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柏齡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劉柏齡(1927年-2022年6月5日),男,吉林扶餘人,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教授研究生導師[2],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世紀中國接骨學最高成就獎」獲得者[3]

劉柏齡從醫60餘年來,長期奮鬥在中醫醫療、教學和科研一線,致力於中醫骨傷科學的研究,是天池傷科的代表性人物,其手法在我國北方獨成一派,在全國中醫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為中醫藥防治骨傷科學事業作出重大貢獻。2019年9月29日,劉柏齡被授予「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稱號[4]。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

2022年6月5日2時44分,劉柏齡在長春逝世,享年96歲。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醫學家、中醫骨科專家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吉林扶餘

出生日期----1927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醫療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畢業院校----北京中醫學院

代表作品----《中國骨傷科學·治療學》

逝世日期----2022年6月5日

人物介紹

劉柏齡(1927-2022.06.05),男,漢族,吉林扶餘人,出身於中醫世家,隨叔父劉秉衡老中醫學習,盡得家傳。1956年畢業于吉林省中醫學校。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國家500位名老中醫之一,全國第一、二、三批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美國國際中醫藥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兼任中華骨傷醫學會終身榮譽會長、世界中醫骨科聯合會資深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顧問,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教育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美國世界骨傷專家協會副主席,美國世界健康組織協會常務理事,《中醫正骨》雜誌顧問,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客座研究員,中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吉林省高級衛生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暨學位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貢獻

劉教授從醫60餘年,長期致力於骨傷疑難病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9項。主持研發「骨質增生丸」、「風濕福音丸」、「健骨寶膠囊」、「壯骨伸筋膠囊」、「接骨續筋片」、「復肢膠丸」、「漢熱墊」和「藥炷灸」等。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編《中醫骨傷科各家學說》、《中醫骨傷科學》等著作18部。曾多次應邀赴美國、新加坡、德國、法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及中國香港等地區講學、考察,大力弘揚中國傳統醫學,對中醫學走向世界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相關榮譽

是國家500名名老中醫之一,為吉林英才獎章獲得者。1987年獲長春發明一等獎。擅長手法,自創「二步十法」治療腰間盤突出、「三搬一牽一針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等療效均很好。被省政府授予「人民教師」榮譽稱號。獲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獎和優秀科技人員獎。

他是吉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省優秀科技人員、省醫藥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傑出科技人才、當代華佗醫學教育家、跨世紀骨傷醫學傑出人才、資深名醫、全國華佗金象獎和吉林英才獎章獲得者,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院士為他頒發了「二十世紀中國接骨學最高成就獎」。

主要論文

主編《中國骨傷科學·治療學》(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中醫骨傷科各家學說》(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中醫骨傷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等18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運用中醫腎主骨的理論治療骨質增生病的體會》(《新中醫》1973)、《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辨證施治》世界中醫藥信息社1997)等論著,這些文章均顯現了作者對骨傷病治療的新觀點和新方法,有的文章獲得全國優秀論文獎和華論金像獎。

人物生平

初出杏林

劉柏齡,1927年出生于吉林省扶餘縣三岔河鎮一個中醫世家,因受祖輩影響,自幼即立志繼承家學,做一個治病救人的好醫生。小學時即讀《四百味》、<藥性賦>和《湯頭歌訣》、《瀕湖脈學》等中醫入門醫籍,並能較熟練背誦這四本書中的內容,這為他後來系統學習中醫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劉柏齡16歲畢業於偽滿新京(長春)國民高等學校,因家境貧寒,無力升學,只好回原籍繼續跟隨叔父劉秉衡老中醫學習,盡得家傳,且瀏覽群書,攻讀經史百家、四大經典,尤其深鑽《醫宗金鑒》這部集清以前之大成的醫學巨著,學業日臻,於1947年初懸壺於扶餘三岔河鎮,專事骨外科,兼理內、婦、兒科,未幾即名噪鄉鎮。

劉柏齡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1948年,劉柏齡率先參加了中醫聯合診所,1951年參加了扶餘第十八區(三岔河鎮)人民衛生所(今扶餘縣人民醫院),因療效好而名聲日振,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醫生。

劉柏齡為了繼續深造,曾考入吉林省中醫進修學校,成為吉林省第一批中醫進修學員。在這所名醫聚集的學校,劉柏齡如魚得水,遨遊於書海之中。由於他不懈地努力學習,獲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成為同輩中的佼佼者。1956年,劉柏齡從這所學校畢業並留校任教。1958年長春中醫學院成立,繼任教師工作,並作為長春中醫學院有為的年輕教師選送到北京中醫學院培養深造。在那裡,劉柏齡如饑似渴地汲取着古今名醫精華,埋頭於浩瀚的中醫書海之中,知識如甘泉一樣哺育着他。至今他仍常常想念他的恩師,如任應秋、秦伯未、董建華、宋向元、劉壽山等,無限感激他們的深情教誨。

