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蘭花石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蘭花石參
t0104df19e22c4c65cb.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271919&sid=134499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蘭花石參

漢語拼音:Lán Huā Shí Shēn
別名:岩蘭花、雞肉參、土沙參、紫花參、小石參、土桔梗、山鵝兒腸、土人參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歸肺、肝經
功能:祛風除濕,補虛止血
主治:常用於風濕痹痛,癱瘓,破傷風,虛勞咳血,病後體虛

蘭花石參,中藥名。為桔梗科植物西南風鈴草CampanulacolorataWall.的根。具有祛風除濕,補虛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癱瘓,破傷風,虛勞咳血,病後體虛。[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蘭花石參

拼音名:Lán Huā Shí Shēn

別名:岩蘭花、雞肉參、土沙參、紫花參、小石參、土桔梗、山鵝兒腸、土人參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anula colorata Wall. [C. pallide WALL.; C. colorata Wall.var. tibetica Hook. F. et Thoms.]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西南風鈴草的根。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西南風鈴草 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胡蘿蔔狀,有時僅比莖稍粗。莖單生,少分支,上升或直立,被開展的硬毛。莖下部的葉有帶翅的柄,上部的無柄;葉片橢圓形,鞭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4cm,寬0.5-1.5cm,先端急尖或鈍,邊緣有疏鋸齒或近全緣,上面被貼生伏剛毛,下面僅葉脈具剛毛或密被硬毛。花下垂,頂生於主莖及分枝上,有時組成聚傘花序;花萼筒部圓錐狀,被粗剛毛,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狀鑽形,長3-7mm,寬1-5mm,全緣或有細齒,背面僅脈上具剛毛或全面被剛毛;花冠紫色或藍紫色或藍色,和狀鐘形,長8-15cm,分裂達1/3-1/2;花柱長不及花冠長的2/3,內藏冠筒內。蒴果倒圓錐狀。種子長圓形,稍扁。花期5-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和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補虛止血。主風濕痹痛;癱瘓;破傷風;虛癆咳血;病後體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

注意

《雲南中草藥》:"忌酸冷、豆類。"[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蘭花石參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蘭花石參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