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布參數電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分布參數電路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塊字[1],是世界上最典雅、最俊美的文字。四角方方,大氣承當。四平八穩,神州永昌。她講究字體的間架結構,平衡布局。也講求字形的沉穩厚重,大氣端莊。橫要平豎則直,切不可頭重腳輕根底輕飄[2]

名詞解釋

分布參數電路是指在高頻工作下,傳輸線的分布參數效應不能被忽略,其電氣特性由單位線長上的分布電感、分布電容、分布電阻和分布電導來描述,這時傳輸線已與串聯電感和電阻、並聯電容和電導融為一體,利用傳輸線的分布參數特性所組成的電路就稱為分布參數電路,以這區別於由集總參數元件組成的集總參數電路。

一個電路應該作為集總參數電路,還是作為分布參數電路,或者說,要不要考慮參數的分布性,取決於其本身的線性尺寸與表徵其內部電磁過程的電壓、電流的波長之間的關係。若用 l表示電路本身的最大線性尺寸,用λ表示電壓或電流的波長,若滿足l<0.1*λ,電路便可視為集總參數電路,否則便需作為分布參數電路處理。

在電力系統中,高電壓遠距離的電力傳輸線是比較典型的分布參數電路。因為這種電路雖然電壓、電流的頻率很低(50Hz),波長很長(6000公里),但其長度卻達數百公里甚至幾千公里,已可與波長相比擬。另外,在通信系統中所用的信號傳輸線、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等的實際尺寸並不太長,但傳送的信號卻頻率高、波長短,所以也應作為分布參數電路處理。

研究分布參數電路時,常以具有兩條平行導線、而且參數沿線均勻分布的傳輸線為對象。這種傳輸線稱為均勻傳輸線(或均勻長線)。作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實際應用的傳輸線可以等效轉換成具有兩條平行導線形式的傳輸線,而且這種均勻的傳輸線容易分析。

對分布參數電路的研究始於19世紀中葉。1856年物理學家開爾文針對當時利用海底電纜傳送電報出現的信號延遲、畸變和變弱的現象,首先提出了海底電纜的理論,成為研究分布參數電路的先驅。1893年,英國工程師O.亥維賽利用J.C.麥克斯韋的自由空間電磁波理論,對二線傳輸線(包括同軸傳輸線)導引的電磁波,首次提出了簡明而又普遍化的解釋,從而全面地建立了傳輸線(長線)的經典理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