1960年,從北京中醫學院畢業後的劉柏齡滿載碩果回到長春中醫學院,除了完成每日多達六節的課堂教學和晚間輔導工作,還堅持在臨床第一線工作。

療效卓著

劉柏齡從醫59年,長期深入探尋深奧的中醫學理論,攻讀經典,並融於實踐。他在古人經驗的基礎上,在骨傷科臨床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治腎亦即治骨」的學術思想。他認為腎藏先天之精,稟賦於父母,受助於後天之水谷,腎精充足則身強體壯,筋骨剛韌;腎精不足,幼則成長、發育遲緩,筋骨軟脆,年長則體不強健,筋骨鬆軟,甚或別生歧異,故在治療時,若因先天腎精不足引起之筋骨發育遲緩,骨生僂疾等諸候者,當以調養脾胃為先,以後天水谷之精,充補先天之不足,以強健筋骨而療諸病候。年長因腎精不足而引起的諸骨疾病,常伴有腰膝酸軟,或不能久坐,或不能健步,或頭項不能轉搖,或手攝失職不能抓取等,除調補脾胃,扶助正氣外,且以補腎益精的方法為治。若系勞倦失護或外傷誘發骨贅者(骨質增生)則以補腎養肝的專門方藥施治。

劉柏齡經多年臨床研究和悉心探索,創製了治療骨質增生的新藥「骨質增生丸」,該藥由熟地黃、骨碎補、鹿銜草、肉蓯蓉等藥製成濃縮丸劑,從20世紀60年代至現在,已應用半個多世紀,共治療骨病患者10多萬例,取得較好效果,總有效率在90%以上。目前該藥已納入國家《藥典》,很多藥廠均在批量生產。20世紀80年代,在此方的基礎上,他又研製出治療頸、肩、腰腿痛新藥「壯骨伸筋膠囊」;90年代,研製了治療骨質疏鬆的「健骨寶膠囊」,應用於臨床療效均較滿意。

推重手法

劉柏齡深明經旨,對<內經>提出的按摩、導引的治療作用領悟頗深,他認為手法治療疾病,是我們先賢在與疾病長期鬥爭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應當繼承發展。於是他薈萃隋、唐以來的骨傷科手法精華,進行整理研究,並涉獵後世骨傷科名家手法之長,融匯貫通,加以分門別類,制定出各法的實施要領、適應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項,使之既便於臨床應用,又適於啟迪後學。他認為骨傷科手法治療可分為兩大類,一為治骨手法,一為治筋手法。治骨手法,他特別強調接法、端法、提法。治筋手法又細分為按法、摩法、推法、拿法。劉柏齡在古法基礎上,通過臨床實踐,把治骨手法歸納為拔伸、屈伸、旋轉,端擠、提按、分骨、折頂、牽抖八法;把治筋手法分為推、摩、揉、按、分、理、彈、撥八法。他還自創治療「急性腰肌扭傷」的「點刺『暴傷點』」療法,取效甚速,往往背着、抬着來的患者經過1次治療即可痊癒,自己步行離院;自創治療腰椎小關節紊亂症的「一牽三扳法」經1~3次治療均可痊癒;自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二步十法」推拿,安全且療效好;自創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按摩理筋法」和「旋轉牽拉松解法」療效頗佳。劉柏齡創新的治療手法獨具一格,療效卓著,在我國北方獨稱一派,在全國亦得到了公認和應用。

桃李芬芳

劉柏齡熱愛祖國傳統醫學,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投身於中醫教學工作第一線,為培養中醫藥人才、發展中醫藥事業嘔心瀝血。

1956年中醫進修學校畢業後,劉柏齡即留校任教,最初擔任第三批進修生的班主任,主講<中國醫學史> ,不久即赴京學習,1960年回校繼續任教。在長春中醫學院建校之初,由於設備奇缺,人員不足,他一人承擔了《中國醫學史》、《中醫外科學》和《中醫正骨學》的教學工作,並一人獨兼三個教研室的負責工作。沒有教材,他夜以繼日地翻閱資料,編寫講義、講稿。他治學嚴謹,備課一絲不苟;他講課認真,態度穩健從不空談。他貫徹「少而精」的教學原則,講求實效,講課語言簡練,條理清楚,邏輯性強,分析透徹,引文絲絲入扣,舉例恰當,常能引人入勝,並能理論聯繫實際,將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以致用,頗受學生好評。

劉柏齡非常關心青年教師和學生的成長,常常教育他們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他很推崇古醫家孫思邈的高尚醫德,常說:「醫者不能以技乘人之危,索取財物,企踵權豪抬高身價」;他深贊陳實功的「凡鄉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輕侮傲慢之心,切要謙和謹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學者師事之,驕傲者遜讓之,不及者薦拔之」等銘言佳句。

劉柏齡為國家培養了三批高徒,帶國內研究生13名,國外研究生10名。目前經他培養的學生很多已成為業界學術骨幹、衛生行政領導。

醫史永駐

劉柏齡學識淵博,醫術精湛,是吉林省終身教授,全國第一、二、三批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世界中醫骨科聯合會資深主席、中華骨傷醫學會終身榮譽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學會顧問、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顧問等職。

劉柏齡長期致力於骨傷疑難病的研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

獲得獎項

20世紀60年代在國內首創的新藥「骨質增生丸」於1987年獲長春發明一等獎。

1991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研的「風濕福音丸」1987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健骨寶膠囊」1999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治療頸肩腰腿痛的「壯骨伸筋膠囊」2000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復肢膠丸」於1995年獲吉林省衛生廳科研成果二等獎。

2003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另有治療骨折筋傷的「接骨續筋片」、治療風濕骨痛的「漢熱墊」等,均通過省級科研成果鑑定,並投入生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