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

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 作者:蘇軾


原文

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 [宋] 蘇軾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里。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1]


譯文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細的手裡。朦朧的月亮月光淡淡,時不時吹起微風來捲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風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聳的髮髻垂到兩隻耳朵下了。謝謝春姑娘的巧奪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紅艷,更像是美人肌膚透出的紅。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該詞牌為雙調,上下闋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玉房:花的子房的美稱。 金蕊:金色的蕊。白居易《牡丹芳》 詩:黃金蕊綻紅玉房。 玉人:容貌美麗的少婦。《詩經》:有女如玉。 縴手:女子柔細的手。 微微弄袖風:輕輕地拂袖的風。 溫香熟美:在柔和清淡的香風中,睡得很熟很美。 醉慢:醉後鬆弛。 雲鬟(huán):形容婦女高聳的環形髮髻。 春工:春季造化萬物之工。 玉紅:形容美女白裡透紅的膚色。

賞析

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運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間反覆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風采,形象的寫出了玉人之美。   詞的一開頭就來讚美花:開頭兩句寫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從正面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花妖艷迷人的姿色,「黃金蕊綻紅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稱號,可見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結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細的手裡。「金」花與「玉」人相映成趣,柔花與縴手,「宜」字貫串,構成了睡女側睡拈花圖,美麗極了。   「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特寫美女的朦朧美。「淡月」本是「朦朧」的,它好像柔紗,罩在美女的肌體上,更是玲瓏剔透的。加仁輕輕的微風,拂弄着美女的衣袖,多麼柔情。一個「弄」字,多麼富有人情味。「月」與「風」給予美女的情愛多麼深。靜動結合,美上加美。通過對環境的襯托,帶給人一種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襯映,月亮將人和花照得潔白無瑕,花偎依着人的手,享受着微風,烘雲托月的寫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場景。   下片,寫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寫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氣中,美女不知不覺地如同醉漢進人夢鄉,很熟很香。那高聳的髮髻慢慢地垂到兩耳之下了。「溫香」與「熟美」兩個偏正詞組的結合,恰好生動描繪了睡美人的嫵媚神態。那個「醉」也選用精當。除「醉」睡外,再也不會有別的熟睡的情態呈現。   最後一句,「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最後兩句點明本詞的題旨「不是花紅是玉紅」。這位朦朧的白中透紅肌體的美女,不是花紅勝過花紅,還是得「多謝春工』。沒有造化萬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風、造美境,哪會有「溫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個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婉約柔美,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容情於景,本是效仿李白《清平調詞》所做,但是刻畫之高法卻不比李白差,首詠人,次詠花,借的美麗襯托出人的美麗。

創作背景

《減字木蘭花·花》約作於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春。當時,詞人到徐州任職。章質夫寄惠《崔徽真》,詞人作「玉釵半脫雲垂耳」詩以答之。李仲謀家有周防《名畫記》,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詞人作《續麗人行》 。以為意之不盡,詞人又作本詞。[2]

作者簡介

蘇東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舉進士,復舉制科。治平中,入判登聞鼓院。熙寧中,上書反對王安石新法,遷通判杭州,徙知徐、湖等州。因作詩諷新法,被捕入御史獄,貶黃州團練副使、安置黃州。元祐初,授翰林學士,四年(1089),出知杭州。召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旋出知潁州,徙揚州。以兵部尚書召還,改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哲宗親政,出知定州。紹聖初,御史劾其譏諷先朝罪,貶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惠州,再貶昌化。徽宗即位後赦還,病死於常州。追諡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內製》十卷、《外製》三卷及《和陶詩》四卷等。[3]

參考文獻

  1. 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詩詞名句網
  2. 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古詩文網
  3. 蘇軾,國學大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