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宜縣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分宜縣博物館成立於1987年,從國家文物局網站傳來喜訊,分宜縣鳳凰山鐵礦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悉,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1943處不可移動文物名列其中。其中古遺址有516處,江西省有14處,新余市有2處,分宜鳳凰山鐵礦遺址是其中之一,其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的序號為0215,編號7—0215—1—215,時代是唐至明。

建築布局

分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擬投資逾億元建設文化中心與體育中心,是分宜縣建國以來最大的建築工程。文化中心建築設計為三館(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合一,其中博物館處於中間突出位置,建築面積達5109平方米。

館藏文物

現有文物藏品9448件,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2]13件,長年有館無舍。

國際博物館日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視頻

分宜縣博物館 相關視頻

一分鐘了解國際博物館日
國家博物館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