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冼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冼英
出生 公元512年
國籍 梁朝、陳朝、隋朝
知名於 壓服諸越(俚人)
知名作品 助陳朝、隋朝平定嶺南

馮仆是冼夫人的兒子,馮盎是馮仆的兒子,馮智戴是馮盎的兒子,馮君衡是馮智戴的兒子,馮元一即高力士是馮君衡的兒子。所以,這位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是馮元一即高力士曾祖父的祖母,高力士是她的第六代孫。...詳情 [1]

人物生平

冼夫人原名冼英,是古高涼(今屬廣東茂名)人 ,自幼追隨父兄逞勇鬥狠,經歷過幾次部族之間的械鬥,頗有男兒氣概。 據史書記載(冼家)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俚人。每勸親族為善,由是信義結於本鄉。 南梁大同元年(535年),羅州刺史馮融聞其有才識,便讓其子高涼太守馮寶娶其為妻。馮融原本是北燕皇室的後裔,太延二年(436年),北燕皇帝馮弘被北魏太武帝打敗後投奔高麗國,與此同時馮弘囑咐他的兒子馮業帶領三百多名親屬和部將乘船南下,投奔宋朝,宋朝把他們安置在新會郡。 自此馮家一直居住在嶺南,到馮融出任羅州(今化州)刺史時,有職無權,四面楚歌,迫於形勢主動提出與嶺南兵強馬壯的冼氏聯姻,讓自己的兒子馮寶與冼氏結為秦晉之好。 由於是外人,所以馮融不為當地俚人所信服。便想通過這門親事與地方的強大部族結成聯盟,以結束自己家族獨立無援的政治地位,從而更好地推行王朝政令,效忠朝廷,統治地方。 冼馮聯姻後,冼夫人盡力協助丈夫馮寶處理政事,並約束本族民眾,自覺遵守王朝法令。有違法者,不論親疏,不徇私情。 這樣,馮氏在當地的威信建立起來,「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陳永定二年(557年),馮寶死後,「嶺表大亂」,冼夫人平定了嶺南動盪的局面,南陳建立,她送年僅9歲的兒子馮仆入京為質,表示絕無自立之心 。陳太建元年(569),廣州刺史歐陽紇反陳,把馮仆召至高安,企圖拉他一同反陳。馮仆派人告知母親。冼夫人得知後說:「我為忠貞,經今兩代,不能惜汝,輒負國家」(《隋書·譙國夫人傳》)。 遂發兵拒境,率俚人諸部與陳朝派來征討的將領章昭達內外夾擊,使廣州刺史歐陽紇軍潰被擒。馮仆因母親平叛有功被陳霸先封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將,轉任石龍(治在今廣東化州東北)太守。冼夫人被封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賚繡幡油絡駟馬安車一乘,給鼓吹一部,並麾幢旌節,其鹵簿一如刺史之儀。陳至德年間(583—586年),馮仆卒。 隋開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師攻陷建康,陳朝滅亡。雖然隋文帝統一中原,但嶺南地區尚未歸附。二月,隋文帝派江州總管韋洸安撫嶺南,被陳將徐璒阻於南康。韋洸至嶺下,逡巡不敢進。晉王楊廣命令被俘的陳後主寫信給冼夫人,「諭以國亡」,讓冼夫人歸順隋朝。隨信還有冼夫人當年所獻犀杖及兵符為證。冼夫人見後,確知陳亡,於是她「集首領數千,盡日慟哭」(《隋書·譙國夫人傳》)。並派其孫馮魂率部迎韋洸入廣州。至此,嶺南悉定。馮魂因被隋朝封為儀同三司,冼夫人被冊為宋康郡夫人。隋文帝特下詔書慰勉冼夫人:「朕撫育蒼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淨,兆庶安樂。而王仲宣等輒相聚結,擾亂彼民,所以遣往誅翦,為百姓除害。夫人情在奉國,深識正理,遂令孫盎斬獲佛智,竟破群賊,甚有大功。今賜夫人物五千段。暄不進愆,誠合罪責,以夫人立此誠效,故特原免。夫人宜訓導子孫,敦崇禮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隋書·譙國夫人傳》 )。冼夫人把南梁、陳、隋三朝所贈禮品,分三庫保管,每逢過年過節,她總要取出展示在庭中。並對子孫們說:「汝等宜盡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賜物具存,此忠孝之報也,願汝皆思念之」。 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冼夫人去世,由於接近春節喜慶期間,到第二年正月十七日才祭祀安葬,葬於電白縣北山兜之原,終年90歲,諡為誠敬夫人,立祠奉祀。 今人王興瑞有《冼夫人與馮氏家族》一書,對有關事跡多所考訂。

