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懷(多多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懷》是詩人多多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早晨,一陣鳥兒肚子裡的說話聲

把母親驚醒。醒前(一隻血枕頭上

畫着田野怎樣入睡)

鳥兒,樹權翹起的一根小姆指

鳥兒的頭,一把金光閃閃的小鑿子

嘴,一道鏟形的光

翻動着藏於地層中的蛹:

「來,讓我們一同種植

世界的關懷!」

鳥兒用童聲歌唱着

用頑固的頭研究一粒果核

(裡面包着永恆的飢餓)

這張十六歲的鳥兒臉上

兩隻恐怖的黑眼圈

是一隻倒置的望遠鏡

從中射來粒粒粗笨的獵人

——一群搖搖晃晃的大學生

背包上寫着:永恆的寂寞。

從指縫中察看世界,母親

就在這時把頭髮鎖入櫃中

一道難看的閃電扭歪了她的臉

(類似年輪在樹木體內沉思的圖景)

大雪,搖着千萬隻白手

正在降下,雪道上

兩行歪歪斜斜的足跡

一個矮子像一件黑大衣

正把骯髒的田野走得心煩意亂……

於是,猛地,從核桃的地層中

從一片麥地

我認出了自己的內心:

一陣血液的愚蠢的激流

一陣牛奶似的撫摸

我喝下了這個早晨

我,在這個早晨來臨。                   

1986

作者簡介

多多(粟世征,1951年-),是朦朧詩派代表詩人之一,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現代詩歌的探索者之一,被公認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抒情詩人,曾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其代表作有《瑪格麗和我的旅行》《手藝》《致太陽》等。[1]

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隊,後來調到《農民日報》工作。1972年開始寫詩,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化節詩歌獎,2000年曾獲首屆安高詩歌獎,2004年回國後被聘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2010年獲得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2010年被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做駐校詩人。[2]

多多是一個真正的漢語詩人。他的詩歌以精湛的技藝、明晰的洞察力、義無反顧的寫作勇氣,近乎完美地承續了漢語在當代中國的艱難使命。[3]

他將自己對世界和生命的溫情理解,融於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的細緻雕刻,並在每一首詩歌的內部構造上,力圖實現他孤寂而堅定的美學抱負。他對漢語尊嚴的忠誠守護,使他的詩歌很早就形成了顯著的個性和風格:意象簡潔,節奏明快,語言準確、銳利而富有張力,對心靈細節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體認,對人類的精神困境有明確的藝術承擔。[4]

他發表的一系列詩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語國家的重新出場,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動的文學記憶,同時也見證了漢語詩歌永不衰竭的豐富可能性。[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