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城銀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城夜景
鳳城夜景.jpg

來自 全景網站 的圖片

中文名 :銀川

外文名: Yinchuan

別   名:鳳凰城

行政區劃代碼: 640100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

面   積: 9025.38 km²

下轄地區: 3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金鳳區北京中路166號

電話區號 :(+86)0951

郵政區碼: 750000

氣候條件: 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285.90 萬(2020年) [20] [81]

著名景點:水洞溝、華夏西部影視城、西夏王陵等

機   場: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火車站:銀川站、銀川東站

車牌代碼:寧A

地區生產總值: 1964.37 億元(2020年) [79]

方   言:蘭銀官話-銀吳片-銀川話

市樹市花:國槐、沙棗、玫瑰花、馬蘭花

市   歌: 《歌唱寧夏川》

市   鳥:喜鵲

城市地標:覽山劇場、銀川國際會議中心等

銀川,簡稱「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9025.3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70平方千米,城鎮化率77.57%。2021年5月25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發布寧夏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銀川市人口為2859074人。


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東踞鄂爾多斯西緣、西依賀蘭山,黃河從市境穿過,是古絲綢之路商貿重鎮,寧夏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寧蒙陝甘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沿黃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核心城市,是國家向西開放的窗口


城市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百強,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被評為「中國十大新天府」之一。


2018年1月,獲評「2017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示範城市」。 2018年10月,獲評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 2018年10月,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 [8] 2019年10月23日,被確定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2019年12月,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銀川 銀川市區地形分為山地和平原兩大部分。西部、南部較高,北部、東部較低,略呈西南—東北方向傾斜。地貌類型多樣,自西向東分為賀蘭山地、洪積扇前傾斜平原、洪積沖積平原、沖積湖沼平原、河谷平原、河漫灘地等。海拔在1010米~1150米之間,地面坡度為2‰左右,土層較厚。銀川西部的賀蘭山為石質中高山,呈北偏東走向。全長約150千米,寬20千米~30千米。最高峰海拔3556米,是阻擋西北冷空氣和風沙長驅直入銀川的天然屏障。賀蘭山在銀川市境內近70千米,面積5.88萬公頃,山高坡陡,氣勢雄偉。

[1]

地質

地質 銀川位於中國東、西兩大構造帶的樞紐部位。在大地構造上,屬於中朝准地台鄂爾多斯西緣拗陷帶的賀蘭山台陷和銀川地塹,為賀蘭山褶皺帶與鄂爾多斯地台間的山前拗陷區。是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中國首批確定的38個抗震設防城市之一。銀川地震設防烈度為8度。

銀川地塹北起石嘴山,南至青銅峽,長約160千米,最寬為55千米。地塹東西兩側分別受黃河斷裂和賀蘭山東麓斷裂控制,地塹內還有兩條規模較大的斷裂,即蘆花台斷裂和銀川—平羅斷裂。這4條斷裂共同控制着銀川地塹的形成和發展。周邊縣市地塹內發生3級以上地震,對銀川市區即有影響;地塹內發生6級以上地震對市區將會造成破壞。

銀川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1143年曾發生過6級地震;1227年發生5.5級地震;1477年發生6.5級地震,烈度均為8度。特別是1739年發生的銀川—平羅8級大地震,銀川震區烈度為10度,使銀川古城盡毀。這是銀川平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災難性地震。

氣候 銀川市及其所屬各縣(市)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遲夏短,秋早冬長,晝夜溫差大,雨雪稀少,蒸發強烈,氣候乾燥,風大沙多等。年平均氣溫8.5℃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3000小時,是中國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85天左右。[2]

視頻

寧夏銀川城市形象宣傳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