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興中鎮隸屬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在普安縣中部偏北。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1.1萬,其中苗、布依等民族占20.9%。轄1居委會、9村委會。1953年置罐子窯鄉。1958年撤鄉建興中公社。1962年析建罐子窯、茅坪2公社。1984年改置罐子窯鎮及茅坪鄉。1992年茅坪鄉併入罐子窯鎮。有鉛鋅、鐵、煤等礦藏。產油桐籽、花生等。鎮人民政府駐地罐子窯,在盤水鎮北11公里,臥牛坡西南部。人口 1 000,有漢、苗、彝、布依等民族。海拔1440米。舊時有陶瓷窯,故名。設農貿集市。有鉛鋅礦。普安-新窯公路經此。

2015年撤銷罐子窯鎮和窩沿鄉新置,轄原罐子窯鎮和原窩沿鄉田壩村的行政區域。[1]

目錄

建制沿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屬普安縣興仁里。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此設置驛站。民國3年(1914年)屬普安縣北區,33年為普安縣興中鄉,35年為五區興中鄉。1950年1月設興中鄉;1950年7月置三區;1951年11月為三區興中鄉;1953年3月改稱"第三區公所";1958年9月為興中區先鋒人民公社;1959年1月為興中區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同時下置海寨管理區;1961年8月為興中區公所;1961年9月為興中區罐子窯人民公社; 1968年1月為興中區罐子窯公社革命委員會;1979年4月設興中區公所; 1981年1月為罐子窯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7月設立興中區罐子窯鎮人民政府,轄6村;1992年1月,撤銷興中區公所,由罐子窯鎮和茅坪鄉的茅坪、小山坡、紅衛等村合併置罐子窯鎮人民政府,設置新光、茅坪、紅岩3個管理區,轄9村;2007年9月,撤銷3個管理區,將9村整合為4村1社區。

2015年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普安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罐子窯鎮和窩沿鄉,設置興中鎮,轄原罐子窯鎮和原窩沿鄉田壩村,興中鎮人民政府駐新光社區。

2015年6月1日,興中鎮正式授牌成立。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崧巋、小山坡、紅岩、辣子樹4個村和新光1個社區;下設61個村民小組,13個居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593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09人,城鎮化率10.09%。另有流動人口100人。總人口中,男性8546人,占53.63%;女性7388人,占46.37%;18歲以下4832人,占30.33%;18~35歲4521人,占 28.37%;35~60歲4884人,占30.65%;60歲以上1697人,占10.6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646人,占79.36%;有苗、彝、布依、回4個民族共3288人,占20.64%;其中苗族182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5.36%。2011年人口出生率9.96‰,人口死亡率2.32‰,人口自然增長率7.34‰。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9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90.67平方千米,占99.64%;水域0.33平方千米,占0.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5人。

截至2015年,興中鎮轄原罐子窯鎮和原窩沿鄉田壩村的行政區域,共1個社區、5個行政村,興中鎮人民政府駐新光社區。[2]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04°55′50″~105°01′30″,北緯25°37′44″~25°45′04″,地處縣境北部偏西,東接白沙鄉,南連窩沿鄉,西與六盤水市盤縣特區保基鄉隔河相望,北與龍吟鎮接壤。人民政府駐地新光社區,電話區號0859,郵政編碼561508,南距普安縣城20千米。

氣候特徵

自然條件:最高海拔2033米,最低海拔981米,平均海拔1680米,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區,石山半石山多,氣候差異大,高原濕潤季風氣候中小氣候較為明顯,年均氣溫14℃,≥10℃的年積溫為4000-5300℃,無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植物資源

針葉林主要為雲南松林,闊葉林為高山栲、青岡林,灌叢主要為火棘、小果薔薇灌叢,灌草叢優勢種為黃芒、野古草,人工植被有玉-油(麥)一年兩熟旱地植被組合和稻-油(麥)一年兩熟水田植被組合。

人口民族

轄區總人口1593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09人,城鎮化率10.09%。有苗、彝、布依、回4個民族共3288人,占20.64%;其中苗族182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5.36%。[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