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凰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凰古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鳳凰古鎮,是一座商貿古集鎮,位於柞水縣社川河畔,是省級第四批「古建築群居民」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的建築格局是按照一隻飛騰的鳳凰建造的,每當夜晚站在古鎮東面的山上俯瞰,街道就猶如一隻展翅騰飛的火鳳凰。鳳凰鎮的老人說,傳說鎮南的山上曾落過一隻鳳凰,因此得名鳳凰山,鳳凰鎮也就因此得名。古鎮以四合院為主,古建築大體沿襲徽派建築風格,老街道和兩側臨街分布的明清老房是古鎮的最大特點,截至2020年3月,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

基本內容

中文名:鳳凰古鎮

所屬地區:陝西省

車牌代碼:陝H

行政區類別:鎮

地理位置:柞水縣社川河畔

建築風格:以四合院為主、古建築大體沿襲徽派

古鎮位置

大山深處的鳳凰古鎮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東南部,地處秦嶺南坡,鳳凰鎮依山傍水,社川河、皂河、水滴溝河三水交匯於此,形成三角洲,鳳凰鎮便依山傍水建在這肥沃的三角洲上。鎮政府所在地的鳳鎮街距柞水縣城45公里。據《柞水縣誌》記載,鳳凰鎮始建於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宋時名「三岔河口」(社川河、皂河、水滴溝在此交匯),元代稱「社川河鄉都」,明成化十五年後(公元1479年)稱「社川里」、「上孟里」,清嘉慶年間改名為「鳳凰嘴」(因其西南有山名鳳凰山而得名),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更名為「鳳凰鎮」。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至1961年屬陝西省鎮安縣,同年9月劃歸柞水縣。.

古鎮歷史

清朝順治初年,豫、鄂、川等地客商看中此處水運交通發達的優勢,來鳳凰鎮經商並安居下來。清道光年間因鳳凰嘴至西安的騾馬道辟就,水運至此而後通過水運發往湖北等地,商旅往來多雲集於鳳凰嘴,此地形成固定的集市。在嘉慶年間鳳鎮街廣建街房門面,廣招商客和手藝人,疏通湯(峪)谷(城)騾馬驛道,金錢河水路航運,開通商流、人流、物流,新建街房百餘間,商業一時繁榮之極,有「小上海」之稱。在清末民國初年,商埠字號、店鋪錢莊遍布滿街,形成了32個大的商號。鳳凰鎮成為秦嶺以南、連接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重要商貿集鎮。北方的山貨土特產經馬幫和人馱轉至此,再經水路南下;而江南的絲綢、大米又經水路在此下碼頭,而後從旱路翻越秦嶺送入關中。後來隨着水運的枯縮和公路交通的改善,鳳凰鎮逐漸失去了昔日的作用。儘管如此,在鳳凰鎮和周邊地方,依然保留着許多老作坊和老手藝,如造紙坊、鐵匠鋪、絲織店等,當地人的生活中還依稀保留着古老的痕跡。鳳凰鎮的古建築普遍建於明清,歷經幾百年的歷史,至今保存完好。項目以四合院為主、古建築大體沿襲徽派建築風格,較具地方特點。2002年12月列入省級第四批「古建築群居民」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特點

鳳凰鎮老街彎曲的街道和兩邊遍布的明清老房是這裡的最大特點。在這條東西一千多米長的古鎮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沿主街有一條石板覆蓋的小溪,另有一條與之垂直的小溪穿鎮而過,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兩旁靠街全是商鋪,商鋪後面是住宅。臨街大門一般用結實耐磨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用土漆油染,明淨光亮;門墩為石雕花卉。商鋪鋪面寬不盈丈,宅深卻達三四十米,據說鋪面的間數和房屋的縱深度都代表了當時主人的富裕程度。附近山上還有一處古老山寨的遺蹟。鐵匠鋪這一古老的行業也依然保留着。走在鳳凰鎮老街上,你會明顯感受老街上的建築與關中民居的不同。從外觀上看,它更像徽州民居,粉牆青瓦,屋脊中央和兩旁均有裝飾,正中為蓮花或梅花,兩邊有獸脊或龍頭。房屋很多都是三進三開,三個院子逐層升高。陝南多雨,因此這裡的建築和南方的許多建築一樣更多地考慮到其排水功能。院落的格局基本為四面坡向中央的天井,天井中有暗管將雨水排出室外,被稱為「四水歸堂」,屋頂呈人字形,屋檐前採用滴水瓦,防止雨水散布。房屋山牆由下而上,築有與屋脊齊平的防火牆,以防鄰屋失火蔓延。

鳳凰鎮老街上人來人往,鎮上的居民經商採購,遊客東瞧西看,熱鬧非凡。店鋪把貨都擺在街上,日用百貨,土雜特產琳琅滿目。在鳳凰老街的很多老房子上,你能看到歷史留下的印記。在一幢老宅樑柱下,我們甚至看到了漢白玉製作的石墩,但其中來歷已經無法考證。而一些老宅牆上殘存的「文革」時期的標語,也見證着鳳凰古鎮在那個年代曾經走過的風風雨雨。

古鎮傳說

這裡為什麼叫鳳凰鎮呢,當地的居民介紹,那是因為古鎮的建築格局是按照一隻飛騰的鳳凰建造的,每當夜晚燈火燃起的時候,站在鎮東面山上俯瞰,網狀般的街道便可勾畫出一隻展翅的火鳳凰,左翅亮痕,便是「S」型老街的中央街道。而鳳凰鎮的老人則說,傳說鎮南的山上曾落過一隻鳳凰,因此得名鳳凰山,鳳凰鎮也就因此得名。柞水鳳凰古鎮自唐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位於秦嶺柞水縣東南部的社川河畔,轄區內山大溝深,林木蔥翠,流泉清澈,空氣純淨,氣候宜人,這裡文化源遠流長,嶺南建築風格獨特,古鎮周邊還有12座石壘古寨和26座廟宇,除古街外,還有百神洞地質景觀、紅豆杉自然保護區、營盤山、石步嶺闖王遺址等旅遊景點。在最繁榮的時期,每天有二百多家貨物在碼頭中轉。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後,隨着水運的枯縮和公路交通的改善,鳳凰鎮逐漸失去了昔日的作用,在大山深處安靜下來。[1]

參考文獻

  1. 你不知道的商洛鳳凰古鎮搜狐網,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