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養兒成長日誌(續篇4)之六歲時(郝建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養兒成長日誌(續篇4)之六歲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養兒成長日誌(續篇4)之六歲時》中國當代作家郝建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養兒成長日誌(續篇4)之六歲時

兒子6歲了,從幼兒園畢業,轉學到小學讀一年級。

從前小區樓下健身器材和遊玩的山水風景點,以及幼兒園的課桌、樓梯、各種器材設施,都因他每天蹭啊摸啊抓啊抱啊坐啊的,變得乾淨無比。現在,小學校裡面的某些照顧不到的角落、以及各種設施、甚至校園,都會因為他的到來而變得潔淨乾淨,美好無比。回家來看身上的髒跡,果然不負眾望。平時再好一件衣服都被穿成了抹布的用處,真不如穿抹布得了。有次去接他。放學排隊的時候,發現他臉上手上臂上都是顏料,為了對稱美觀,左臉和右臉還能做到一樣多。在隊伍裡面滴溜溜眼珠子轉得飛快,鶴立雞群、與眾不同,大人們都看着他的洋相,我趕緊藏到大人的隊伍中去了,整得都不好意思高攀當他爹。

感謝幼兒園三年,讓兒子學會了簡單的獨立、和同齡夥伴們一起愉快地玩耍。也讓我們父母輩練習了三年、鍛煉了三年的手工。發現家長們的手工作業一個比一個精緻複雜。簡單的,是拼爺爺奶奶做的;複雜精細些的,大概是拼爹拼媽了……

學會了和同學們一起愉快地玩耍後,放學後在樓下繼續和小區裡面的夥伴一起愉快地玩耍。不喊根本不知道還要回來呀!天黑了也不一定知道回家。有時候天還沒黑就很意外地提前回來了,不消說,那一定是和小夥伴們一起愉快地玩耍到不愉快了…… 幼兒園是去玩的,差不多每天都能快快樂樂的。沒想到三年的時光這麼快,一晃就過去了。分明記得第一天去幼兒園上學報道,看見好幾個小朋友因第一次離開了媽媽而感動的大哭,安撫都安撫不過來,於是老師只顧着迎接新生,任由哭聲像池塘裡面的蛙聲,一聲蓋過了一聲--當時我想起辛棄疾在《西江月》裡面的「聽取蛙聲一片……」沒想到用在這裡真巴適。直到三天後習慣媽媽每天的定點接送,這便開始找到了和夥伴們一起陪伴玩樂的樂趣。

一進入小學,忽然開始了書本認字,純粹玩樂的時代貌似結束了。每天回來做個作業,一定是大人叫,小孩跳,三天兩頭挨打挨罵,伴隨哭聲眼淚,以及收起眼淚繼續開始。

幾日前回家孩他媽輔導做作業已近2個小時,其中少不了挨打流眼淚的份。做完後兒子說課堂數學作業沒做完,娃他媽累了不管了,沒當回事,說不用做了沒這個作業。兒子如臨深淵一般驚恐,非得完成不可。

我剛睡下。兒子兩眼淚汪汪開燈拿着作業本,邊哭邊哽咽着說這個什麼什麼的不會,意思是這個作業不會做,急等輔助救命。

我想起我讀小學第一天,因別人都帶了算術本寫作業而我沒有帶,如臨大難嚎啕大哭,課堂老師任由我哭,遠遠望着嗤之以鼻。鄰家大哥因我第一天入學特在窗外看我,知曉後說借給我一本。我不知道這樣可不可以,繼續大哭,天塌地陷一般。

很小的一件事,在孩童的眼裡卻是天大的事,像極今時兒子沒做完當天作業的情形。好在小孩子的臉比翻書要快,上一秒大哭,下一秒忽然換做大笑,且滿臉純真,這絕非任何演員演技能達到的高度。

我咋記得我小學的作業很好對付的呀!大人根本從不過問,靠我們自覺完成,好壞後果自擔。

現在的作業都變成家長的事情了,每天釘釘群里消息一發,某多少頁至多少頁,識字、背誦哪一篇……學生們放學了都還不知道今天的作業任務,家長們都知道了,變成了全權監督執行者。孩子的識字算術笨的傷心,似乎在學校里啥也沒學,於是回來都靠家長重新照着課本來教。

