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興隆窪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興隆窪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東南1.3千米丘陵西緣,是新石器時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遺址,占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 。[1]

興隆窪遺址聚落內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圍環繞橢園型壕溝,是較完整的原始村落。興隆窪遺址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為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形態的研究提供了詳實資料。

1996年11月20日,興隆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興隆窪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遺址。 1982年秋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漢旗文化館在敖漢旗東南部進行文物考古普查工作時,興隆窪遺址被發現 。 1983年春—1994年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漢旗文化館對興隆窪遺址先後進行了7次大規模考古發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總面積達140平方米。

研究價值

興隆窪遺址為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形態的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資料。興隆窪遺址出土的玉器是中國年代較早的磨光真玉器,是探索中國玉文化起源最寶貴的實物資料;出土大量中國新石器時代動物骨骼,是興隆窪先民從事狩獵活動的實證 [1] ;出土的豬首龍形石器,對研究龍的起源及崇龍禮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遺址特點

遺址分布

興隆窪遺址所在崗地高出附近地面約20米,東高西低,西南坡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存為A區(考古編號);東北坡至西坡一帶是紅山文化遺址為B區(考古編號),A區、B區緊臨相連。興隆窪遺址A區是一個保存比較完整的聚落址,在地表見到的灰土帶,呈不規則圓形,東北一西南長183米、東南一西北寬166米,為聚落址的圍溝,溝寬約1.5米—2米、深0.55米—1米,在圍溝所環繞的範圍內,地表暴露有約百處灰土圈,灰土圈是半地穴房址被耕土擾亂部分,大體呈東南一西南方向排列,約計十一、二排,每排約十個左右。

興隆窪遺址聚落內的房址成排分布,外圍環繞橢園型壕溝,是較完整的原始村落;成批的居室墓葬具有中國史前時期的特殊埋葬習俗,其中有人豬合葬現象。在興隆窪遺址118號居室墓內,墓主人右側葬有一雌一雄兩頭整豬,占據了墓底近一半位置。興隆溝遺址的西南部發現有排列密集的灰坑群,其中35號灰坑是最大的一座,平面呈圓形,口徑最大值為4.22米,周圍有6座略小的圓形灰坑將其環繞,坑底中部相對放置2個豬頭骨,東側的豬頭骨及軀體擺放較完整,豬頭骨平置,朝西南,尾部朝西北,額頂正中鑽有1個圓孔,軀體主要由陶片和自然石塊擺放而成。

地層疊壓

興隆窪遺址A區地層關係比較簡單,圍溝、房址和灰坑等均開口於耕土層下,直接打破生土層,僅見少量紅山文化遺蹟打破興隆窪遺存的遺蹟,以及興隆窪遺存的房址之間的疊壓關係。T147、T148(考古編號)兩探方的東北壁耕土層,灰褐色,厚0.15米—0.25米。F106(考古編號)為紅山文化半地穴房址,開口於耕土下,打破興隆窪聚落圍溝址(G1),開口至居住面深0.6米,堆積中有紅山文化和興隆窪遺存的陶片,興隆窪遺存聚落(G1)的圍溝址開口於耕土層下,開口至溝底深0.55米—0.65米。G1、F106分別打破黃褐色生土。

保護措施

1996年11月20日,興隆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關於赤峰市興隆窪遺址文物保護規劃立項的請示》(內文物發〔2013〕104號)得到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要求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審批辦法》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要求》的有關規定,開展興隆窪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文物遺存

興隆窪遺址出土有磨光玉器、玉玦、石斧、匕形玉佩、骨笛、蚌裙、合紋飾陶器、胡桃植物標本等 ;出土4件豬首龍形石器石器,大體呈S形,頸部疊壓放置,較寬,身部和尾部均單層擺放,尾部漸細,明顯上翹,朝向東北,通長1.92 米,為豬首龍形態;還發掘出土了圓形或盾形人頭蓋骨牌飾,其上有對稱分布的鑽孔或鏤空,佩戴在墓主人胸部或右腕部。

歷史文化

興隆窪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次發現於興隆窪遺址而得名,與黃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屬同時期文化。興隆窪文化分布範圍廣闊,西起洵河,東至醫巫閭山,北到烏爾吉木倫河,南達渤海北岸 。趙寶溝文化形成於興隆窪文化中晚期,與興隆窪文化前後銜接 。興隆窪文化、查海文化、趙寶溝文化和紅山文化在年代和文化特徵上有承襲關係 。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興隆窪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東南1.3千米丘陵西緣,地處大凌河支流牝牛河上游,西南坡下有泉水,東距河道1.5千米。[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