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蘭石草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蘭石草果
t016f74b5b440425cb5.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3930081&sid=412451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蘭石草果

漢語拼音:Lán Shí Cǎo Guǒ
性味:味甘;苦;性寒
歸經:歸脾;腎經
功能:行氣活血;調經止痛
主治:月經不調,下腹疼痛,便秘

蘭石草果,中藥材名。本品為玄參科植物蘭石草的果實。9~10月採摘。功能主治為:治月經不調,下腹疼痛,便秘。[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蘭石草果

拼音名:Lán Shí Cǎo Guǒ

英文名:Fruit of Tibet Lance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ncea tibetica Hook. F. Et Thoms.

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蘭石草的果實。

採收和儲藏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7cm,最高不超過15cm。除葉柄有毛外其餘無毛。根壯莖細長,節上有1對鱗片。葉對生,成蓮座狀,通常6-10片;片近革質;倒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或匙形,長2-7cm,先端鈍,常有小凸尖,基部漸狹成有翅的短柄,全緣或有不明顯的鋸齒。花3-5朵簇生或伸長成總狀花序;苞片鑽狀披針形;萼鍾狀,革質,長約1cm,5裂,裂片鑽狀三角形;花冠筒長8-13mm,上唇直立,2深裂,偶有幾全裂,下唇開展,3裂,中裂片全緣;雄蕊着生近花冠筒中部,花絲無毛;柱頭扇狀。果實卵狀球形,長約1cm,肉質,紅色至深紫色,包於宿存的花萼內。種子多數,長圓形,長約1mm,棕黃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4500m的草地、疏林中或溝谷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

性味

味甘;苦;性寒

歸經

脾;腎經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調經止痛。主月經不調;腹痛;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治月經不調,下腹疼痛,便秘。[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蘭石草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蘭石草果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