對比曾經,現今一個6歲孩子接受的信息量驚人,動畫片終於從簡單的看到了稍微有些深奧貼近生活的。

獨立能力更強了,有了安全意識懂得自我保護了。以前在樓下和一群夥伴們瘋玩得派一個大人照看,那個累啊!從這裡忽然一窩蜂地玩到那邊,好幾個大人跟在後面瞎轉悠,剛走到視線以內,忽地一窩蜂似的又換到別的地方去了……現在好了,可以放任自由在指定區域玩耍去了。不僅知道餓了渴了就回來,還能自己用鑰匙開門。

不僅僅學會回家用鑰匙開門了,會自己刷牙洗臉了,吃飯也開始嘗試使用筷子,我的幾句幽默居然能聽懂內涵並開懷大笑了。

貌似學會了一首陳奕迅的《孤勇者》,直着嗓子把副歌部分吼得像極了我外婆當年跳起來罵街的神態。看來唱歌首先要氣勢十足的才能打動人。我被打動了,這使我注意到了他對音樂開始有了理解能力。多了份理解支持,下次兒子再唱歌到忘我境界時,我開始跑到陽台上轉悠,這樣可以向鄰居們表示:我們並不是在打孩子玩兒。

特別稱道的是兒子的睡眠質量。入睡如同我的電腦關機,圖標緩慢轉圈一會兒,再一小會兒,忽地關機睡着了----快的使人猝不及防。咱不知丟失睡眠多少年了,夜深人靜時,失眠了又無興趣看書時,看向一邊睡得香甜的兒子。試着收回天馬行空的思緒,認真觀摩他四平八穩的姿勢,體會並學習兒子的入睡放空狀態,甭說有時還真有效果。

上幼兒園時家裡淨堆着亂七八糟的玩具,有時候一件玩具會分成若干份丟在各個角落了,不搞大掃除根本不知道奧特曼最喜歡沙發角落;小豬佩奇最喜歡藏在冰箱後面 ;霸王龍和棘背龍通常雙雙藏在窗簾布遮蓋的角落。不懂他們老喜歡雙雙藏那裡幹嘛,難道不知道彼此之間是天敵對手嗎?

現在上小學了,我們家開始有了書香門第的氣息。書本啦、紙張啦、各種筆啦,丟的到處都是,替代了原來玩具的位置。一旦放假幾天,屋裡像極了解放前國民黨倉促撤離南京後遺留的辦公室現場。 吵着要玩玩象棋的。真的買了,可惜啥都沒來不及學會,棋子已經零落不知去向了……

開始喜歡我的玩具--弱電、強電、電氣工控類的五花八門的工具。有樣學樣。別看他在旁用小眼睛瞅着你,你的步驟全記在心裡了,竟能獨自用螺絲刀拆開玩具、齒輪機械類的小東西,不僅能再重新安裝回去,還能多出來很多零件呢,真是棒。

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是儘量向成人靠近的教育,比如駱賓王七歲能寫詩孔融三歲讓梨之類,所有小學規範典型的作文觀點明顯是大人或老師的冀許,借着孩童說着大人高大上略有虛偽嫌疑的話語。

現在覺得這種神童不值得觀摩。養兒成長的過程,忽然明白了孩子在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階段的認知度和範圍,6歲有6歲孩童的世界,6歲也有6歲時的快樂。當6歲的娃娃能說16歲時的話、做16歲時的事,淪為成長過程中階段缺失的遺憾,完全沒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時光一去不回頭, 有着6歲的模樣, 體驗着6歲時的快樂煩惱,走着6歲該有的路程,一年一年慢慢長大。

希望普天之下每一位少年的童年是快樂的,長大後都能用快樂的童年來治癒這一生波波折折起起落落,而不是用一生來治癒童...

---這基本算做家長的硬指標硬任務。[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