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鄉場社區志(彭明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分鄉場社區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分鄉場社區志》中國當代作家彭明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分鄉場社區志

分鄉場社區修志,鄉友吳緒榮約我作序。一石激起千層浪,兒時對分鄉場的記憶頓時活泛起來。

分鄉場,曾是宜昌城通往西北官道上的重要驛站,宜保線上商貿物流運輸的重鎮,分鄉一帶鄉下人趕集購物的中心,還是學子云集、書聲琅琅、弦歌紛揚的地方。

石板鋪成的街道

過去的分鄉場老街,南起與黃花交界的礓碴(亦寫作「江叉」)子坡,由高到低延伸至木橋,從木橋往北、由低到高爬向左家崗,形成一條近似U字形的古街。「分鄉場,兩頭翹,中間一座大木橋」,是外地人對分鄉場老街地形特徵的生動描繪。

在這條長約2.5公里的街道上,鋪滿規整的青石板,被踏得油光發亮。街道兩邊是清一色木質結構的板壁樓,顯得古色古香。未通公路前,分鄉、遠安一帶的埡絲、木炭、木柴、篾貨、水果,保康山裡的香菌兒、木耳類山貨土產,都要經過這裡運往宜昌。宜昌的食鹽、煤油、紅糖、布匹、瓷器、陶器等日用商品,又通過分鄉運往南埡、棠埡、遠安和保康。分鄉老街由是顯得熱鬧興旺。

「街上鈴響馬幫來」,是老街上一道風景。每天晚上,南來北往的騾馬隊都要趕來寄歇,給牲口添料加草。上上下下的挑腳夫們也要趕到老街歇腳。

次日清晨,街上最先的起床鈴是那騾馬隊的鈴鐺和踢踏聲,它們將沉睡的老街喚醒,一家家鋪門打開,炊煙四起。一支支騾馬隊伍,朝着西北兩個不同方向出發。一串串清脆的銅鈴聲,一陣陣踢踏的馬蹄聲,時近時遠,不絕於耳。一隊隊挑腳夫經過一夜休整,又精神抖擻地挑起擔子趕路。這些山裡的挑腳夫,夏天一條短褲,一條汗巾,背上曬得流油;冬天一身單衣,也汗流浹背。他們終年腳穿草鞋,丈量着人生的旅途,一條扁擔挑出生活的來源。

上世紀30年代,分鄉場就有「趕雙集」的習俗。解放後,這裡天天有人趕場,但最熱鬧的季節要數臘月。人們忙碌一年,最看重和期盼的是過年。臘月二十以後,山裡的當家人都要帶着積攢的辛苦錢,趕到老街來辦年貨。更多的是將自家餵養的雞鴨和土特產挑到街上來賣,換回年貨。老街上的店鋪客人爆滿,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臘月二十九「趕場」結束,老街又迎來紅火熱鬧的春節。

如今,隨着公路交通的暢通,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街兩邊土木結構的板壁樓多換成了小洋樓,木橋以南街上的石板路已被水泥路所取代,只有木橋以北上坡至左家崗(除中間被公路切斷外),近兩華里的街道,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石板路。被無情歲月淘汰了的不再油光發亮的青石板,默默地躺在那裡,守望着這條老街,訴說着分鄉場的古今。

命運滄桑的木橋

木橋是分鄉場老街上的標誌性建築。它經歷了世道變遷的風雨,見證了分鄉老街的滄桑。

木橋始建於清道光年間。1940年6月到次年元月,日機多次轟炸分鄉老街,炸毀了一里多長的商鋪和木橋。全敬存後來用「華戶蝸廬集難民,紅羊劫後跡猶新」描繪了它的慘狀。直到1947年,才由當地民眾捐款修復。1949年,普咸鄉和當地政府率眾翻修為石台木面結構橋。1986年,因木質腐朽改建為預製結構水泥屋橋。其後多年風雨剝蝕,橋上屋面損毀,成為露天水泥橋。

前些年我一踏上此橋,頓時似有所失,兒時的記憶就被喚起。當初的木橋,結構簡單又獨具特色。橋身由六根粗大圓木組成,橋體兩根圓木橫跨小溪兩岸,上用木板鋪成橋面。兩邊各平放兩根大圓木,外加欄杆,橋上蓋有青瓦,為一通風透光的涼亭橋。木橋兩邊為老街人擺攤提供了方便。常來橋邊做點小生意的多為中老年婦女,出售的東西為婦女們常用的針頭線腦、鞋底鞋墊等用品雜件。還有專賣糖果、瓜子花生的。兒時我在鎮上讀書,有空閒愛到橋上逛逛,喜歡出一分錢買一包用報紙包成三角形的瓜子。也喜歡坐在木橋上,聽潺潺流水,看過路行人,想未來世界,思人生方向。

