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凋亡小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凋亡小體胞膜皺縮內陷,分割包裹胞質,內含DNA物質及細胞器,形成泡狀小體稱為凋亡小體(apoptosis body)。凋亡小體的形成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通過發芽脫落機制、通過自噬體形成機制。[1]

來源

凋亡小體的形成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1) 通過發芽脫落機制:凋亡細胞內聚集的染色質塊,經核碎裂形成大小不等的染色質塊,然後整個細胞通過出芽、起泡等方式形成一個球形的膜包小體,內含胞質、細胞器和核碎片,脫落形成凋亡小體。

(2) 通過自噬體形成機制:凋亡細胞內線粒體內質網等細胞器和其它胞質成分一起被內質網膜包裹形成自噬體,與凋亡細胞膜融合後,自噬體排出細胞外成為凋亡小體。

概述

程序性死亡細胞的核DNA在核小體連接處斷裂成核小體片段,並向核膜下或中央異染色質區聚集形成濃縮的染色質塊。隨着染色質不斷聚集,核纖層斷裂消失,核膜在核孔處斷裂,形成核碎片。同時在程序性死亡過程中,由於不斷脫水,細胞質不斷濃縮,但仍有選擇透過性。細胞體積減小。凋亡細胞經核碎裂形成的染色質塊(核碎片),然後整個細胞通過發芽、起泡等方式形成一個球形的突起,並在其根部絞窄而脫落形成一些大小不等,內含胞質、細胞器核碎片的小體稱為凋亡小體[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