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龍興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鳳陽龍興寺,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開國皇帝敕建,是明朝皇家寺廟。
1981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寺是全國重點開放寺院,被評為國家AAA級風景區。[1]
中文名稱: 龍興寺
外文名稱: Longxing Temple
地理位置: 安徽省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
氣候類型: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6910平方米
開放時間 :08:00-18:00(夏 季);08:00-17:30(冬季)
景點級別: 國家AAA級風景區、全國重點開放寺院
門票價格: 20元
著名景點: 六角亭、龍興古剎牌樓
始建於: 明洪武十六年
建築格局
寺初建之時,規模宏大,占地1282.5畝,向有「僧童騎馬關山門」之說,寺由中都名匠營建,雕刻精細,規制宏傳,等級甚高,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築之一。寺宇樓閣規模極為宏麗壯觀。據《大明洪武實錄》載,有佛殿、法堂、僧舍之屬凡三百八十一間。加之朱元璋御製龍興寺碑文,御書「第一山」碑,更加增加了龍興寺威嚴。當時有人描寫這裡是「梵剎西連萬歲山」,「梵王宮殿屹浮寰」。 寺內原藏有朱元璋畫像、鐵像及銅佛、銅鑊、銘文鐵罄,並有御書亭一座,亭內有明太祖「第一山」手書石碑。
民間傳說
龍興寺對天下寺院影響最大的是天王殿中四大王塑像的坐姿。據傳,本來各地寺院天王殿的四大天王都是「頂天立地」站着。而龍興寺的四大天王「首先」坐下來,從此,天下各地新建寺院的四大天王也紛紛坐下來。至於四大天王為何採取坐姿,這其中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民間傳說。據說,朱元璋幼時生一怪病,晝夜啼哭不止。他的父母無錢求醫,只好求佛,情願皈依佛門。以後孩子的病居然好了。所以朱元璋十歲時,便入皇覺寺當了和尚。他從最低等的勤雜活做起,每天挑水打柴掃佛堂。在掃天王殿時,由於四大天王頂天立地站着,腿像柱子,掃地不便當。他就一邊掃,一邊喊:「腳抬起來!」果然是「君口玉言」,四大天王居然把腳蹺起來了,說着便坐了下來。而後,天下新建寺院便紛紛效仿,四大天王也由立而坐了。
文物遺存
大雄寶殿又名三寶殿,原位于山門前,現舊址柱礎石仍在原位未動。光緒三年捐修三寶殿三楹,五年添修卷廊及殿之東西房各一楹。民國31年重建。
1959年重修,基本保持舊觀。殿正中為釋迦牟尼銅像,高丈六,像前設有供奉香火長案,像後泥塑山架,山洞重疊玲瓏,上有泥塑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頂端塑一大鵬鳥。山架後塑有觀音立像。大殿東西兩側各有一暗間。
月亮圓門,暗間東西山牆有一米高的神台,台上並列羅漢泥像九尊,東間為降龍,西間為伏虎,合稱十八羅漢,北牆各有佛一尊,東為文殊,騎象,西為普賢,騎獅。「文化大革命」初期,殿內文物皆毀,僅存空殿。
1968年,寺為縣民政局占用,大殿改為五一綜合廠鑄造車間;1975年,寺又為縣農機培訓班占用,大殿改作教室。1981年12月,被縣文物管理所收回,作為文物陳列場所。今大雄寶殿東西長25米,南北進深12米,高約9米。屋面平瓦和卷廊外側牆體,為「文化大革命」期間改建,門額上嵌有濟顛乩書「龍興寺」三字,系從山門移置於此。大殿內部屋架建築為民國時重建。其結構為七架、前軒、後雙步。軒下月亮有紋飾,為牡丹圖案。上置兩隻平板斗,以承托桁條與螺窩椽。前檐柱立於鼓蹬式柱礎石上,柱上有掛落,其紋飾為花草與動物,且有卷草式撐拱。
東西暗間山面屋架,轉角有45度的磨角梁,上置交金墩,墩有順梁和爬梁,以承托屋面椽。前檐東西兩端壁間,嵌有民國31年修寺碑銘及捐款題名碑。
文物保護
龍興寺被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AAA級風景區。1981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20110305鳳陽龍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