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冷枚——大約生於1669年,卒於1742年。 清代畫家。字吉臣,號金門外史。山東膠州人,焦秉貞弟子。擅長畫人物、仕女和山水樓閣。畫風工細,色彩濃麗。作品有《梧桐雙樹圖軸》等。[1]

冷枚
出生 1669年
山東膠州
逝世 1742年(72-73歲)
國籍 中國清朝
職業 畫家
知名於 畫風工細,色彩濃麗。
知名作品 《梧桐雙樹圖軸》《萬壽圖》
《避暑山莊圖》
《指揮如意天花落》
《農家故事冊》《得果圖》
《成衣圖》《擁爐圖》
《採桑圖》《紙鳶圖》

大約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前由師引薦入宮,時"秉貞奉敕繪《耕織圖》,枚復助之",此圖分別由兩人繪製而成,共46幅,描畫出"村落風景,田家作苦,曲盡其致,深契聖衷"。由於生活在內廷,所以外間情況知之甚少。在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他已成為內廷畫院的領班人物。《萬壽圖》始作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此圖是記錄康熙"六旬萬壽"的慶祝場面,"依輦路經行之處,繪為圖畫",其工程是何等的浩大與艱巨。《避暑山莊圖》作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以前。此圖描繪了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以熱河離宮後苑30景為主題的全貌。故其作品以《萬壽圖》和《避暑山莊圖》最有名。到了雍正時期卻受到了冷落,被逐出宮廷畫院,寄居於寶親王弘句府中,曾為寶親王繪製一幅《指揮如意天花落》,在此期間創作的《農家故事冊》、《得果圖》、《成衣圖》、《擁爐圖》、《採桑圖》、《紙鳶圖》等作品。乾隆登上寶座當權後,內大臣海望奉上諭將其召回,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命他去畫圓明園殿宇,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均在圓明園從事建築、園林的寫生與創作。他不顧年老體衰,振作精神,畫了《圓明園四十景》等巨幅作品。晚年在乾隆初期造辦處內創作的作品與畫稿約有五六十件(套)以上,其題材非常廣泛。冷枚供職畫院經歷了康、雍、乾三代皇帝,且奉旨為圓明園作畫多年,直至公元1738年尚在世孜孜繪畫不息。



目錄

參考資料

  1. 冷枚簡介. [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