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記(孟瓊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養蠶記》是中國當代作家孟瓊川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養蠶記
說到養蠶,我會感到很親切,因為小時候我們家養過蠶,那是七十年代末。
那時候,生活物資很匱乏,大多數的家庭都是貧困的,即使生活在縣城裡也是一樣,城市和農村的差別並不大。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很多人家就把養蠶作為增收的途徑之一。
那時候的我正上小學一年級,印象有點久遠,所以印象不是很深。那時候的我對生活是懵懵懂懂的,對很多事就是有個大概印象,了解的不深入。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家年年都養蠶,而且都是成功的,父母對養蠶很是上心。
我也加入其中,我能做的事就是採桑葉。我們家的門外有一大片較為開闊的地帶,有幾棵老桑樹,長得很茂盛,枝幹很粗壯。我大多在春天的時候採桑葉,每次採桑葉時,我都會在姐姐的幫助下爬到樹杈上,伸長胳膊用小手捋桑葉,另一隻手裡挎着一個大竹籃子。桑樹不是很高,所以我不感到害怕。每次我都儘可能地多採摘些,直到胳膊很酸時才住手。
蠶寶寶很能吃,一層密密的桑葉直接灑在上面,很快就如風捲殘雲般地被吃掉。蠶房裡有六個圓形的竹篾子,上下三層,每層兩個並排放着。餵蠶的時候,我喜歡站在竹篾子旁偷看,看蠶寶寶怎樣吃桑葉,在一片窸窸窣窣的聲響中盼着蠶寶寶快點長大。我親眼目睹蠶寶寶從小黑點慢慢長成小毛蟲,再目睹那些淡綠色的小毛蟲慢慢長成白白胖胖的大毛蟲。在一層層桑葉的餵養下,在蠕動中,蠶寶寶以驚人的速度長大,我親身感受到了勞動的意義。
蠶寶寶長大後就會結繭,結繭的時候蠶寶寶就停止吃桑葉了。父母一般不讓我們進蠶房,怕我們驚擾了蠶寶寶。越是神秘,越是能激發我的好奇心,我總是趁父母沒注意時偷偷跑進去看,蠶房裡的溫度明顯比外面高,蠶寶寶爬在搭起的枝條上,沒日沒夜地吐絲。
一段時間後,蠶寶寶就完成了結繭,一個個橢圓形的白白的硬硬的殼把蠶寶寶包裹在裡面。殼上纏繞着白白的亮亮的細細的絲,那樣的蠶繭是上等貨,一般總能賣出好價錢。等到蠶蛹化成蛾破繭而出後,收穫的時候就到了。蠶繭收穫的時候是我們家最開心的時候,父母的臉上總是洋溢着笑容,我的心裡更是高興,因為我是有大功勞的,那些蠶寶寶是吃了我采的桑葉長大的。
我們家養蠶從未失敗過,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養蠶技術高,另一方面就是桑葉的質量好而且充足,蠶寶寶總是長的很肥壯,結出的繭又白又大,散發出一股獨特的味道,繭子很結實,有分量,有光澤,在陽光下發出絲絲亮光。上好的蠶繭是不愁銷售的,不消等上一兩天,那些白白胖胖的蠶繭就從家裡消失了,換回了柴米油鹽,甚至是我們的衣服鞋襪。
在我的眼裡,養蠶是一項勤勞的工作,既需要技術也需要耐心,養蠶的過程還充滿了樂趣,是家裡的一件喜事,於我更是一件樂事。[1]
作者簡介
孟瓊川,女,江蘇省泗陽縣人,江蘇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