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占地面積為4.9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47萬平方米,是集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群藝館、歌舞劇院、音樂廳、科技館、少年宮、書院、畫院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公益性大型公共建築,是我國首個以文化叢命名和展示的博物院,集中展示了我國古老文明的誕生地之一――黃河河套文化萌生、發展、成熟、興盛的歷史全貌,共展示文物[1]5000餘件(套)。

基本介紹

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占地面積為4.9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47萬平方米,位於中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是集博物館、圖書館[2]、美術館、群藝館、歌舞劇院、音樂廳、科技館、少年宮、書院、畫院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公益性大型公共建築,是我國首個以文化叢命名和展示的博物院,集中展示了我國古老文明的誕生地之一――黃河河套文化萌生、發展、成熟、興盛的歷史全貌,共展示文物5000餘件(套)。

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暨內蒙古河套文化藝術中心落成慶典將於19日在市文博中心舉行,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牛廣明出席落成慶典儀式。

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暨內蒙古河套文化藝術中心,是弘揚和展示河套文化的重要平台,對挖掘河套文化內涵、打造河套文化品牌、提高地區文化軟實力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據介紹,幾千年來,邊塞文化、黃河文化、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在內蒙古河套地區聚集、融合、傳承、積澱,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兼容並蓄的河套文化體系。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館藏實力

河套文化博物院是我國首個以文化叢命名和展示的博物院,其基本陳列,將古往今來的河套人文歷史融於一爐,共展示文物5000餘件(套),集中展示了河套文化萌生、發展、成熟、興盛的歷史全貌,是河套文化的一部立體百科全書。內蒙古河套文化藝術中心包括圍繞大型陰山岩刻情景史詩《陰山·古歌》而建的主題劇場及排練廳等場所。

視頻

內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相關視頻

內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打卡地推薦 | 內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