2021年春,中共分鄉鎮委、鎮人民政府籌資,復建為斗拱屋式木橋。橋增高至6.6米,16根原木椽柱為支撐,檐下兩層8個飛檐翹角,檐上為青色小瓦屋。橋頭上方掛着我拙筆下的「分鄉場木橋」匾額,立柱上鐫刻着著名詩詞、指書家姜祚正先生撰寫並指書的「路闊橋新南北通途,山青水碧古今同秀」楹聯。至此,分鄉木橋以全新的面貌立於街頭,笑迎盛世。也成為從木橋上走出去的分鄉遊子們,尋找過去記憶、感念家鄉的深情的打卡地。

生意興隆的店鋪

據志書記載,舊時分鄉場街市繁榮,生意興隆。老街上開有花行、酒行、煙行、山貨行、豬行、騾馬行、木炭行、雜貨鋪、豆腐鋪、理髮鋪,飯館、酒館、榨坊、染坊,擁有「閆老記」「趙成記」「宏興記」、「興發祥」頗具影響的四大商號。

我在鎮上讀書時,店鋪仍然不少。印象最深的有好幾家。

位於木橋北邊的橋頭的一家餐館,老闆姓王,也是店裡的主廚,人們都叫他王大漢。因為個兒高,聲音洪亮而得名。王大漢夏天一條短褲,一條圍腰。他做出的「紅燒腳魚」、「紅燒豆腐」,味道鮮美,成為店裡兩大招牌菜,本地食客和外地來客慕名而至,生意紅火。

走過木橋,是一家專門製作衡器的店鋪,製作的桿秤遠近有名。老闆姓肖,是分鄉一方出了名的「肖秤匠」。店裡就只他和兒子兩人。父子倆從早到晚忙着手裡活兒,很少說話。老秤匠是師傅,負責技術把關,收錢管賬。小秤匠負責在秤桿上鑽孔,手中的鑽花飛轉,能精準鑽出計量小孔,然後刷上金粉黑漆,油光發亮的秤桿做成。配上秤鈎、秤砣和毫繩,製作完成。任何時候路過,總看到店鋪的正面牆上,都掛滿不同規格的新秤。

肖秤匠店鋪不遠處有一家肉店,後來改為國營的食品所。店裡領班營業員羅老是個胖子,人們習慣叫他羅大爹。羅大爹話不多,一臉嚴肅。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沒有肉票的人一般很難從他手中買到肉,但遇到病人、孕婦上門,都不會空手而歸。

緊靠三中校門旁邊的高坎上,有一家供銷社,主營各種布料。店裡有位姓朱的女營業員,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量布、剪布、撕布、數錢動作麻利,尤其是那一手算盤打得叭叭響。櫃檯前常常擠滿了人,有的是買布的,有的是來看女營業員打算盤的。

久負盛名的學校

位於老街西側山坡上的分鄉中學,原為普淨寺。民國時為分鄉小學。抗戰間,大詩人冀汸、鄒荻帆在這裡教過書,做過抗戰宣傳。分鄉的第一個共產黨支部,在這裡成立,黃寬誠、唐德貞先後任黨支部書記。革命烈士劉惠馨(馬識途夫人)曾在這裡以教書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中學創辦於1955年,始為分鄉初中,1956年改為宜昌縣三中,1961年與縣一中合併,更名為宜昌縣一中,設初、高中兩部。1962年8月,高中部遷到小溪塔,單設初中。1968年正式更名為分鄉初級中學,為全縣兩所重點中學之一。1970年,創辦分鄉高中。

多年來,這所學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子,而後成人成才,走向國內外。我在三中讀書時,學校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師團隊。如語文老師劉學海,就是從省城中學下放來的。兩批人匯集分鄉,組成了一支語數外、史地生、體音美教學的精英團隊,在這裡任教多年。他們中先後有語文老師伍航、陳明文、蔡艾芳、顏亮亨、郭廣福、李斌、汪大洲,數學老師姜樂洪,姚志,歷史老師吳昌智、粟一奇,化學老師李一模,生物老師熊期平,外語老師伍龍翔、肖世春、陳智風,政治老師熊茂洽,地理老師鄒祖澤等。

撥亂反正之後,這些優秀教師們,一批調進了宜昌縣高中,成為縣高教學的骨幹力量。一批進入宜昌縣師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教師。熊茂洽校長進宜昌地區教研室,做了主任。

一批又一批從分鄉中學走出去的學子,很多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或知識精英。有走進中南海為中央領導大秘的張宏遵,有走進中國第一大報紙《人民日報》的筆桿子李緒萱,有在任軍級幹部的劉邦國,有現僑居巴黎、曾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任職的劉德政,有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的彭正合,有武漢大學任總務處長楊發新,有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導劉宗武,有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生命科學院院長、博導陳啟才,有湖北省特級教師劉培淮。還有一大批優秀人才進入黨政機關等領域任職。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奉獻社會、服務人民,成為分鄉的驕傲

回不去的童年,忘不了的過去。儘管歲月更替,時光遠去,分鄉場仍有我割不斷的情結,抹不掉的記憶。那條老街,那座木橋,那些店鋪,那所學校,是我永遠的鄉愁。

謹以此為序。

2022年11月 [1]

作者簡介

彭明吉,宜昌夷陵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