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陽花鼓--曲藝形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陽花鼓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鳳陽花鼓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經典曲目;《鳳陽歌》《鮮花調》

《王三姐趕集》《秧歌調》等

流行地區;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

遺產類別;曲藝

項目編號;Ⅴ-36

代表人物;孫鳳城

始興年代;明代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鳳陽花鼓起源於鳳陽府臨淮縣(今鳳陽縣東部)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1]

鳳陽花鼓,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代表曲目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秧歌調》等。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2006年5月20日,鳳陽花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36。[2]

歷史淵源

鳳陽花鼓是起源於明代的一種集音樂、舞蹈、器樂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明朝田藝衡的《留青日札》中曾提到江北鳳陽男子擅長擊鼓,尤其擅長三棒鼓,而且在田間地頭插秧時,男女相互擊鼓唱歌已成為一種風俗。

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20世紀50年代初,新文藝工作者對鳳陽花鼓加以改革,增加採用了一些新的表現手法,將其改稱為"雙條鼓"。

建國後,鳳陽花鼓進入北京懷仁堂進行演出,演出結束後,國家領導人給予高度的讚揚,周總理親切的稱它為"東方芭蕾"。此後鳳陽花鼓更是打遍、紅遍大江南北。曾經作為底層勞動人民的一種謀生手段,鳳陽花鼓的舞蹈與小調的題材全都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舞蹈柔美、曲目眾多,是鳳陽人民創造的民間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鳳陽花鼓是根植於鳳陽漢族民間的戲曲藝術瑰寶,有鳳陽"一絕"之美稱,併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特色

表演方式

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一男一女,男敲小鏜鑼,女打小花鼓,有時增加樂器伴奏。鳳陽花鼓分成大花鼓和小鑼花鼓良兩種。大花鼓通常都是通過集體演繹,由十幾個人集體敲打演奏,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可以呈現出歡悅的氣氛,演奏大花鼓的過程中,通常還會演唱山歌。小鑼花鼓也被稱為花鼓小鑼,通常都是雙人演繹,一個人負責打鼓,另一個人負責敲鑼。在過去,人們通常利用花鼓小鑼進行乞討,後來小鑼花鼓不斷流傳開來,開始在舞台上演繹。

伴奏樂器

鳳陽花鼓表演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雙條鼓,鼓的製作材料大多是羊皮,羊皮做出來的花鼓質量好,敲擊出來的聲音也好聽。此外,鳳陽花鼓的雙鼓條取材於大自然的竹子,然後經過人工打磨才能形成表演者需要的形式。鳳陽花鼓的雙鼓條是根據表演者的身高來決定它的尺寸的,一般來說長度在0.5-0.8米,根據表者的身高來製作鼓條。

演出場域

鳳陽花鼓在其形成、流傳與發展的過程中,演出於多種場合,迎合不同功能的需求。鳳陽花鼓的演出場域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它最早是服務於民間社事中的娛神歌舞表演以及日常生活、生產場合中用來自娛自樂的民間小調。後來隨着一批又一批以打花鼓為謀生的乞討藝人的腳步走遍大江南北,具有了娛人、乞討的屬性。演出的場合也因此變為各家各戶的門頭,"唱門頭"由此和"坐唱"成了鳳陽花鼓表演的兩種形式。新中國成立後鳳陽花鼓成為舞台上專業的表演藝術。

題材內容

鳳陽花鼓長期在社會底層流傳與演變,題材來源於日常生活、生產,內容貼近百姓生活。它既包含鳳陽人共同的人生體驗,又與同地域的生活事象、風土人情息息相關,描摹出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生活畫面,展示了勞動人民、尤其是鳳陽女性豐富且細膩的情感世界。改革開放之後的新時期,鳳陽花鼓大多以演變為歌頌新時代黨和國家政策為題材內容。

經典曲目

鳳陽花鼓經典曲目有《鳳陽歌》《採桑》《鮮花調》《鳳陽花鼓》《五更調》《十條手巾》《十二月》《虞美人》《銀紐絲》《手扶攔杆》《歡送大姐上北京》《花鼓新聲》《姑嫂二人對唱》等。

流行地區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

傳承保護

傳承現狀

鳳陽花鼓的藝人嚴重的老齡化,藝人年齡段較為集中,不夠優化。現代化對鄉村城市的衝擊,傳統的鳳陽花鼓跟不上時代變化的腳步,生活方式的現代化以及民俗活動的淡化,再加上鳳陽花鼓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鳳陽花鼓的文化生存空間日漸萎縮。

