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卦史記之四十七:舜的後代另起爐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八卦史記之四十七:舜的後代另起爐灶史記·陳杞世家》講述了陳國和杞國的歷史。陳國和杞國都是彈丸小國,但他們的老祖宗,卻赫赫有名。陳國是舜的後代,杞國是禹的後代。[1]

公元前1045年,陳國第一任國君媯滿受封,公元前478年被楚惠王所滅,共延續了568年。

差不多一百年後,舜的後代另起爐灶,鳩占鵲巢,從姜太公的後代手裡借殼上市,延續舜的榮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

這就要說到陳國歷史上的四大名人之一——陳完。(另三個名人分別是老子、夏姬、息媯)

陳完是陳國第十四任君主陳厲公媯躍的兒子,陳完出生不久,周朝的太史路過陳國,這可是最著名的算命先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給算一卦吧。

太史一算,卦象是觀卦變否卦。

只見太史神神叨叨,掐指一算,說出一番話來。

「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若在異國,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後。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

簡單的大意就是,這孩子的後代會另起爐灶建立自己的國家,目標是姜姓的國家,時間是在陳國滅亡之後。

幾年後,陳厲公媯躍死了,王位傳給了弟弟媯林,是為陳莊公。又過了7年,陳莊公媯林也死了,王位傳給了弟弟媯杵臼。

沒陳完什麼事,如果陳完是個廢物點心,那也就混吃等死了,但他偏偏能力和品德都是上上之選,於是不可避免地捲入政治紛爭。

為了保命,陳完全家政治流亡,去了齊國。

這時的齊國國王正是大名鼎鼎的齊桓公姜小白,姜小白很看重陳完的才能,封陳完為「工正」,也就是掌管工匠製造的官。

陳完家族開始在齊國開枝散葉。

更早一些,陳國大夫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陳完,也找人算了一卦,卦辭說:「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後來的事實發展證明,兩次算命都應驗了。

陳完的家族在第五代的時候成為齊國有能力左右政局的大家族,在第九代的時候,趕走了齊康公,奪取了政權,史稱「田氏代齊」。

田氏的齊國先後產生了八位國王,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的時候才滅亡。

陳完的後代以「田」為姓,陳完就是田姓始祖。

據說,齊桓公賞賜給陳完很多田地,於是有人稱他為「田完」。

另有一種說法,陳完是被封於一個叫「田」的地方,為了感恩答謝,或便於隱居而改姓為「田」。

這也是「陳田一家」的由來。

陳和田在古音裡面都讀dien,跟殿這個音類似。現在的閩南語裡面仍然保留了dien的古音。

現在有個問題,當年陳完流亡的時候,姜姓的國家有齊國、許國、申國、紀國,齊國的實力最為強勁,陳完是不是為了出生時的卦辭故意往齊國去的呢?

帶着另起爐灶的希望逃亡,萬一實現了呢?[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