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子化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分子化石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分子化石(molecular fossil)是指地質體中那些來自生物有機體的分子,它們在有機質演化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雖受成岩、成土等地質作用的影響,沒有或較少發生變化,基本保存了原始生物生化組分的碳骨架,記載了原始生物母質的相關信息,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這些有機分子叫分子化石。它們也叫化學化石(chemical fossil),生物標誌化合物(biomarker)等。

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和氣相色譜-熱轉換-同尾數比質儀等設備上才能確切觀察和研究的地質體中那些來自生命活動的有機體,他們雖然經歷了一定的後期變化(成岩作用、成土作用等),但基本保持了原始生物生化組分的基本碳骨架,具有明確的生物意義,這些有機分子成為分子化石(molecular fossil)或稱為化學化石。

研究內容及特點

分子化石的研究已涵蓋了主要的4種生物化學組分:蛋白質(和核酸)、糖類(包括幾丁質)、類脂物和木質素。在這4類分子化石中,研究最廣泛的是類脂物、蛋白質和核酸。相比較而言,類脂物在地質體中要穩定得多,可以在許多環境中長期存在下來,但它所攜帶的生物學信息較少。相反,蛋白質,特別是核酸,其所攜帶的生物學信息相當豐富,但它們相對要不穩定得多,僅在一些年輕的地質體中存在。另外,雖然類脂物和蛋白質是細胞膜中含量最高的組分,兩者的重量大體相等,但由於蛋白質分子比類脂物分子大得多,所以就分子數目而言,類脂物要比蛋白質多得多。地質體中分子化石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也是類脂物。生物體中的類脂物往往具有長鏈狀雙頭結構,即有一個疏水端(可溶於油和有機溶劑)和一個親水端(可溶於水)。

意義

分子化石廣泛服務於地球科學的諸多學科,如油氣地球化學的油一源對比、油一油對比、油氣運移,礦床有機地球化學的生物成礦作用,環境有機地球化學中的當代環境污染、過去全球變化,分子考古學(人類的進化、早期農業的發展、野生動物的馴化和家養過程、考古殘骸的精確鑑定),早期生命過程等學科和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