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凸版印刷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凸版印刷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凸版印刷機,印板上的圖文信息高於空白區域的機器。

中文名凸版印刷機

定 義印板圖文信息高於空白區域的機器類型之一平壓平型凸版印刷機類型之二圓壓平型凸版印刷機

平壓平型凸版印刷機

平壓平型凸版印刷機是凸版印刷中特有的印刷機械。印刷廠使用的圓盤機、方箱機都屬於這種機型。這類型的印刷機在印刷過程中,

產生的壓力大且均勻,適用於印刷商標、書刊封面、精細的彩色畫片等印刷品。

圓壓平型凸版印刷機

圓壓平型凸版印刷機在印刷時,圓型的壓印滾筒和平面的印版相接觸,印刷速度比平壓平型印刷機速度要快,有利於進行大幅面印刷。

按照壓印滾筒的運動形式,圓壓平型凸版印刷機又分為一迴轉和二迴轉兩種。

圓壓圓型凸版印刷機

有單張紙和捲筒紙之分。印刷速度高,主要印刷數量很大的報紙、書刊內文、雜誌等。

凸版印刷原理

印刷機的給墨裝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勻,然後通過墨輥將油墨轉移到印版上。

凸版上的圖文部分遠高於非圖文部分,因此,油墨只能轉移到印版的圖文部分,而非圖文部分則沒有油墨。

給紙機構將紙輸送到印刷部件,在印刷壓力作用下,印版圖文部分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從而完成一次印刷品的印刷。

常見的凸版印刷方式:活字印刷(包括泥活字、鉛活字),柔性版。只有柔性版還在廣泛使用。

柔性版印刷原理

墨斗中的油墨,在柔性版印刷部件中的網紋輥的作用下,網紋輥網穴和網紋輥的表面都帶上了印刷油墨。

網紋輥表面的油墨在刮墨刀的作用下被刮去,這樣,油墨只存在網紋輥的網穴中。

網穴中的油墨在壓力的作用下,轉移到柔性印版上。

最後,在印刷壓力的作用下,將印版上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

凸版印刷工藝

使用鉛版和感光樹脂版的印刷工藝流程為:裝版前的準備 → 裝版 → 印刷 → 質量檢查。

裝版前準備

印刷每一件產品都需要按照施工單的要求進行。施工單又叫做生產通知單,

內容包括:書名、開本、印數、頁碼、印刷和裝訂方法、紙張規格、質量要求、完成日期等。

了解施工單的需求後才可以進行準備工作。

首先對印版、紙張、 油墨進行檢查,核對是否符合要求,然後檢查機器是否調整完畢,更換印刷包襯,

還要把裝版用具如:版框、版托(底板)木條、木塞等準備好,量好各部位的尺寸,即可裝版。

將印刷按一定規格,順序安裝到印刷機上,並通過墊版等操作,使印刷質量和規格尺寸符合產品要求的工藝過程叫裝版或上版。

鉛版的裝版工藝最複雜,工藝流程為: 分版和分貼→擺版→下墊→中墊→釘版→整版→上墊→打樣

分版和分帖是指合理的安排印版頁碼次序。一般書刊常用的印刷方法有翻版印刷和套版印刷。

凡是用一付印版印完正面後,不另換印版進行反面印刷,稱為翻版印刷。裝一次印版可以在紙張的兩面印出產品,從中間裁開得到兩張印

跡相同的印張。採用翻版印刷時,只要根據書刊頁碼順序,把印版分成合適的書帖即可。

凡是先用整付印版的一半印在紙張的正面,然後再用另一半印版印在紙張的反面,稱為套版印刷。採用套版印刷時,

必須先把印版按頁碼分成若干帖整版,然後再把一付整版分成塊數相同的正面和反面兩組印版。

此外,也可以按照裝訂方法來分版。如:採用騎馬訂的書,要把全書的前後頁碼連在一起,而中間一部分頁碼的版分出來,印成單獨的書頁,裝訂時再把書頁套在一起。

根據裝訂、折頁的要求,按照頁碼的順序,把印版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調整印版表面壓力的過程叫做墊版。墊版的方法有下墊、中墊、上墊等三種。

