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偉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偉慶
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
出生 1964年5月
江蘇武進
逝世 2020年6月3日
國籍 中國
母校 東南大學
知名作品 《世界名建築抗震方案設計》

劉偉慶(1964.05-2020.06.03),男,1964年5月生,江蘇武進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2],土木建築學科群首席教授;江蘇省土木工程與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主任,江蘇省綠色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6月3日6時12分,劉偉慶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56歲[3]

人物簡歷

主要從事結構減震控制、結構複合材料、現代木結構等方面的研究。先後承擔973計劃及前期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重大研究計劃、中美地震工程科技合作等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教材、譯著5部,獲發明專利授權10餘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4],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

1981-1985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學士學位;

1985-1988 東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0-1995 東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在職學習,獲博士學位;

1988-1994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工程系助教、講師;

1994-1998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

1998-1999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

1999-2001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院長助理;

2001-2004 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助理;

2004-至今 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研究課題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計劃子專題:

中高層建築耗能減震技術研究,1992年,主要承擔者

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前期研究專項(973前期):

採用單元重組速生木材的新型木結構基礎研究,2002年,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大跨橋樑阻尼消能減振技術研究,2003年,項目負責人

新型複合木結構的結構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2005年,項目負責人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項目:

採用無線傳感網絡的結構智能健康監測,2003年,主要參加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新型纖維增強結構複合材料的體系創新與關鍵基礎理論,2012年,項目負責人

人物成就

主要從事結構減震控制、結構複合材料、現代木結構等方面的研究。先後承擔973計劃及前期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重大研究計劃、中美地震工程科技合作等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教材、譯著5部,獲發明專利授權10餘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工程諮詢

杭州灣大橋工程動力分析與減震技術研究,2003年

蘇通大橋結構抗震與減震設計覆核,2004年

劉偉慶
副校長劉偉慶主持畢業典禮

青島海灣大橋抗震性能分析,2005年

浙江湖州南太湖大橋動力特性與抗震性能研究,2004年

新沂市信用聯社大廈結構消能減震設計,1997

宿遷市文體綜合館結構隔震設計,2001年

宿遷市人防指揮大樓結構隔震設計,2005年

宿遷市教育大廈結構消能減震設計,2003年

宿遷市建設大廈結構消能減震設計,2004年

學術獎勵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江蘇省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

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江蘇省普通高等院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江蘇省普通高等院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

江蘇省"三育人"先進個人

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

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社會兼職

國際隔震與消能減震控制學會(ASSISi)委員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工程安全與防護分會副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抗震防災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結構減振控制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江蘇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

劉偉慶
副校長劉偉慶教授講話

江蘇省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江蘇省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

《建築結構學報》、《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等期刊編委。

論文著作

1.《世界名建築抗震方案設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2.《土木工程概論》,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1

3.《混凝土結構》(上、下冊),東南大學出版社,1998

4. INVESTIGATIONS ON CONCRETE RAILWAY TIES SUFFERING FROM ALKALI-SILICA REACTION.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27, NO.1, 1997

5. VIBRATION REDUCTION DESIGN OF THE HANGZHOU BAY CABLE-STAYED BRIDG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VOL.24, NO.3, 2006

6. 鋼纖維鋼筋高強混凝土梁剛度的試驗研究.建築結構學報,1992.1

7. 低周反覆荷載作用下摩擦阻尼支撐框架的試驗研究.土木工程學報,1996.5

8. 耗能支撐鋼筋砼框架結構的工程應用.振動工程學報,1999.2

9. 宿遷市文體綜合館基礎隔震設計.建築結構學報,2003.2

10.大型海中平台結構消能減振設計方法的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05.6

人物評價

劉偉慶教授一生致力於土木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工作,創建了學校土木工程現代木結構、複合材料結構等全新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教學和科研成果,為學校培育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隊伍,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的逝世,是學校土木工程學科的重大損失,是南京工業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土木工程界的重大損失。(南京工業大學校友會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