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 (濟北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寬(前2世紀-前87年),西漢宗室,劉邦玄孫,淮南王劉長曾孫,濟北貞王劉勃之孫。
其父濟北成王劉胡在位五十四年,駕薨。劉寬於漢武帝天漢四年(前97年)繼承濟北王位。劉寬在位十一年,因他與其父劉胡王后和姬妾通姦,被人揭發,於是在後元二年(前87年)秋七月,自殺。
濟北王墓
發現名稱:濟北王墓
發現時間:1995年
發現地點: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雙乳山村
墓葬出土了銅器、玉器、車馬器具等2400餘件,規模巨大,整體未遭盜掘,棺槨未經擾亂,位置跡象清晰,為全面、深入了解棺槨制度提供了豐富準確的資料和依據,在我國已發掘的歷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見的。濟北王墓的發現,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規模最大的漢王陵
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雙乳山漢墓坐落在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雙乳山村,從1995年底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根據史料記載和實地探勘探,專家認為,它的主人是西漢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濟北國的最後一代王劉寬,因此它又被稱為「濟北王墓」。
這座墓始建於西漢天漢四年,即公元前97年。令人驚嘆的是,兩千多年前,工匠們用簡陋的工具,在一座堅硬的石頭山上挖出了深達22米、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墓室和一條八十多米長的墓道!
雙乳山漢墓
在這座墓葬西側,還有一座王后之墓尚未發掘,兩座墓葬占據了東西兩座山頭,於是被稱「雙乳山漢墓」。
雙乳山漢墓在已發掘的漢王陵中規模是最大的,在我國已發掘的歷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見的。墓葬總面積達1447平方米,鑿石總量為8800多立方米;墓葬封土、填土總量 近4000立方米,除石塊、石子、石渣外,其餘純淨的黃土都是從山下挖取運上山來夯築而成。營建如此規模巨大的陵墓,對濟北國來說工程浩大艱巨。
墓葬出土
這位濟北王的葬禮是相當隆重的。從墓葬里出土了銅器、玉器、鐵器、漆器、陶器、金餅、車馬器具等2400餘件。其中以玉覆面和玉枕最為精緻,玉覆面由額、頤、腮、頰、頜、耳等部分組成,形象生動,渾然一體;玉枕由9件玉片、3件玉板、2件玉虎頭飾和竹板分三層組合而成,結構巧妙,匠心獨具。
濟北王的後人不斷開山取石,給墓葬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它整體未遭盜掘,底部隨葬品、棺槨未經擾亂,位置跡象清晰,為全面、深入了解隨葬品的用途、埋葬習俗、棺槨制度提供了豐富準確的資料和依據。
重要價值
1997年,任相宏和崔大庸兩位考古學者撰文稱,西漢時期的馬車或偶車已發現了很多,但多經擾亂或過於簡單,車體結構不清楚,某些器具的位置也相當混亂,但雙乳山漢墓中發現的5輛車子結構清晰,規格不同,為漢代車馬的研究提供了準確的資料。
玉覆面自西周時期出現,經東周至漢代共發現了四十多副,但最為形象、完備的玉覆面 卻從這座墓室里出土了。與玉覆面有聯繫的玉枕也是漢枕中較複雜的一件。玉覆面、玉枕、玉璧、手握、肛塞、陰莖套等與耳塞、鼻塞等共同組成了一套完備的葬玉。這對於研究漢代及其前後的喪葬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金餅的數量在已發掘的漢王陵中不算最多,但重量卻是第一,並且其上刻畫的文字或符號,對研究漢代的經濟及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尋找濟北王的背影
12月8日,記者找到這座漢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廢棄的工地——它的東、西、南三個方向圍起了高高的紅磚牆,「濟北王漢墓博物館」的字樣依稀可辨,一名守護工地的老人在小屋裡午睡。
記者循着磚牆下面的一個大洞走進了雙乳山漢墓。歷經了西漢年間開挖的繁忙,遭遇了1995年考古發掘的喧囂,今天的濟北王墓成了一個巨大的洞穴,向灰白的天空沉默着。由於種種原因,「濟北王漢墓博物館」工程已經停工相當長的時間了,何時重新開工尚未可知。
墓室西北的石壁上,為了防止墜石傷人,考古工作人員加裝了一道一米多長的鐵條,如今雖然還在,卻已銹跡斑斑。鐵條上方的石縫裡,長出了不知名的灌木。
順着墓道,記者下到了墓室底部,撫摸着鑿得相當整齊的石壁。守護墓葬的村民代良鑫介紹說,兩千多年前,工匠們用的都是銅質的鑿子,它比鋼鑿軟得多,所以石壁粗看起來整齊,細看起來卻粗糙。「古人有古人的智慧,為了省力,他們用火燒熱了石頭後立刻潑上冷水,使石頭遭到破壞,他們再用鑿子開鑿……」代良鑫是長清區文物管理所聘請的管理員,談起墓葬的事情,他的熟稔程度令人吃驚。「我是聽崔大庸教授說的,當年搞發掘的時候,我也參與了,」他這樣向記者解釋。
墓室的主人是誰?撥開歷史的迷霧,人們終於找到了答案。通過對墓葬形制、隨葬品的分析和地域沿革的考證,考古人員起初認為主人是濟北國在位54年的諸侯王劉胡,他所處的時代,正是西漢鼎盛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完全有條件構築如此宏大的墓葬。隨後的考證又推翻了這種想法,墓葬主人被確定為劉胡之子劉寬。
視頻
史書記載揭秘王侯墓主人身份,濟北王劉寬被漢武帝問罪自刎
參考資料
- 《漢書·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