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橋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橋鄉

中文名 :公橋鄉

所屬地區: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

公橋鄉,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位於阜南縣城西南6.5公里處,地處淮河中游北岸,屬洪河行洪區。轄19個行政村,282個村民組,土地面積42.8平方公里,耕地5.5萬畝,4.6萬人口。

公橋鄉交通發達,通訊便利。洪河分洪道青河,谷河等河流分別貫穿南、北,為公橋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保障。阜方公路、公阮公路、公嚬公路呈輻射狀外延。京九鐵路穿境而過,阜南火車客運站和貨運站距公橋2公里。 [1]

位置

公橋鄉交通發達,通訊便利。洪河分洪道青河,谷河等河流分別貫穿南、北,為公橋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保障。阜方公路、公阮公路、公嚬公路呈輻射狀外延。京九鐵路穿境而過,阜南火車客運站和貨運站距公橋2公里。公橋鄉地理優越、商業繁華,興於商代的原鹿古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

其遺址存落於公橋鄉阮城村,已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農業上,該鄉圍繞"一抓種,二抓養,谷河窪地種白楊,無籽西瓜上規模,栽好花椒富家鄉"的發展思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工業上,重點實施招商引資戰略。

概況

公橋鄉交通發達,通訊便利。洪河分洪道青河,谷河等河流分別貫穿南、北,為公橋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保障。阜方公路、公阮公路、公嚬公路呈輻射狀外延。京九鐵路穿境而過,阜南火車客運站和貨運站距公橋2公里。移動公司、聯通公司在鄉政府大院建成高頻通訊雙塔,使我鄉通訊無盲區。

公橋鄉地理優越、商業繁華,興於商代的原鹿古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其遺址存落於公橋鄉阮城村,已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農業上,該鄉圍繞"一抓種,二抓養,谷河窪地種白楊,無籽西瓜上規模,栽好花椒富家鄉"的發展思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栽培的萬畝無籽西瓜已馬為 動其他農產品生產的支柱和龍頭產品;在工業上,重點實施招商引資戰略。

產業發展

年來,公橋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緊緊圍繞"一抓種、二抓養,谷河窪地種白楊,栽好花椒富家鄉"的發展思路。着重抓好油坊、周寨、姬樓等地的棚菜生產,已成為當地帶動其它農產品生產的支柱和龍頭。在已有大棚蔬菜種植的基礎上,我鄉在三合、鞏堰、羅郢、李寨等村發展10000畝延秋大棚蔬菜生產,擴大生產面積,提高生產質量,生產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經濟尤為可觀,群眾切實得到實惠,增加了收入。已在武漢、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建立了蔬菜銷售聯絡處。

種植上,發展傳統優質小麥種植面積2萬畝,優質水稻8000畝,旱藕3000畝,通過引進良種、推廣技術、提高單產、增加總產,並建立不低於5000畝的高產示範田。尤為突出的是繼續抓好萬畝無籽西瓜種植,成立協會、建立章程、註冊商標,按無公害蔬菜標準組織生產的無籽西瓜成為當地龍頭產業,深受消費者喜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在谷河窪地和分洪道窪地種植5000畝速生林建設,搞好林草間作,真正達到林業增效、林業富民的目的。

畜牧業是上連種植業、下連加工業的中軸產業。根據我鄉實際情況,在阮城村現已發展60000隻長毛兔養殖,形成特色養殖區,利用小區優勢,充分利用能源發展沼氣池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而為無公害農業生產提供了保障,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效益。

招商引資在原有的基礎上,以協和鞋業為龍頭,加大以企引企、以商引商、產業招商、網上招商、回鄉創業工作力度,牽動其他工業的發展,積極扶持骨幹企業發展壯大,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全年完成引資任務951萬元,其中養殖業300萬元,協和鞋業651萬元。

視頻

安徽省阜南縣公橋鄉唐林村董少學, 愛子董慶汪麗萍結婚錄像。 上傳於 2016-12-14 15:2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