保護措施

2012年,鳳陽縣組織有關專家和民間老藝人,對鳳陽花鼓進行在創作,編創一支更適合現代人健身需求的新舞蹈-鳳陽花鼓健身舞。該健身舞集表演和健身功能於一體,將健身動作與鳳陽花鼓相結合,集健身、普及於一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極具觀賞性和健身性,既體現舞蹈的柔美又具有健身的力度和強度,整套動作運動量適中,適合各類健身人群的演練,深受健身愛好者喜愛。鳳陽縣各晨晚練點,經過系統培訓的100多名社會體育指導員,跟蹤指導健身愛好者練習推廣鳳陽花鼓健身舞。

為搶救性保護鳳陽花鼓,鳳陽實施了鳳陽花鼓藝術保護工程,成立了鳳陽花鼓研究會,組織專業人員對花鼓進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妥善歸檔保存。2016年5月28日,歷時5年編纂、450萬字的《鳳陽花鼓全書》出版。

2017年,鳳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建立多個鳳陽花鼓傳習基地,舉辦多期培訓班,培養鳳陽花鼓新生力量。

代表人物

孫鳳城,女,1951年9月生,安徽鳳陽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陽花鼓代表性傳承人,深圳金彩數碼影像中心董事長。自幼受母親和表嬸的啟蒙,表演鳳陽花鼓,1971年考入縣文工團,任業務組副組長兼任鳳陽花鼓的編導工作。表演中吸收了花鼓燈、花鼓戲的特點,使鳳陽花鼓場面氣勢宏大,並大大豐富了鳳陽花鼓的表演動作。1994年編導的《柳岸春曉》獲全省第三屆花鼓燈調研二等獎。代表作品有:《歡送大姐上北京》《鳳陽花鼓大合唱》《敲起花鼓唱起歌》《說鳳陽》等。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鳳陽花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36。

曲藝價值

鳳陽花鼓具有開放性特點,它與多種民間藝術緊密相連,還催生了許多民間藝術種類。中國文化藝術便有雅俗之分,在中國戲曲史上,同樣也存在花雅兩部之分。而在這其中,鳳陽花鼓可以稱之為我國民間藝術之中的 "俗""花"代表。在戲曲上,以"花鼓"冠名的劇種,形成了一大系列,追根溯源,均與鳳陽花鼓有關。秧歌柳子落子灘黃等各種類型的劇種,同樣也和鳳陽花鼓有着一定的聯繫。在曲藝上,與歌舞、小曲、琴書類的曲目關係密切。鳳陽花鼓與大眾的適應性,使得其仍然受到大眾的喜愛和歡迎,也將在繼續變革中依然煥發藝術青春的光彩。

瀕危狀態

1、貧窮和苦難是鳳陽花鼓誕生的搖籃。在明清數百年的貧窮歲月中,與貧窮患難與共的鳳陽花鼓,從未停止過呼吸。在貧窮中,鳳陽花鼓逐漸發展;在苦難中,鳳陽花鼓逐漸成熟,最終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鳳陽大包乾的實行,鳳陽人逐漸擺脫了貧窮,走上了富裕之路。此時,與貧窮相依為命的鳳陽花鼓,一旦失去生它、養它、朝夕相伴、形影不離的貧窮,就會發生失去生存條件的變化,使得民間的鳳陽花鼓逐漸衰亡。 2、中國傳統文化的變化與轉型。自20世紀60年代起,鳳陽花鼓被貼上「封、資、修」的封條。此時戲曲、曲藝等藝術學科中的鳳陽花鼓幾乎完全消亡,只有少數民間花鼓藝人冒着被批判的危險,偷偷地外出流浪賣藝。此時,「雙條鼓」多為政府部門主辦的群體歌舞,成了鳳陽花鼓表演(文藝工作者將小鑼剔除,僅保留花鼓)的主流。「雙條鼓」的出現,使原生態的鳳陽花鼓的功能、曲目、藝術特性、以及表演、流傳、傳承方式等發生了重大變異。 3、新的文化傳播工具的出現和外來文明的傳入。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中國的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隨着留聲機、唱片、廣播、電影、電視、歌舞廳、網絡的出現,快速改變了人們的文化娛樂方式、口味和習慣。在20世紀50年代形成、70年代達到頂峰時期、被稱之為「雙條鼓」的鳳陽花鼓,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失去了官方的經費支持,藝術質量下降,演出和觀眾逐漸減少。

相關視頻

有一種東西你一定聽過但你見過嗎?鳳陽花鼓

參考資料

  1. 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鳳陽花鼓 , 藝海拾趣 2022-04-30
  2. 朱元璋與鳳陽花鼓 , 百度 201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