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字地老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地老虎
原圖鏈接

八字大地老虎 是一種害蟲。別名地蠶土蠶切根蟲截蟲。一年發生1代,以低齡幼蟲在表土層或草叢根莖部越冬。翌年3月開始活動。幼蟲咬斷苗根、莖,齧食幼苗嫩莖或苗木生長點,常造成缺苗斷壟,影響生產。5月至6月鑽入土層深處築土室越夏,8月化蛹,9月成蟲羽化後產卵於表土層,10月中旬幼蟲入土越冬。寄主是煙草、棉花、果樹幼苗。

寄主

煙草棉花、果樹幼苗。

特徵描述

  • 成蟲:體長20~22mm,翅展52~62mm,喈褐色。前翅褐色,前緣自基部至2/3處黑褐色;腎狀紋、環狀紋、楔狀紋明顯,周緣均圍以黑褐色邊,腎紋外方有黑色條斑;後翅淡褐色,外緣具很寬的黑褐色邊。
  • 卵:半球形,長1.8mm,高1.5mm,初淡黃色,後漸變黃褐色,孵化前灰褐色。
  •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41~61mm,黃褐色,體表皺紋多。各腹節體背前後2個毛片,大小相似。臀板除末端2根剛毛附近為黃褐色外,幾乎全為深褐色,且全布滿龜裂狀皺紋。
  • 蛹:體長23~29mm,黃褐色。腹部第4~7節前緣有圓形刻點,背面中央的刻點較大,腹端具臀棘1對 。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代,以低齡幼蟲在表土層或草叢根莖部越冬。翌年3月開始活動。幼蟲咬斷苗根、莖,齧食幼苗嫩莖或苗木生長點,常造成缺苗斷壟,影響生產。5月至6月鑽入土層深處築土室越夏,8月化蛹,9月成蟲羽化後產卵於表土層,10月中旬幼蟲入土越冬。

越冬幼蟲在4月份開始活動危害,6月中下旬老熟幼蟲在土壤3~5cm深處築土室越夏,越夏幼蟲對高溫有較高的抵抗力,但由於土壤濕度過干或過濕,或土壤結構受耕作等生產活動田間操作所破壞,越夏幼蟲死亡率很高;每雌產卵量648~1486粒,卵散產於土表或生長幼嫩的雜草莖葉上,孵化後,常在草叢間取食葉片,如氣溫上升到6℃以上時,越冬幼蟲仍活動取食,抗低溫能力較強,在-14℃情況下越冬幼蟲很少死亡。


防治方法

八字大地老虎[1]啃食辣椒葉片,影響辣椒的正常生長,漸漸咬食辣椒的嫩莖,導致辣椒毀種的現象。幼蟲有假死性,遇驚擾則縮成環狀。小地老虎無滯育現象,條件適合可連續繁殖為害。

  • 預測預報

對成蟲的測報可採用黑光燈或蜜糖液誘蛾器,在華北地區春季自4月15日至5月20日設置,如平均每天每台誘蛾5~10頭以上,表示進入發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為高峰期,過後20~25天即為2~3齡幼蟲盛期,為防治適期;誘蛾器如連續兩天在30頭以上,預兆將有大發生的可能。對幼蟲的測報採用田間調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有幼蟲0.5~1頭,或定苗後每㎡有幼蟲0.1~0.3頭(或百株蔬菜幼苗上有蟲1~2頭),即應防治。

  • 農業防治

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圍雜草,防止地老虎成蟲產卵是關鍵一環;如已被產卵,並發現1~2齡幼蟲,則應先噴藥後除草,以免個別幼蟲入土隱蔽。清除的雜草,要遠離菜田,漚糞處理。

  • 誘殺防治

一是黑光燈誘殺成蟲。二是糖醋液誘殺成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1份調勻,或用孢菜水加適量農藥,在成蟲發生期設置,均有誘殺效果。某些發酵變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蘿蔔、爛水果等加入適量藥劑,也可誘殺成蟲。三是毒餌誘殺幼蟲。四是堆草誘殺幼蟲: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僅以田中雜草為食,因此可選擇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兒菜、苦賣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鵝兒草等雜草堆放誘集地老虎幼蟲,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藥劑毒殺。

  • 化學防治

地老虎1~3齡幼蟲期抗藥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藥劑防治的適期。噴灑40.7%毒死螞乳油每667㎡90~120g對水50~60kg或2.5%溴氰菊酪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馬乳油3000倍液、10%溴·馬乳油2000倍液、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此外也可選用3%米樂爾顆粒劑,每667㎡ 2~5kg處理土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