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5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公元前215年是公元紀年,即秦始皇三十二年。[1]
基本簡介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中國的秦朝時期。以下為本年發生的大事。
馬其頓戰爭
公元前215年,馬其頓戰爭。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05年)。馬其頓王國位於巴爾幹半島,控制着希臘地區,戰略地位重要。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179年在位) 素有擴張野心。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統帥漢尼拔曾與腓力五世結盟,共同反對羅馬,並勸說腓力五世進軍意大利。
但腓力五世優柔寡斷,畏於羅馬強大而進兵遲疑。羅馬則集中主要力量對付漢尼拔,避免與馬其頓發生大規模衝突,僅派出少量兵力牽制馬其頓,同時利用希臘城邦之間的矛盾,積極聯合與扶植反馬其頓勢力。腓力五世為鞏固馬其頓對希臘的控制,始終未敢出兵意大利。雙方之間僅發生一些零星的戰鬥。公元前 205年,雙方締結和約,大體維持戰前態勢。
敘拉古戰役
公元前215年,古羅馬帝國派強大的海軍,在羅馬將領馬塞拉斯率領下,乘戰艦攻打古希臘名城敘拉古。
小小的敘拉古難敵來勢洶洶的古羅馬大軍,艦隊浩浩蕩蕩來攻城了,國王和百姓都着了慌。人們就把希望寄託於居住在島上的阿基米德身上,當時年過古稀的阿基米德,雖然沒有絕世的武功,卻有聰明的頭腦,人們請求阿基米德運用他的非凡智慧,找到敗敵之術。
留着大鬍子的阿基米德這位科學巨匠深知太陽能的巨大威力,他挺身而出,發動全城的婦女拿着自己鋥亮的銅鏡來到海岸邊。在烈日下,阿基米德拿起一面鏡子,讓它反射的太陽光恰好射到敵艦的船帆上,阿基米德一聲令下,他高喊着:「讓鏡子的反射光照到這裡!」不計其數的婦女學着阿基米德的樣子,一起用鏡子把太陽光集中反射到船帆上。
頓時,敵艦起火,不可一世的羅馬海軍大敗而歸。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利用凹面鏡的聚光作用,把陽光集中到一點燒毀了不少羅馬戰船,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這是人類主動利用太陽能的一次偉大的創新和實驗。
廣西建郡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今廣西等地建立了桂林郡和象郡。
桂林郡為中國古代行政區劃之一,初設於西元前215年。該郡為秦始皇於嶺南地區設置的桂林、南海、 象郡三郡之一,位置約在今日廣西一帶,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以上。而該行政中心則設於布山縣(桂平西南)。而之所以取名桂林,應與境中多桂樹有關。桂林郡於秦末為南越朝所轄,南越朝遭西漢消滅後復設郡,東漢、孫吳、六朝皆沿襲舊制。
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象郡是秦朝的郡級行政區,為中國古代行政區劃之一,初設於公元前215年,是秦始皇在嶺南地區設置的三郡之一(還有兩郡是桂林郡和南海郡)。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薊城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到達薊城。
薊城,周王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後,習慣上稱為東周。北京地區是七雄之一的燕國所在地。燕國以薊城為都。薊城具體方位究竟在今天北京什麼地方?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薊,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猶魯之曲阜,齊之營丘矣。」建國以來考古工作者經過數十年的工作,為探尋薊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50年代在薊丘以南不到4公里處(廣安門南707米外),曾發現戰國遺址,出土饕餮紋半瓦當,這是燕國宮殿建築常用的建築構件。
其他
公元前215年,秦將蒙恬築馬邑城池,置馬邑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