官宦之家,其家從1652年-1812年共160年間,男丁共90餘人,其中11人中過進士,35人中過舉人,有功名者合計46人。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清朝的進士是非常難考的,中進士人數最少的一次全國不過89人,最多的一次也不過360餘人。像山西整個清朝只出過一個進士就是王傑。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劉墉家在清朝的興盛。
- 劉墉家從政的頂峰是在其父親劉統勛。劉統勛是乾隆中前期最為倚重的大臣之一,他曾同時擔任工部、吏部、刑部三部尚書及尚書房總師傅(即尚書們的頭)、東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軍機大臣,他同時擔任的重要職位之多只有乾隆後期的和紳能與之相比。乾隆對劉統勛極為信任,信任程度不亞與其後的和紳。劉統勛一生清正廉明、剛正不阿、鞠躬盡瘁、兢兢業業,1774年,他病逝於上朝的途中,乾隆帝親往其家弔唁,其轎到了劉統勛家門前,因為門太小竟不能入,可見劉統勛的廉潔。乾隆回宮途中傷心竟至黯然落淚,嘆道統勛一死朕失一股肱。劉統勛身後諡號「文正」,這個諡號是極高的榮譽,整個清朝只有8個大臣死後獲此殊榮,劉統勛是第二個獲得這個諡號的大臣,第一個是康熙朝的于成龍。
- 劉墉極有文采,他中進士的時候曾有大臣建議點他的狀元,後來因為劉統勛阻攔乃止。
- 清朝並未設宰相一職,終劉墉一生始終未能進入權利的核心層--軍機處。因此宰相劉羅鍋中的宰相二字值得商榷。
- 劉墉雖是一個清官,但是講到正直卻遠不及乃父,實際上中後期的劉墉相當油滑。而且現實中的劉墉也並未象電視劇里所描述的那樣與文字獄抗爭,甚至他還是兩起文字獄的始作俑者(按照當時的大清律,這兩起事件中也確實有禁忌語言和立意,倒也不是劉墉無中生有)。因此可以說劉墉忠於職守,盡心盡力,是個忠臣,也可以說劉墉兩袖清風,是個清官。但真說到正直實不及他的父親劉統勛,甚至也不如他的祖父劉棨。所以他死後的諡號只是「文清」,而不像他父親那樣得到了「文正」的最高評價。
- 據史學家考證,劉墉其人生性詼諧幽默,與和紳同朝為官20年,又比和紳大30歲,因此要說他偶爾和和紳開開玩笑讓和紳有點下不來台應當有之。但如果說劉墉與大貪官和紳為敵、鬥智鬥勇則就是小說家杜撰了,因為劉墉一則不具備這個實力,二則也不符合他的個性。
- 劉墉其實並非生來羅鍋。其劉羅鍋的叫法其實是嘉慶朝的時候,當時劉墉80多歲了,人老了背也駝了,嘉慶帝開玩笑的稱其為劉駝子,自此才有了劉羅鍋的稱號。
呼~總算寫完了,這個劉墉可能和大家心目中的宰相劉羅鍋大相徑庭,但是歷史就是歷史,這就是真實的劉羅鍋。要說起來倒是他的父親劉統勛更讓人崇敬。不過,這樣的人物其實才是有血有肉、真實的人物,不要說古代,就說現代中國的政壇中不也只是周總理才具有那麼令人折服的偉大人格和魅力麼?這也是說,現實中真正的大賢的確是曠世難求!
書法作品
在乾隆之際,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劉墉並享書法聲譽。當時人們稱翁、梁、王、劉「四大家」。其書法藝術成就,當推劉墉最高。亦有以來其與翁方綱、
成親王永瑆、鐵保並稱「翁劉成鐵」。包世臣《藝舟雙楫》稱:「文清少習香光,壯遷坡志,七十以後潛心北朝碑版,雖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興學識,超然塵外。」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石庵亦出董(其昌),然大厚思沉,筋搖脈聚,近世行草作渾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範圍者,吾故謂石庵集帖學之成也。流傳書跡較多。著有《石庵詩集》,刻有《清愛堂帖》。《小楷冊》,書於嘉慶元(1796)。紙本墨跡。凡24行,共360字。各頁均縱11.8厘米,橫6.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劉墉的書法,初看圓潤軟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絡分明,內含剛勁。劉墉精於小楷,其特色由此件作品可窺一斑。他書的蠅頭小楷具有擘窠大字的恢宏氣象,結體絲毫不令人覺得拘緊,點畫潔淨講究。尤其粗重與纖細交織在一起,加之偶爾揉入行草筆意,使得整個作品在規模的大效果中不乏生動活潑的情趣,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後世人們稱許他的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風致,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