歷史評價

冼夫人以邊陲番族歷事三朝,為人明大體、識大義、安撫百姓、綏靖地方,使嶺南地安定繁榮達半個世紀,是中國女性的傑出代表。冼夫人不僅在協助南梁、陳及隋三朝治理嶺南方面業績輝煌,而且她還是一位傑出的女將軍,一員勇冠三軍的猛將。她的的軍事才幹和壓服粵西的煊赫戰功,得到中原王朝的信任,逐漸上升為有權調動指揮部落六州兵馬,雄踞一方的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中華民族歷代英雄豪傑中亦少有可比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君」和「報國」兩個概念常常難以分別。因此歷經三個朝代的冼夫人也曾被評價為「見風使舵」的政客。但正如她自己所說,她之所以如此,不過是「唯用一好心」。冼夫人維護嶺南百年的和平,始終以「中央政權」為標的,減少了流血和殺戮。就此而言,封建王朝的更迭,並無礙她的大節。 冼夫人德行的重要體現是忠和義,冼夫人為什麼能一直得到北方中原政權認可,因為她總是把國家統一擺在第一位,兩次不顧兒孫的安危,平定嶺南勢力,在陳朝亡國時,率眾痛哭後才降隋 。 已故周總理曾經稱譽冼夫人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巾幗英雄」。冼夫人是一位曾經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女中豪傑,她畢生致力於維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正是她的審時度勢,使中國在大混亂的南北朝之後能歸於一統,促進了北方與嶺南的大融合,成為忠君愛國的典範。此後歷朝對她進行了多次追封,尊稱她為「嶺南聖母」 ,在各地建廟祭祀,歷千餘年而不衰。2000年,江澤民主席視察高州冼太廟時,盛讚她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的精神,稱她為「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

軼事典故

冼夫人,公元六世紀嶺南地區著名的俚人女首領。冼夫人出生在南北朝時代嶺南高涼郡的一個俚人大首領的家庭,少年時已經「幼賢明,多籌略,撫循部眾,能行兵用師」。年輕的冼夫人精明能幹,有計謀,會領兵打仗,又經常勸自己的親族做好事,因此俚人都尊重她。父親也非常疼愛她。羅州刺史馮融,聽說冼夫人聰明能幹,就派人到冼家為自己的兒子馮寶求親。冼家答應了這門親事。後嫁於當時的高涼太守馮寶(五胡十六國北燕苗裔)。 馮寶因為要依靠冼氏部族勢力,索性在冼氏家鄉古良德(今茂名市電白區霞洞鎮)落藉,所以後來有些史籍說馮寶是高涼郡人,或者說是高涼良德人。 冼夫人身處王朝更迭的南北朝大亂世,總能把握大勢,顧全大局。歐陽紇叛亂時,扣押其子馮仆為人質,一邊是國家,一邊是親子,冼夫人派人捎話給身處敵營的兒子:我為忠貞,經今兩代,不能惜汝,輒負國家。 冼夫人90歲高齡時病歿任上。晚年的冼夫人曾將歷朝賜品陳於案前,面對眾兒孫,回首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留下這樣一句話: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冼夫人這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文武雙全,韜略高超。家世代是俚人的首領,占據山洞,部屬有十餘萬家。夫人自幼賢明,多謀略,在娘家時,能夠約束部下,行兵布陣。在本鄉信義卓著。夫人的兄長、南梁州刺史冼挺,倚仗他的富強,侵略掠奪別的州縣,嶺表一帶為他所苦。夫人多次規勸,因此別郡的怨隙止息,海南、儋耳歸附的有千餘洞。其夫馮家是原北燕皇室,雖然幾代在嶺南為官,但當地人首領不願聽從北方人的號令。冼夫人嫁給馮寶以後,率先約束本族人。她親自和馮寶一起審理案件,遇到本族的首領或者親族犯罪,同樣依法處理。由於冼夫人身為俚族首領身體力行,在她的影響下,其他各地方的首領也都遵守法令,而且一致的擁戴她,願意接受她的領導。當嶺南人反隋時,冼夫人不顧年老之軀,「親披甲,乘介馬,領轂騎,衛詔使裴矩巡撫諸州」(《北史·女》)。

