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雪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冉雪峰 | |
---|---|
出生 |
四川省巫山縣人 | 1879年1月1日
逝世 | 1963年1月29日 | (84歲)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名敬典,字劍虹,別號恨生, |
職業 | 中醫 |
'冉雪峰 (1879年 - 1963年),原名敬典,後更名劍虹,號雪峰,別號恨生,。四川巫山人。出身醫藥世家,自幼習文學醫,致力於中醫學。12歲起隨父採藥,同時習醫。17歲開診於故里,38歲懸壺於湖北武昌。
1919年,當選為湖北省中西醫會第一屆正會長。
1923年,他獨資創辦湖北私立中醫專門學校,冀以"發揚國粹,造就真材"。
1950~1955年曾在重慶衛生工作者協會、重慶中醫進修學校工作。
1955年11月奉調入京,到中醫研究院工作。曾任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高幹外賓治療室主任,中華醫學會總會常務理事,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衛技一級專家待遇。
1963年1月29日,因患腦動脈栓塞病逝。著有《辨證中風問題之解決》等。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民主思潮影響下,來到湖北武昌,曾在報館當校對、記者和編輯。
1907年,受聘為湖北醫學館教習,後任館長。 [1] 宣統三年(1911年),參加武昌首義,任鄂軍都督黎元洪之軍機秘書。袁世凱竊國後,冉在報紙上揭露抨擊袁投降賣國、復辟帝制的罪行,由此身陷囹圄。後經保釋出獄,不再過問政治,悉心研究醫學。1917年,懸壺武昌中和里,後開業於漢口中山大道永康里。時鼠疫流行,在臨床實踐中研究採用"太素清燥救肺湯"和"急救通竅活血湯"等方藥,收到良好療效,並著有《溫病鼠疫問題解決》、《霍亂症與痧症鑑別及治療方法》和《麻疹商榷正續篇》等文,因而馳名三鎮,享譽醫林。
1919年,鑑於"西醫東漸,中醫衰落",聯合省垣陸繼韓、胡書城、李子余等,組織湖北省中醫公會與中醫學會,併兼任湖北省《中醫雜誌》編輯。1923年在武昌獨資創辦湖北中醫專門學校,自任校長,前後培養500餘名中醫師。1929年出任漢口衛生局中醫考試委員、湖北省政府檢定中醫委員會委員。當中央衛生委員會通過"廢止舊醫案"後,率武漢中醫界名流組成請願團赴南京抗爭,同時在報上發表文章據理駁斥,並與天津名醫張錫純結成"南北同盟",反對扼殺中醫事業的行徑,享有"南冉北張"之譽。中央國醫館成立後,任該館醫務處處長和湖北省國醫館館長。抗日戰爭期間,捐款組織湖北省戰地後方服務團,任團長及中醫救護醫院總院副院長,為抗日將士和難民免費治病。武漢淪陷前夕,舉家避難四川萬縣。應診之餘,埋頭著書,並親手製作人體骨骼標本,繪製數百幅人體解剖學彩圖,旨在進行中醫改革與創新。1946年由萬縣遷回漢口,懸壺應診。1949年舉家搬遷重慶。
1955年11月底,調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高級幹部、外賓治療室主任,當選為中華醫學總會常務理事及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委員。 [2]
生平著作
1919年,當選為湖北省中西醫會第一屆正會長,並創辦《湖北省中醫雜誌》,兼任編輯。
1923年,他獨資創辦湖北私立中醫專門學校,冀以"發揚國粹,造就真材"。
1925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不許中醫學校加入教育系統,他聯合山西中醫學校教育長揚百誠、趙意空二同道,親自撰狀,據理力爭,鬥爭最終勝利。
1929年2月,國民黨中央衛生委員會企圖強制消滅中醫,冉雪峰與張錫純結成南北同盟,反對國民黨政府扼殺中醫事業的反動行為。
1950~1955年曾在重慶衛生工作者協會、重慶中醫進修學校工作。
1955年11月奉調入京,到中醫研究院工作。曾任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高幹外賓治療室主任,中華醫學會總會常務理事,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衛技一級專家待遇。
1963年1月29日,因患腦動脈栓塞病逝。著有《辨證中風問題之解決》、《大同藥物學》、《大同方劑學》、《大同生理學》、《溫病鼠疫問題解決》、《霍亂症與痧症鑑別及治療法》、《麻疹商榷正續篇》、《新定救護藥註解》、《健忘齋醫案》、《國防中醫學》、《冉雪峰醫學叢書?方劑學》、《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冉雪峰醫案》、《八法效方舉隅》、《中風臨證效方選注》、《冉注傷寒論》等。 [3]
學術思想
冉氏一生虛懷若谷,勤學苦研,尊古不泥,學識淵博。其學術思想可以概括為"一融三合"。一融,即傷寒與溫病相融匯;三合,即哲學與科學、中醫與西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臨床經驗
