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羊的節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為什麼烏拉尼婭在闊別祖國三十五年後回到了這片她發誓永不再踏足的土地?為什麼她從十四歲開始內心就一直充滿恐懼?為什麼她從不曾探望和問候自己的父親?面對姑媽的質問,烏拉尼婭緩緩訴說起三十多年前的傷痛記憶,那些錯綜複雜的政治陰謀,還有那個毀了她一生的秘密……

略薩用寫實的筆法,三線並呈的敘述結構,描述了烏拉尼婭對往事的追憶、多米尼加共和國獨裁者特魯希略如何開始一天的生活以及一場令人屏息的暗殺行動,揭示了獨裁、權勢、腐敗與性之間的神秘關係。在2007年評選的「1982-2007年百部最佳西班牙語小說」中,《公羊的節日》位列第二,僅次於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作者簡介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著名作家,世界小說大師,被譽為「結構現實主義大師」,囊獲全球重要文學大獎,包括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獲海明威文學獎,1986年獲西班牙阿里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1988年獲美洲金質獎章,1994年獲西班牙文學的最高榮譽——塞萬提斯文學獎,1999年獲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2000年獲梅嫩德斯·佩拉約國際獎,1976年被推選為國際筆會主席,201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原文摘錄

他心裡想着特魯希略建立起來的這個體制的魔鬼特徵:在這個體制內,每個多米尼加人遲早都會作為同謀加入進來,只有流亡國外或者死去才能擺脫這個獨裁體制。只要在國內,人人就得以這樣或者那樣的方式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成為體制的一部分。 烏拉尼婭,這件事你不會明白的。特魯希略時代有許多事情你是可以理解的。一開始你會覺得有些事情是理不清的,但是通過閱讀、談話、比較和思考,你就明白了:這幾百萬多米尼加人被專制宣傳所蒙蔽,又缺乏信息來源,又被思想教育和封閉隔絕弄得頭腦愚蠢簡單,人們完全被剝奪了自由思想、自主意識甚至好奇心理,人們一感到恐懼就逆來順受,最後導致對特魯希略的個人崇拜。

書評

這是略薩先生從一本傳記中發展出來的小說,主角特魯希略確有其人,他是多米尼加前國父,把持多米尼加政權三十多年,稱得上南美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同時又是一個獨裁者,一個道貌岸然的掛勳章者,一個能利用靈巧的鐵腕把一個國家變成自己的私人遊艇的人;一個擅於利用愛國主義的虛榮麻痹下層民眾的理想,用花天酒地的生活來維持中產階級的忠誠的人,當然也是一個善於用人的人。他在用人方面極有一套,既能找到合適的傀儡玩弄政治的黑幕,又能控制適合的爪牙掩蓋統治的血腥。為了泄私憤,他讓不明真相的國民在失業的自由和下崗的光榮中屠殺大批海地勞工,然後再讓這些殺人者們變成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綁在一起的可憐蟲,甘心情願與那些上層的花花公子們一起承受國際制裁的颶風,而他本人仍能悠然自得的干他喜歡的下流勾當,泡製那些讓人笑不出來的黃色笑話,隨手勾銷掉那些白色恐怖下黑名單上的人。

巴爾伽斯•略薩實際在這部書中寫了三本小說,只不過是這三本小說可以同時閱讀,而又不會把讀者的思路分散成三股。就象一條麻花辨,它雖然是三股頭髮,但是用個頭繩綁上以後,抓起來仍是一把。略薩在這本書中對這三本小說的章節交叉排列,本書的二十四節就是ABC-ABC-ABC-ABC-ABC-A- CBCBCBC- A,前面一直保持着嚴格的ABC結構,後面在三個故事都出現高潮時才打亂了步驟,那些CBCBCB象是加速了的快板,而最後一個A則是一個加強的重音。

