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沒有前往其他條目的內部連結,未能構築百科全書的連結網路。 (2019年11月10日) |
劉再復 | |
---|---|
出生 |
福建南安 | 1941年10月22日
教育程度 | 廈門大學 |
職業 | 評論家 |
知名於 | 「金鎖匙」獎 |
知名作品 | 《性格組合論》 |
劉再復(1941年10月22日—),福建泉州南安人,中國當代著名人文學者、思想家、文學家、紅學家、自由主義者。 [1] [1] 196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榮譽教授。1989年出國後,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加拿大卑詩大學 [2] 、香港城市大學、台灣中央大學、東海大學等院校分別擔任過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名譽教授與訪問學者。著有《性格組合論》、《魯迅美學思想論稿》、《文學的反思》、《論中國文學》、《放逐諸神》、《傳統與中國人》、《罪與文學》(與林崗合著)、《現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告別革命》(與李澤厚合著)、《共鑒「五四」》、《紅樓四書》、《莫言了不起》等近八十餘部學術論著和散文集,作品已譯為英、韓、日、法、德等多種文字出版。 [3]
人物經歷
1941年 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縣劉林鄉。
1959年 畢業於南安國光中學(前身為「國專中學」),考取廈門大學中文系。在校四年期間,曾擔任魯迅創辦的文學刊物《鼓浪》主編,並開始在《廈門日報》的副刊發表詩文和評論。
1963年 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前身)《新建設》編輯部擔任文學編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轉入文學研究所。
1976年 出版與金秋鵬、汪予春合著的學術著作《魯迅與自然科學》[4]。
1977年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魯迅研究,著述頗多。 《魯迅美學思想論稿》一書從真、善、美的角度出發,閩述魯迅文學思想的基本體系與特徵。
1978年 出版批判「四人幫」的文集《橫眉集》(與楊志傑合著,[5]) 。 1979年 出版散文詩集《雨絲集》[6]。
1981年 出版學術論著《魯迅美學思想論稿》和《魯迅傳》(與林非合著)。兩部專著均已由[7]。
1983年 出版散文詩集《深海的追尋》(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告別》[8]。
1984年 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在《文學評論》上發表《論人物性格二重組合原理》。出版散文詩集《太陽·土地·人》[9]。 1985年 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長,《文學評論》
主編。在《讀書》雜誌發表《文學研究思維空間的拓展》,倡導文學批評方法的變革;年底,發表《論文學的主體性》上篇,次年年初,發表《論文學的主體性》下篇(《文學評論》一九八五年第六期,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引發大陸一場文學理論的論爭。《性格組合論》被評為1986年全國十大暢銷書之一,並獲1987年金鑰匙獎。
學術研究之餘創作散文詩。他的散文追求思想與情感的結合,哲理色彩較濃,自成一格。
1989年夏去美國從事學術交流活動,年底辭去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等職務。
2011年4月4日下午,廈門大學90周年校慶論壇之「走近大師」系列講座邀請著名作家、評論家劉再復先生,在建南大會堂作題為「《紅樓夢》的哲學意義」的講座。 [10]
個人著作
1986年 出版學術專著《性格組合論》(上海文藝出版社),成為該年十大暢銷書,獲「金鑰匙獎」。一九八八年台北新地出版社發行台灣版。學術論文集《文學的反思》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7年 執筆寫作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卷》總論(即頭條)正式出版(與周揚共同署名)。
1988年 出版散文詩集《人間·慈母·愛》(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劉再復散文詩合集》(華夏出版社)。台北新地出版社推出《深海的追尋》《太陽·土地·人》及《性格組合論》台灣版。與林崗合著的《傳統與中國人》出版(北京三聯、香港三聯、台北人間)。同年出版的還有《論中國文學》(作家出版社)與《劉再復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等兩部論文選集。十二月上旬,作為瑞典學院特邀的第一位中國作家與評論家到斯德哥爾摩參加諾貝爾獎贈獎儀式。
1989年 三月第一次到美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史坦福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作學術講演。八月第二次到美國,在李歐梵教授主持的芝加哥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學者。開始寫作《漂流手記》。
