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控評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內控評價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內控評價又稱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評價結論、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在企業內部控制實務中,內部控制評價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內控評價不僅能夠發現存在的問題,還能夠發現新的風險,更新內部控制體系,使企業的活動持續向着預期的方向發展,從而創造出良好的價值。

內部評價的對象

內部控制評價的對象是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對實現控制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程度。

內控評價的目的和內容

內控評價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企業內控結構評價:評價企業內控結構,檢查企業是否有相應的機構、規範、方法、流程等,以及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2、企業內控實施評價: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檢查是否符合要求並能夠及時實施、正確實施。

3、企業內控效果評價: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檢查內部控制體系是否能夠有效遵守規則等,控制企業的風險,使企業的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

內部評價的原則

內控評價應當遵循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評價工作應當包括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行,涵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

2、重要性原則

評價工作應當在全面評價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單位、重大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3、客觀性原則

評價工作應當準確地揭示經營管理的風險狀況,如實反映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

4、及時性原則

與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相關的外部環境或學校管理要求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調整評價的重點、頻次和實施方式等。

內控評價的程序

內控評價的工作程序包括:

1、制定內控評價工作方案;

2、組建內控評價工作組;

3、組織學校各部門進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

4、在各部門自我評價基礎上,實施現場測試等工作;

5、認定內部控制的缺陷以及風險的類型、程度等;

6、匯總評價結果;

7、編制《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8、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內控評價的方法

內部控制評價工作可以採用個別訪談、調查問卷、專題討論、實地查驗、統計抽樣、穿行測試和比較分析等方法進行。

1、個別訪談法

個別訪談法主要用於了解公司內部控制的現狀,在企業層面評價及業務層面評價的了解階段經常使用。訪問前應根據內部控制評價需求形成訪談提綱,撰寫訪問紀要,記錄訪問的內容。為了保證訪談結果的真實性,應儘量訪談不同崗位的人員以獲得更可靠的證據。如分別訪問人力資源部主管和基層員工,公司是否建立了員工培訓長效機制,培訓是否能滿足員工和業務崗位需要?

2、調查問卷法

調查問卷法主要用於企業層面評價。調查問卷應儘量擴大對象範圍,包括企業各個層級員工,應注意事先保密性,題目儘量簡單易答(如答案只需為「是」、「否」、「有」、「沒有」等等)。比如你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否認同?你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是否有信心?

3、專題討論法

專題討論法主要是集合有關專業人員就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或控制問題進行分析,既可以是控制評價的手段,也是形成缺陷整改方案的途徑。對於同時涉及財務、業務、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控制缺陷,往往需要由內部控制管理部門組織召開專題討論會議,綜合內部各機構、各方面的意見,研究確定缺陷整改方案。

4、實地查驗法

實地查驗法主要針對業務層面控制,它通過使用統一的測試工作表,與實際的業務、財務單證進行核對的方法進行控制測試。如實地盤點某種存貨。

5、統計抽樣法

統計抽樣法分為隨機抽樣和其他抽樣。隨機抽樣是指按隨機原則從樣本庫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其他抽樣是指人工任意選取或按某一特定標準從樣本庫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使用抽樣法時首先要確定樣本庫的完整性,即樣本庫應包含符合控制測試的所有樣本;其次要確定所抽取樣本的充分性,即樣本的數量應當能檢驗所測試的控制點的有效性;最後要確定所抽取樣本的適當性,即獲取的證據應當與所測試控制點的設計和運行相關,並能可靠地反映控制的實際運行情況。

6、穿行測試法

穿行測試法是指在內部控制流程中任意選取一筆交易作為樣本,追蹤該交易從最初起源直到最終在財務報表或其他經營管理報告中反映出來的過程,即該流程從起點到終點的全過程,以此了解控制措施設計的有效性,並識別出關鍵控制點。如針對銷售交易,選取一批訂單,追蹤從訂單處理一-核准信用狀況及賒銷條款一-填寫訂單並準備發貨一-編制貨運單據一-訂單運送/遞送追蹤至客戶或由客戶提貨-一開具銷售發票一-覆核發票的準確性並郵寄/送至客戶一-生成銷售明細賬一-匯總銷售明細賬,並過賬至總賬和應收賬款明細賬等交易的整個流程,考慮之前對相關控制的了解是否正確和完整,並確定相關控制是否得到執行。

7、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數據分析,識別評價關注點的方法。數據分析可以是與歷史數據、行業(公司)標準數據或行業最優數據等進行比較。比如針對具體客戶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進行橫向或縱向比較,分析存在異常的應收客戶款,進而對這些客戶的賒銷管理控制進行檢查。

在實際評價工作中,以上這些方法可以配合使用。此外,還可以使用觀察、檢查、重新執行等方法,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統開發檢查方法,或利用實際工作和檢查測試經驗。對於企業通過系統採用自動控制、預防控制的,應在方法上注意與人工控制、發現性控制的區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