當1/3以上版面的壓力太輕或太重時,在底板下貼紙片或把底板下的紙片撕掉,叫做下墊。

當1/3以下,1平方厘米以上的版面壓力不平衡時,在鉛版下面墊紙或把鉛版背面刮薄,叫做中墊。

上墊在下墊和中墊之後進行。先將印刷機的墨色調整到基本符合印刷時的墨色,打出上墊樣。再在上墊樣上逐字、逐行地檢查壓力的輕重,

然後用薄紙條,有序地在壓印滾筒上粘貼,直至墨色均勻,壓力合乎要求。

凸版印刷機種類較多,印版的形式以及厚度都不相同,所以固定印版的方法也不一樣。例如:平面的鉛板在圓壓平凸版印刷機上,

用小鐵釘把版訂在底板上。LP1101單張紙輪轉機,是用螺絲把印版緊固在印版滾筒上,而感光樹脂版,一般是用雙面膠紙直接粘在印版

滾筒上或粘在包在滾筒外面的薄膜片基上(薄膜可以取下來在機下上版,減少了上版時的停機時間)。

按照施工單的要求,把印版固定在正確位置上的操作叫做整版。通過整版,達到尺寸正確,字、行、頁碼等套印準確。整版有三種方法、

劃樣、扎孔樣、套紅樣。平面鉛版的整版工作是在下墊、中墊之後把印版基本固定以後進行的,用沖板敲正或移動印版位置。弧形鉛版可松

開固定印版的螺絲,移動印版。感光樹脂版是用雙面膠紙粘上的,可將印版輕輕揭起,再重新粘貼。

在裝版時,還要安裝印刷標記。印刷標記有兩種,一種是側規標記,安裝在側規紙邊處,檢查套印是否準確,有否倒頭、白頁。另一種

是裝訂折標(也叫帖碼),安裝在每貼最外層訂口處,目的是在書刊裝訂時,檢查書貼是否有多帖、少帖等。

裝版結束後,要作好開印前的準備工作,才能印刷。

準備工作包括:堆好待印的紙張,核對版樣、開印樣,檢查文字質量,防止壞字、斷筆缺劃等問題。檢查規格尺寸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

檢查印版的緊固情況,防止印刷中印版的鬆動。

在開機印刷過程中,要隨時抽樣檢查印刷品的質量,如:有無上髒、走版、糊版、掉版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印刷中,

還要時時注意機器運轉的情況,發現異常聲音,應停機檢修。

感光樹脂版,具有一定的彈性,傳墨性好,印刷壓力和墨輥壓力應小於鉛版,否則竄易使印刷圖文變形,合適的壓力以印跡實而不虛為好。

使用的油墨濃度應比鉛版油墨度高,但墨量可比鉛版少。清除版面墨污時,用布蘸上煤油或汽油擦拭即可,不宜使用硬毛刷。

凸版印刷品的特點

印刷品的特點:印刷品的紙背有輕微印痕凸起,線條或網點邊緣部份整齊,並且印墨在中心部分顯得淺淡,凸起的印紋邊緣受壓較重,因而有輕微的印痕凸起。

印刷特點:墨色較濃厚(墨層厚度約為7μm)。可印刷於較粗糙的承印物。色調再現性一般。應用範圍:商標、包裝裝潢印刷、報紙印刷等。

常見印刷故障

凸版印刷中,經常發生的故障有:背面蹭髒,油墨的透印,靜電等。這些故障影響印刷質量,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排除。

背面蹭髒印在承印物上的油墨,粘在另一印張的背面,造成蹭髒。要防止背面蹭髒,一般在印刷機的收紙部分安裝噴粉裝置,使細微顆粒的碳酸

鈣分散在印張之間。另外,加速油墨的乾燥,減少印張垛碼的高度、在印張之間放入吸墨性良好的紙張等對蹭髒現象均有抑制作用。

油墨的細小微滴,飛散在空氣之中的現象叫「飛墨」,也叫油墨的霧散,是高速輪轉凸版印刷機最常見的故障。

要減緩「飛墨」現象,可以增加印刷車間的濕度,使用具有導電性的油墨如水性油墨。

油墨的透印是指在印張的背面能看見正面印跡的現象。防止油墨的透印,可以選擇緊度大的紙張印刷,也可以增大油墨的粘度,適當的降低印刷壓力。

印刷過程中,紙張不易分離、收紙台上紙收不齊、或輸紙台上紙張歪斜而套印不准等,都有可能是靜電引起的。消除印刷靜電,

一般在印刷機上安裝靜電消除器,使印刷機周圍的空氣離子化,從而將紙張上的正、負靜電中和。也可以在印刷機的周圍或壓印滾筒的後上方,

噴灑適量的水霧來消除紙張上的靜電。此外,增大印刷車間的濕度,有利於靜電的消除。[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