歷史功勳

助夫平亂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三月,河南王侯景反梁。他發兵攻陷台城(今南京附近),梁武帝蕭衍被困餓死。廣州都督肖勃徵集兵力援台。高州刺史李遷仕被召往救援。大寶元年(550年)六月,李遷仕借出兵援台之機,乘勢出兵占領大臬口(今江西吉安市南),然後稱病不再前往台城。接着他派人回高涼召馮寶前往州府議事。 馮寶接到通知後,不敢怠慢,準備立即前往。冼夫人知道後,急忙阻止。馮寶聽從夫人的勸告,決定暫不起程,靜觀事態的變化。過了幾天,李遷仕果然反。他差遣主帥杜平虜率兵開入贛石(今江西萬安縣)參加叛亂。 馮寶接到這個情報後,急忙將此情況告訴夫人。馮寶聽從夫人建議,依計行事。李遷仕聽了馮寶派來的使者的介紹後,果然十分歡喜。他走上城樓一看,只見夫人領着一隊挑夫,個個挑着禮物,珊珊朝城而來。 眾人來到城下時,李遷仕連忙命令守城士兵大開城門,迎夫人率眾入城。夫人入至內城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搶占城池。李遷仕見狀,知道情況不妙,匆匆應戰。最後,他抵擋不住夫人軍隊勇猛的進攻,只好落荒而逃,狼狽地帶着一些殘兵敗將,敗退到寧都(今江西寧都縣)躲藏。 助陳朝 侯景奪取建康後南梁土崩瓦解,社會動盪。永定元年(557年)十二月,高涼太守馮寶病故,嶺南大亂。冼夫人挺身而出,為陳朝分憂解難。 [8] 這時嶺南地區的漢、俚各部族首領紛紛起兵割據,戰亂遍地,人民不得安寧。陳朝也無力出兵。冼夫人以俚人首領的身份跑了數州,說服起兵的俚人首領停止割據活動。冼夫人還派九歲的兒子馮仆帶着各州俚人首領去朝見陳霸先,最終使各州重新安定下來。陳霸先為表示對冼夫人的敬重,封馮仆為陽春太守。569年,嶺南的廣州刺史歐陽紇發動反陳,為了想爭取高涼地區的支持,派人召去馮仆,要馮仆共同起兵。冼夫人不顧兒子的險境,率領俚人首領們與陳朝派來的軍隊前去討伐嶺南叛軍;陳朝軍隊得到冼夫人的支持,內外夾攻才擊潰了叛軍。歐陽紇被活捉後冼夫人才從獄中救出了兒子。馮仆因冼夫人的功勞被封為信都侯,官至中郎將,轉任石龍太守。冼夫人被冊封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並賞賜有四馬拉動的座車一乘,鼓樂隊一部,錦繡將旗一面,以及杖儀符節一枝,出巡儀式及禮節待遇,按刺史官職標準執行。 至德元年(583年),冼夫人的兒子馮仆病故。馮仆所生三個兒子:馮魂、馮暄、馮盎,年少氣盛,精明強悍。他們在祖母冼夫人的培養和薰陶下,個個德才兼備,文武雙全,成為冼夫人治理地方的得力猛將。 助隋朝 589年,隋朝滅陳朝,南北重新統一。當時隋朝的勢力一時還達不到嶺南。冼夫人了解政局變化後,宣布歸順隋朝,並派孫子馮魂帶兵迎接隋軍,接管嶺南。 冼夫人協助朝廷討伐叛將王仲宣等,再次安定嶺南。這時馮仆已經死了,冼夫人隨即就讓孫子馮魂迎接隋朝派來安撫嶺南的韋洸進廣州,嶺南地區才得以成為隋的統治範圍。為此隋朝封馮魂為儀同三司,封洗夫人為宋康郡夫人。隋朝將領韋洸到達廣州的第二年,隋開皇十年(590年),廣州王仲宣起兵反隋,嶺南各族首領大部分響應聚兵王仲宣。冼夫人即派孫子馮暄帶兵去救援。馮暄與王仲宣軍的將領是好友,拖延不出兵,冼夫人知道了大怒,將把孫子馮暄抓起來,關在獄裡,又派另一個孫子馮盎出兵討伐。馮盎進兵到廣州城郊,同隋朝的軍隊會合,共同打敗了廣州王仲宣。戰後,七十多歲的洗夫人親自騎着高頭大馬,披着鎧甲,打着錦傘,率領騎兵護衛隋朝派來安撫嶺南的官員裴矩巡撫各州。各州的部族首領都前來拜見洗夫人和裴矩,嶺南的漢、俚兩族地區重又歸附了隋朝。嶺南漢、俚重新安定下來。為此隋朝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准許開幕府,設長史以下官屬,給印章,聽發部落、六州兵馬,開封建社會女子統領地方軍政的先河。 其孫馮盎因協助隋軍平叛有功,拜為高州刺史,次孫馮暄也被赦,拜為羅州刺史。馮寶被追贈為廣州總管、譙國公,冼夫人則被冊封為譙國夫人。並「開譙國夫人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給印章,聽發部落六州兵馬,若有機急,便宜行事」(《隋書·譙國夫人傳》 )。從中不難看出隋文帝對冼夫人器重。隋文帝為了表彰冼夫人支持隋朝將領韋洸接管嶺南的功績,特降御書,賜給冼夫人的孫子馮魂享受與朝廷三司職位同等的禮遇,冊封冼夫人為宋康郡夫人。

