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雜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分子雜交是科技一個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分子雜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是利用分子間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對核酸或蛋白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項技術,主要包括核酸雜交和蛋白質雜交。核酸分子雜交是在核酸變性及復性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實驗技術,是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兩條單核苷酸鏈按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在退火條件下形成異質雙鏈的過程。蛋白質雜交則是一種以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為基礎的生物技術。
作為探針的已知DNA或RNA片段一般為30~50核苷酸長,可用化學方法合成或者直接利用從特定細胞中提取的mRNA。探針必須預先標記以便檢出雜交分子。標記方法有多種,常用的為同位素標記法和生物素標記法。雜交方法又可分為液相雜交和固相雜交。
使單鏈DNA或 RNA分子與具有互補鹼基的另一DNA或RNA 片斷結合成雙鏈的技術。即核酸分子間的雜交。相互雜交的兩種核酸分子間有時並非完全一致,但必有一定的相關性。早在1961年有人創建了DNA與RNA間的分子雜交,但至70年代才發展成基因分析中一種重要的分析技術,可鑑定基因的特異性。例如可將具有一定已知順序的某基因的 DNA片段,標上放射性核素,構成核酸探針,將它通過分子雜交與缺陷的基因結合,產生雜交信號,從而把缺陷的基因顯示出來,藉此可對許多遺傳性疾病進行產前診斷。現又用核酸分子雜交技術診斷乙型肝炎,以及研究其他病毒性疾病和癌瘤的基因結構(癌基因)等。
核酸分子雜交的方法並不複雜。在雜交前先把待分析的DNA加熱或加鹼使之變性,分開成單鏈;然後加入放射性核素標記的核酸探針,降溫退火,即獲帶有放射性核素標記的雙鏈雜交分子。1979年又發展成轉膜雜交,即將電泳分開的核酸片段,經過轉移電泳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進行固相雜交反應,用放射自顯影檢出之。此即著名的薩瑟恩氏印跡法。
無庸置疑,分子雜交的基礎是兩個核酸分子間的完全一致,或有一定的相似性或相關性。若所用的核酸探針的片段較長(幾百個核苷酸以上),可以得到很準確的鑑定結果。但若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針片段較短(如20~30個核苷酸),則難免會出現準確性差的假陽性現象。現又有非放射性核素標記核酸探針,如以鹼性磷酸酶標記的酶標核酸探針,以及以生物素標記的核酸探針等,這必將有助於推動分子雜交在臨床醫學中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