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嶺(董述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鳳凰嶺》是中國當代作家董述華的散文。
作品欣賞
鳳凰嶺
此刻的驪山,走在其間,已能感受到濃濃春意肆意流淌於這方山水裡。我深深地呼吸,盡吐這憋了三年的濁氣。恨不能讓這樹上的輕綠化成一席湖水,卷進肺腑里。
軟柔的春風把盛開的梅花吹成一場輕雨,送來縷縷清香,如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咚—咚—咚」,撞鐘聲將沉思中的我驚了一驚。鐘聲來自石瓮寺,穿過傍晚的迷霧,敲到了我的心裡,激起萬千思緒,久久不能平復。恍惚間,以為自己闖進了大唐的春天。
山光悅鳥性。走下烽火台,我又聽到了百鳥的鳴唱。陽光隔了樹照過來,疏疏朗朗的灑在石階上,點綴在松林里。薄薄的輕霧浮起在林間,上善湖宛然成了一泓凝碧的波痕。微風過處,樹葉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老母殿的那邊去了。
拐進老母殿山門,一隻喜鵲輕捷地從屋檐落下,使得這裡雖然清靜,卻不失生機。前殿是三霄殿,殿內供奉着三霄娘娘,即雲霄、碧霄、瓊霄三位女仙,被道教尊為「福壽」、「財星」、「送子」三聖,民間亦稱為「增福延壽娘娘」、「財星娘娘」、「送子娘娘」。主殿內供奉驪山老母巨型金身法像,高坐於龍首蓮花座上,面露慈祥,使人肅然起敬。兩邊為金童、玉女護法。再左右供奉着斗姆、地母、碧霞元君、觀音、文殊、普賢真人等各位尊神。驪山老母即女媧,是中國道教供奉的一位遠古尊神。老母殿自古以來就是驪山上一座著名的道教宮觀,驪山老母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老母聖像,造型細膩,刀法簡練,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為名家手筆,實在是少見的傳神之作。大凡廟宇的塑像,不是平板,往往就是怪誕,造型偶爾美的,又不像中國人,跟不上老母這樣逼真、親切。可見雕塑家對年齡和面貌的差異須有很深的認識,聖參造化,才可神乎其技。令人嘆為觀止了。老母殿裡的甲子殿,「山中一甲子,世上過千年」。從老母殿觀山色,美麗依舊。看到四個字「始判天地」,我的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讓人覺得天地之大,猶在我手。配合晚照亭,我覺得更相得益彰。
萬化之門,聽這名字,似乎什麼都不用多說了。
我們沒有看到晚霞的奇景。「入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那要在秋高氣爽的時候。留點缺憾吧,下次可以再來。在七夕橋駐足回望,興盡不知歸路。白日依山盡,老母殿被夕陽鍍成了金色,顯得越發崔嵬莊嚴了。高高低低的樹,參差斑駁的影,還有樹梢上的一帶遠山。使光與影有了和諧的旋律,如鋼琴上奏着的名曲。上善湖脈脈的流水也糟糟切切着躍下,仿佛在歡送晚歸的遊客。
早就聽說驪山的山桃花每年都一簇簇地開,溢滿了通往烽火台的小徑。春雖未至盛時,桃花還在孕育,我有些許遺憾,但其實春日,如果不趕早,還沒來得及細品,就會被熱夏裹上了呼吸,所以春來了,就別等了。別遏制着身未動心已遠的肉身,讓它動起來吧。說不定會得見唐寅詩中桃花庵里的桃花仙,醉酒暢懷,灑脫風流呢。
夜幕初臨的西安城,華燈盞盞,人潮湧動。空中的一彎銀勾,灑下無限清暉。我沐浴着春天淡淡的月光,心中無比的安靜。有一種悄然的歡喜,在燈下開花。
作者簡介
董述華,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