故里之爭

關於冼夫人故里問題,電白、高州、陽江三地之間有爭議。 冼夫人具體是哪裡人?國史記載很簡單並大體相同。《隋書》曰:「譙國夫人者,高涼冼氏之女也。」《北史》載:「譙國夫人冼氏者,高涼人也「。」 而現代辭書《中國歷代名人辭典》、《辭海》冼夫人條中則載其為「今廣東陽江西人」。 據最新廣東省政府官網資料顯示,冼夫人又稱冼太夫人,公元約512年出生於電白電城山兜丁村,卒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 冼夫人一生經歷南梁、陳、隋三代,作為嶺南地區領袖,她畢生竭力維持國家安定和民族融合。歷朝皇帝賞賜她的封號就有十幾個之多,如「譙國夫人」等。周總理稱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贈送給陳後主的信物「扶南犀杖」,就產自現在的柬埔寨、越南、老撾一帶,證明當時粵西已經與東南亞有着密切的貿易往來。上世紀60年代,在茂名、電白等地發掘出不少如波斯幣、崑崙奴銅像等舶來品,也是當時粵西與東南亞海外貿易密切的有力物證。如今冼夫人的精神感召隨着華人的足跡遠至南洋各國。目前,全球冼夫人廟有2000多座,冼夫人已成為東南亞華人華僑與當地老百姓認同、崇尚、信仰的巾幗英雄,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新紐帶。 解讀詞條背後的知識

縱橫五千年 通俗歷史作家 她坐鎮東南五十年,人稱聖母,被譽為巾幗英雄第一人 提到女中豪傑、巾幗英雄,人們最先會想到的可能是花木蘭,但她只是民間文學中的人物,並未見諸於史書的記載,那麼誰才是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位巾幗英雄呢?率領「娘子軍」威振關中的平陽公主麼?答案顯然不是,因為在唐朝之前曾有一位女性,她文韜武略,坐鎮嶺南五十餘年,維護了國家統一、被譽為「...

在下刀掌門 歷史評論學者社群 被周總理稱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她保持了嶺南110餘年的和平 冼夫人,名英,高涼郡(今茂名市境內)人,生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梁代(公元512年前後),其家族世代為俚人部落首領,隋朝封譙國夫人。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生逢國家時局最混亂之時,作為南越首領,順應歷史潮流,致力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發展嶺南經濟,...

參考資料

  1. [1]歷史趣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