冉氏
冉氏熟讀經典,深明藥性,故治醫多立法精當,療效確切。如漢劇名演員余某某,六十歲時,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臥床不起。不惟不能坐行,且不能轉側,面赤氣粗(風猶未熄),痰聲漉漉,神識半昏,時或暈瞀,食亦不下,非難吞即自落下。時歷四月,中西方藥無效。冉氏診脈乍密乍疏,弦勁中帶澀象,病機脈象均頗壞。為擬白薇、百合各9克,龍骨、牡蠣各12克,紫石英、靈磁石、赤石脂各9克,寒水石、滑石各18克,大黃4.5克,鐵鏽末9克,荊瀝、竹瀝各15克(沖服)。
古今合參,圓機活法
方中白薇味咸走血,而平上逆之氣血,戢其狂飆;百合收斂浮陽,寧謐心神;龍骨、牡蠣育陰以潛其陽;再加五石之重,以鎮其熱而清其血;益以大黃盪積、鐵鏽重墜,其降壓之力更大;再借荊、竹二瀝化痰涎以通竅,扭轉病機。經治一周略安。二診時,加琥珀定驚安神,牛膝降氣消瘀。三診,去大黃、鐵鏽,加生地、山萸,益陰滋液,斂陽熄風。後用菖蒲開竅祛痰,甘松清熱,澤蘭破積,橘絡通絡,木香導滯,前後加減變化,未越原定用藥範圍。六十日後,患者痊癒。真正做到了師法古人,方從已出,古今合參,圓機活法。 [4]
後世影響
冉雪峰一生培養了不少優秀的醫學人才,如郭士魁、陳可冀等都是他後期的得意門生。
經歷
任職
冉雪峰,逝世前為全國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總會常務理事、衛生部中醫研究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高幹外賓治療室主任,為我國著名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一代中醫大師。
背景
冉雪峰先生六世醫傳,早在20世紀30年代,在醫壇上便享有"南冉(雪峰)北張(錫純)"之譽。冉雪峰一生致力於祖國醫學,多年如一日,在學術上有精湛的造詣,在近世中醫學界,有深遠影響。
冉雪峰12歲起隨父採藥,同時習醫。1919年,他當選為湖北省中西醫會第一屆會長,並創辦《湖北省中醫雜誌》,兼任編輯。1923年,他獨資創辦湖北私立中醫專門學校,希望能夠"發揚國粹,造就真材"。1925年,當時的政府教育部不許中醫學校加入教育系統,他聯合山西中醫學校教育長楊百誠、趙意空等同道,親自撰狀,據理力爭,最終勝利。
1929年2月,國民黨中央衛生委員會企圖強制消滅中醫,冉雪峰與張錫純結成南北同盟,反對扼殺中醫事業。冉雪峰在1950~1955年時,曾在重慶衛生工作者協會、重慶中醫進修學校工作。
解放後
1955年11月,冉雪峰奉調入京,到中醫研究院工作,享受衛技一級專家待遇。1963年1月29日,因患腦動脈栓塞病逝。冉雪峰為人虛懷若谷,勤學苦研,尊古不泥,學識淵博。其學術思想可以概括為"一融三合"。一融,即傷寒與溫病相融會;三合,即哲學與科學、中醫與西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冉雪峰一生培養了不少優秀的醫學人才。
冉雪峰一生經歷曲折,他曾擔任上海《民主報》駐鄂新聞記者。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南北議和後,因報道湖南炮隊反正為當權者不容,被判死刑,成為共和制後因言論入獄第一人,後在各省代表強烈要求下獲釋。
冉雪峰一生在醫學上成就很大,1917年,冉雪峰在武昌中和里專事研究中醫,次年,武昌鼠疫流行,死者甚多,冉雪峰制太素清燥救肺湯、急救通竅活血湯,功效顯著。他在武昌掛牌行醫時,還著有《瘟病鼠疫問題解決》,並創辦過中醫學校。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組織"湖北國醫藥界戰地後方服務團",任團長及中醫救護醫院總院副院長。武漢淪陷前回萬縣,著有《國防中藥學》、《大同藥物學》、《大同生理學》、《大同方劑學》、《中風臨症效方選注》等。
冉雪峰1946年遷漢口。1949年舉家搬遷重慶。1955年任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校長,著有《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等教材。同年11月入京,任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高幹外賓治療室主任、中華醫學會總會常務理事、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5]
遺著整理
2003年,值冉雪峰逝世40周年之際,冉雪峰門下高足數十人,費時三年有餘,合力將冉雪峰全部遺著加以整理,精心訂正,仔細校對,完成《冉雪峰醫著全集》,計12種:《冉氏易理》、《冉氏內經舉要》、《冉氏傷寒論》、《冉氏本草》、《冉氏方劑學》、《冉氏溫病鼠疫合篇》等。約300萬言,正式出版,公諸於世。冉雪峰先生平生造詣,可見一斑。 [6]
文獻來源
- ↑ 冉雪峰國學大師
- ↑ 冉雪峰先生是當代著名的中醫學家
- ↑ 中醫世家 冉氏御醫第六代傳人 冉雪峰百度文庫
- ↑ 冉雪峰醫病先醫人的原則來娜樣美學
- ↑ 張錫純托冉雪峰帶徒中國中醫藥網
- ↑ 冉雪峰新解經方方劑名醫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