1992年 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東亞系「馬悅然中國文學研究客座教授」。《漂流手記》第一卷出版(香港天地圖書公司)斯德哥爾摩大學東亞系高級講師、馬悅然夫人陳事祖開設「劉再復散文」課程。
1993年 《人論二十五種》出版(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印行《尋找的悲歌》散文詩集(天地圖書公司)。
1994年 主編《文學中國》學術叢書(天地圖書公司出版),為高行健《山海經傳》作序。《遠遊歲月》(《漂流手記》第二卷)和學術論文集《放逐諸神》出版(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同年台北時代風雲出版社出版《漂流於記》和《放逐諸神》台灣版。
1995年 和李澤厚的長篇對話錄《告別革命》第一版在香港發行(天地圖書公司)。一九九九年在台北麥田出版社推出台灣版。
1996年 香港三聯印行《傳統與中國人》第四版。
1997年 《西尋故鄉》(《漂流手記》第三卷)出版(天地圖書公司)。
1998年 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東亞系和葛浩文教授組織和主持「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並發表會議導言:「金庸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地位」。
1999年 《獨語天涯》和《漫步高原》(《漂流手記》第四、第五卷)出版(香港天地圖書)。散文選集《當代中國文庫精讀──劉再復集》出版(明報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散文詩選集《讀滄海》和重印《性格組合論》及《傳統與中國人》。
2000年 和女兒劉劍梅(美國馬里蘭大學助理教授)合著的《共悟人間──父女兩地書》出版(天地圖書公司)。秋季到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擔任客座教授。十一月,《論高行健狀態》第一版發行(明報出版社)。
2001年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獨語天涯》和《共悟人間》。
2002年 《共悟人間》被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電台評選為香港「二〇〇二年十本好書」。楊春時教授編選的《書園思緒──劉再復學術思想精粹》出版(天地圈書公司)。七月《閱讀美國》(《漂流手記》第七卷)出版(明報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再版《共悟人間》和《獨語天涯》增訂本。十一月,台灣九歌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新世紀散文家·劉再復精選集》。 [11] [12]
作品成就
學術
劉再復既從事學術研究,又從事文學創作。他的文學理論著作《性格組合論》是1986年十大暢銷書,曾獲「金鎖匙」獎。他的《論文學主體性》等論文,曾在國內引起全國性的討論,改變了中國文學理論的基礎模式。他的學術著作還有《魯迅美學思想論稿》《魯迅傳》《文學的反思》《論中國文學》《傳統與中國人》《放逐精神》,以及與李澤厚先生合著的長篇學術對話錄《告別革命》。
劉再復還著有《讀滄海》《太陽·土地·人》《人間·慈母·愛》《潔白的燈心草》《尋找的悲歌》等散文詩集以及散文集《人論二十五種》和《漂流手記》九卷:《漂流手記》《遠遊歲月》《西尋故鄉》《獨語天涯》《漫步高原》,第六卷《共悟人間》。 重要著作還有《高行健論》和《紅樓夢悟》等 。[13]
書目
魯迅和自然科學(理論)與杜秋鵬、汪子春合著,1977,[14]
橫眉集(評論集)與楊志傑合集,1978,百花
雨絲集(散文詩集)1979,上海文藝
魯迅傳(傳記)與林飛合著,1981,社科
魯迅美學思想論稿(理論)1981,社科
告別(散文詩集)1983,福建人民
深海的追尋(散文詩集)1983,湖南人民
太陽?土地?人(散文詩集)1984,百花
潔白的燈心草(散文詩集)1985,天地
性格組合論(理論)1986,上海文藝 [7]
劉在復論文集 1986,天地
文學的反思(論文集)1986,人文
人間?慈母?愛(散文詩集)1988,人文
傳統與中國人(理論)與林崗合著,1988,三聯
論中國文化對人的設計(理論)與林崗合著,1988,湖南人民
劉再復散文詩合集 1988,華夏
劉再復集1988,[15]
《人間·慈母·愛》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出版社[16]ISBN:9787807664932
《深海的追尋》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ISBN:9787807664970
《尋找的悲歌》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ISBN:9787807664949
《太陽·土地·人》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ISBN:9787807664925
《又讀滄海》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ISBN:978780766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