A部分小說從表面上看其實是一個逆反了的童話故事,和《灰姑娘的故事》里一樣:它講的是一個善良,美麗的女孩,她的命運被一個突然出現的、似乎含有魔法的事件突然的、徹底的加以改變。只是這兩個故事的結局恰好相反,灰姑娘最後進了王子的宮殿,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本小說中小烏拉尼亞最後也進了「王宮」,但又被迫逃出來以後去了美國,其後的人生只好在一種孤獨中度過,箇中原因當然就是這小說的主線。在寫作上,這個A小說略薩採用的還是標準的意識流寫法,也就是走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就寫到哪的,這種寫作方法對略薩來說是當然是駕輕就熟,所以他寫起來非常流暢,那些怨恨的煙圈和憧憬的雲霧,所有的耐人尋味之處全都吞吐有方、收放自如、極其老練。B部分的小說比較重要,所以放在後面說,下面先說C部分的那個小說。

C部分的小說其實是一個關於暗殺的小說。如果說A部分小說象個童話,那C部分小說就是個傳奇。這部小說從暗殺小組成員的履歷開始講起,正象傳奇小說用一層一層地渲染仇恨來突顯暗殺行動的火爆、激烈和徹底,以及加強暗殺後、逃亡中的英雄形象的浪漫性。在這小說中,略薩先生對暗殺行動的嚴謹細緻的計劃和槍械、爆破、車輛改裝知識作了詳細的令人信服的專業解讀,對發生在夜晚公路上的那個的暗殺行動也寫得精采火爆,讓人覺得是在看一場不花錢的好萊塢電影,看到密謀分子們在聚光燈照耀下眼框裡令人喜歡的黑影,感覺到公路追擊戲那些流暢地攝影機鏡頭在飛快而又穩定地移動,聽到M-1步槍子彈忽哨而過然後砰砰作響的撞擊聲——略薩也許想證明一個純文學作家也可以與一個商業作家一樣有吸引住那些讀書只為取悅感官的讀者能力,或者簡單地說就是證明他的寫作能力就是什麼都能寫。

B部分小說與A、C不一樣的地方是它直接從特魯希略身邊寫起,不時插入他的個人視角。這樣不僅暴露出了特魯希略個人生活和國家大事之間的無恥勾結,而且又刻劃出他身邊那些人的滑稽嘴臉,給枯燥的歷史批上一件華麗的戲劇外衣,也就是說略薩對特魯希略和特魯希略分子們的歷史進行了重新的加工。當然他不是象一般膚淺的作者那樣只是為了普及大眾的目的,僅僅對書寫歷史的語言加以改造使之通俗化,而是憑着他靈敏的人性嗅覺重新虛構出許多讓人心悅誠服的細節,這些細節不是象歷史學家們在那些有如木頭塊一樣光滑的歷史事件中去尋找到的真理的花紋,而是文學家們在那些歷史人物的靈魂中發現到的合乎情理、合乎處境的心理軌跡,比如那些掏耳毛掏出來的狡猾權謀,那些打噴嚏打出來的卑鄙詭計,那些摸下巴摸出來的惡毒鬼胎,那些捋頭髮捋出來的下流欲望。略薩先生通過想像,刻劃出了這些東西,雖然他不能用考據學來研究分析,但是卻建立起紙片上發黃的歷史人物和活生生的現實人物更強的相似性,以至於它們與其說是在「填補」歷史的空白,還不如他在寫下先知的預言,如果一個地方還會出現獨裁者,那麼那裡的人們就可以直接拿略薩先生寫下的這些東西來預測權勢的變遷,並在他們還沒有垮台之前就可以對他們嬉笑怒罵地加以批判。

通過這部小說略薩不僅揭開了這個獨裁者特魯希略道貌岸然的假面,而且還撕下他綴滿勳章的外衣和沾染了尿漬的內褲,露出他的前列腺,讓他象一頭翹起尾巴的公羊一樣把他的所有隱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中,讓那些天真的、曾經崇拜他、現在仍然緬懷他的多米尼加人看到他所創造出來的業績不過就是一堆羊糞蛋,然後再剝下他的羊皮讓人看到他的狼子野心,並因為他和他的家族得到了他們應得的下場,而獎給他們一個刻着醜陋鬼臉的印章,以便他們到地獄裡能夠及時地簽到畫押領賞。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