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於廣東醒獅傳承的社會史考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關於廣東醒獅傳承的社會史考察》,作 者:彭偉文 著,定 價:128,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頁 數:312,裝 幀:平裝,ISBN:9787520186810。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立足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1]界,是一家面向海外學者與高端學術研究機構,致力於全球學術資源整合、學術產品研發和學術成果傳播的出版社[2]

內容簡介

廣東醒獅是我國代表性的獅舞之一,廣泛流傳於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港澳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社會中,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書以廣東特有的民間藝術廣東醒獅的傳承者及其所構成的社會組織為焦點,從民俗組織的行動邏輯及其變遷的角度加以把握,並由此就廣東醒獅所發生、傳承的廣東這一區域,嚴格而言,就珠江三角洲粵語方言區的社會組織結構進行社會史考察,並深入思考其歷史文化特徵的一個試論。

目錄

緒論問題與方法

第一節問題意識與研究視角

第二節社會的民俗、歷史民俗學與社會史

第三節資料以及本書的構成

序章廣東和廣東醒獅

第一節所謂「廣東」

第二節廣東醒獅

第一章武館:傳承醒獅的不安定階層組織

第一節佛山的民間自治和醒獅

第二節西家行和武館

第二章從武館到工會:民間武裝及其消解

第一節參加辛亥革命

第二節投入政治鬥爭的旋渦

第三節被體制吸收的勞動者組織

第三章鄉關何處:「出走」的黃飛鴻

第一節從街頭拳師到武林理想

第二節由市井武師到民族英雄

第四章沙坑龍獅團:村落里的醒獅

第一節沙坑村

第二節沙坑龍獅團和生菜會

終章都鄙一體的廣東社會:一個試論

第一節都鄙連續與都鄙區隔

第二節一座市郊村落的非農化之路

第三節彈性社會結構與都鄙一體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

  1.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
  2. 本社介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