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吉

劉吉,字佑之,號約庵,別稱劉棉花。河北省博野縣大程委村人。劉吉高祖父為劉克讓,曾祖父為劉紹先,祖父為劉潔,父劉輔,母齊氏。

公元1493年,劉吉逝世,時年67歲,追贈太師,諡號為文穆。[1]

正式踏入閣老行列

公元1448年,22歲的劉吉考中進士,後又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學習期滿因成績優異留翰林院任編修,曾參與編修《大明一統志》、《英宗實錄》等典籍。明英宗對劉吉頗為看重,讓劉吉為太子朱見深講學,因為曾擔任朱見深老師,朱見深繼位後,對劉吉繼位看重。

公元1464年,朱見深登基稱帝,史稱明憲宗,劉吉也青雲直上,短短10年時間,便從一名不經轉的小官升任禮部尚書。公元1775年,劉吉與吏部左侍郎劉珝一同受命,進入內閣辦事,正式踏入閣老行列!

1482年,劉吉老爹去世,按理來說,劉吉應該回家守孝三年,但劉吉是朝中重臣,明憲宗選擇奪情,劉吉也不想離開官場,當為了保存顏面,劉吉一方面上書明英宗要回家守孝,另一方面指使貴戚萬喜等人,勸明憲宗奪情,最終,明憲宗並未讓劉吉回家守孝,劉吉名利雙收!

劉吉、劉翊和萬安稱其三人為「紙糊三閣老」

明朝是一個彈劾成風的朝代,言官文臣都非常習慣管閒事,對於劉吉這個人自然也沒能逃過這個厄運。劉吉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常常私下結黨營私,常常遭到彈劾。

到明憲宗統治後期,明憲宗漸漸昏聵,在加上內閣和六部都是平庸之輩, 劉吉憑藉巴結皇帝、勾結宦官的本事,排擠打壓那些彈劾他的人,不僅能相安無事,還官越做越大,大家也對此無可奈何。當時除了他意外,還有劉翊萬安兩位內閣成員也是每天混日子的,所以時人稱其三人為「紙糊三閣老」,六部尚書則是「泥塑六尚書」。

而劉吉,則是三閣老中最昏庸的一位,同為閣老的劉珝曾罵劉吉「負國無恥」,但劉吉無恥歸無恥,能力卻是超一流,沒幾個月,劉珝便被劉吉搞下台![2]

越被彈劾,官升越高,故人稱其「劉棉花」

公元1487年,明憲宗駕崩,朱佑樘登基稱帝,史稱明孝宗,劉吉憑藉貴戚萬喜等人的支持,依舊牢牢坐穩閣老之位,庶吉士鄒智、御史姜洪彈劾劉吉,左庶子張昇,御史曹璘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也彈劾劉吉,結果劉吉越被彈劾,官升的越高,於是劉吉有了一外號叫「劉棉花」,意思是說劉吉越彈越發!

《明史》卷168《劉吉傳》4529頁:「吉多智數,善附會,自緣飾,銳於營私,時為言路所攻。居內閣十八年,人目之為'劉棉花',以其耐彈也。」 [3]

明孝宗委婉告訴劉吉該告老還鄉了

公元1492年,明孝宗想封張皇后的兄弟為伯爵,劉吉上書說應該先封王太后、周太後家人,惹得明孝宗不喜,派太監委婉告訴劉吉該告老還鄉了,劉吉見狀,上了告老的摺子,明孝宗大喜,一般官員辭官,都要多番辭讓,表示不捨,而劉吉的告老摺子一上,明孝宗立馬批准.

弘治六年十一月十六日(1493年12月24日,丁未日),劉吉去世,終年六十七歲(虛歲)。死後,孝宗曾派遣內臣去諭祭,贈加官「太師」,賜諡號「文穆」。 [4]

「舉人三試不中者不許會試」

當時劉吉以為「劉棉花」這個外號是落榜之人為他所起,故而向明孝宗建議:「舉人參加會試三次不中的,不能再參加會試。」明孝宗對他的建議沒多想就答應了,法令一推出,正當碰上會試期,舉人都集合起來,禮部就把他們請來,對幾個進行了會試,之後根據法令來辦。[5]

據《明孝宗實錄》,禮科給事中王綸在弘治三年(1490年)三月的會試結束後,於十二月提議廢止「舉人三試不中者不許會試」的規定、恢復舊例,獲得準許。 當時劉吉仍為內閣首輔。

當了十八年首輔大臣什麼都沒幹過

劉吉是明朝時期的首輔大臣,但是這個首輔大臣實際上卻沒有幹過什麼首輔大臣該幹的事情,儘管如此,他還是當了十八年的官。這也就說明了明朝的政府已經十分的敗壞,官吏制度的官吏也已經到了腐壞的底部,劉吉也只是這個時代的縮影而已。[6]

著作

曾主持修撰《寰宇通志》、《明英宗實錄》、《文華大訓》、《明憲宗實錄》、《明憲宗寶訓》、《續資治通鑑綱目》、《大明一統志》等。

相關史料

《明史》(卷168):「劉吉,字祐之,博野人。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充經筵官。《寰宇通志》成,進修撰。天順四年侍講讀於東宮,以憂歸。憲宗即位。召纂《英宗實錄》。至京,上疏乞終制。不允,進侍讀。《實錄》成,遷侍讀學士,直經筵。累遷禮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與劉珝同受命,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尋進禮部尚書。孝宗出閤,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十八年遭父喪,詔起復。吉三疏懇辭,而陰屬貴戚萬喜為之地,得不允。《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士。久之,進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尋加少保兼太子太傅。孝宗即位,庶吉士鄒智、御史姜洪力詆萬安、尹直及吉皆小人,當斥。吉深銜之。安、直皆去,吉獨留,委寄愈專。慮言者攻不已,乃建議超遷科道官,處以不次之位。詔起廢滯,給事中賀欽、御史強珍輩十人已次第擬擢,吉復上疏薦之。部曹預薦者惟林俊一人,冀以此籠絡言路,而言者猶未息。庶子張升,御史曹璘、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相繼劾吉。吉憤甚,中升逐之。數興大獄,智、向囚繫遠貶,洪亦謫官。復與中官蔣琮比,逐南御史姜綰等,臺署為空。中外側目,言者亦少衰。」

《明史》(卷168):「初,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時,帝失德,無所規正,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至是見孝宗仁明,同列徐溥、劉健皆正人,而吉於閣臣居首,兩人有論建,吉亦暑名,復時時為正論,竊美名以自蓋。弘治二年二月旱,帝令儒臣撰文禱雨。吉等言:「邇者奸徒襲李孜省、鄧常恩故術,見月宿在畢,天將陰雨,遂奏請祈禱,覬一驗以希進用。倖門一開,爭言祈禱,要寵召禍,實基於此。祝文不敢奉詔。」帝意悟,遂已之。五月以災異請帝修德防微,慎終如始。八月又以災異陳七事。代王獻海青,吉等言登極詔書已卻四方貢獻,乞勿受。明年三月偕同列上言:「陛下聖質清羸,與先帝不同。凡宴樂遊觀,一切嗜好之事,宜悉減省。左右近臣有請如先帝故事者,當以太祖、太宗典故斥退之。祖宗令節宴遊皆有時,陛下法祖宗可也。」土魯番使者貢獅子還,帝令內閣草敕,遣中官送之。吉等言不宜優寵太過,使番戎輕中國。事遂寢。既又言:「獅子諸獸,日飼二羊,歲當用七百二十,又守視校尉日五十人,皆繁費。宜絕諸獸食,聽自斃。」帝不能用。十二月,星變,又言:「邇者妖星出天津,歷杵臼,迫營室,其占為兵,為饑,為水旱。今兩畿、河南、山西、陝西旱蝗;四川、湖廣歲不登。倘明年復然,恐盜賊竊發,禍亂將作。願陛下節用度,罷宴遊,屏讒言,斥異教,留懷經史,講求治道。沙河修橋,江西造瓷器,南海子繕垣墻,俱非急務,宜悉停止。」帝嘉納之。帝惑近習言,頗崇祈禱事,發經牌令閣臣作贊,又令擬神將封號。吉等極言邪說當斥。」

吉自帝初即位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及《憲宗實錄》成。又進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吉柄政久,權勢烜赫。帝初傾心聽信,後眷頗衰。而吉終無去志。五年,帝欲封后弟伯爵,命吉撰誥券。吉言必盡封二太后家子弟方可。帝不悅,遣中官至其家,諷令致仕,始上章引退。良賜敕,馳驛如故事。 吉多智數,善附會,自緣飾,銳於營私,時為言路所攻。居內閣十八年,人目之為"劉綿花",以其耐彈也。吉疑其言出下第舉子,因請舉人三試不第者,不得復會試。時適當會試期,舉子已群集都下,禮部為請。詔姑許入試,後如令。已而吉罷,令亦不行。吉歸,逾年卒。贈太師,諡文穆。

視頻

【第四部 畸戀到頑童──憲宗、孝宗、武宗】第十講 紙糊三閣老之劉吉、劉珝 〈蕭若元說明史〉2017-02-1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