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研發與應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全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研發與應用地膜是我國最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之一,地膜覆蓋技術對我國糧食安全的保障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地膜殘留導致的「白色污染」已是我國農業環境保護面臨的重要挑戰。全生物降解地膜是指以生物可降解材料為主要原料製備的,用於農作物表面覆蓋使用後,在自然條件下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1]且對土壤與作物無毒、無副作用等一類新型覆蓋材料,全生物降解地膜是解決地膜殘留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

技術原理、技術要點

項目圍繞全生物降解地膜材料的合成,產品的製備,性能的評價等方面開展了15年協同創新,創新了生物降解地膜材料合成和產品製備的生產工藝,制定了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評價標準規範,研發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配套栽培技術,並開展了全國性的推廣和應用,取得了重大創新和突破。

(1)開展了全生物降解地膜材料及新產品的創新性研究,突破了關鍵性技術環節,創新了的生產工藝,實現了批量化生產。攻克了全生物降解塑料基礎樹脂合成與改性關鍵技術及相應設備工藝,實現擴鏈和支化同步完成,製備出強度和韌性、耐水性兼得的高分子量全生物降解聚酯;通過全生物降解聚酯與其他生物降解材料的合金化改性,以及填料的增容結合進一步提高全生物降解地膜專用料的韌性和強度,同時使成本降低。創新地提出自遷移表面覆膜技術,通過層聚集方式實現高保墒優化。研製了易加工、低成本,製品耐候性好、力學性能優良、保墒性能優越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專用料,形成有3萬噸全生物降解地膜專用樹脂合成生產線,2萬噸全生物降解地膜專用料改性生產車間。

(2)首次制定了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國家標準和評價技術規範,首次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系統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科學評價試驗。編制了我國首部全生物降解地膜國家標準並推動了頒布和實施,制定了全生物降解地膜應用效果評價技術規範,填補了國內空白。

(3)創建了不同區域主要覆膜栽培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術規程並開展了大面積應用。研究創建了華北區馬鈴薯[2]、西南區煙草、西北區加工番茄、華南區冬種馬鈴薯等12套主要覆膜作物技術規程。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成果初步實現了產業化,在2008-2011年3 年期間, 累計生產生物降解塑料母料3000 噸,產值6600 萬元;生產生物降解地膜1000 噸,產值2800 萬元。在殘腹回收機方面,生產銷售4SJ-2.0 殘腹回收與莖軒粉碎聯合作業機和1QZ-5.4 消膜整地聯合作業機309 台,新增產值1192萬元, 2011年累計作業面積70萬畝,降低作業成本30%,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成果為全生物降解地膜研發和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促進了全生物降解地膜新材料和新產品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研發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西北、華北、東北和西南廣大區域得到應用,累計應用面積30多萬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通過產學研推協作機制創新,推動在新疆建立了2萬畝的加工番茄全生物降解地膜示範田,在廣東建立了萬畝的覆土栽培冬種馬鈴薯全生物降解地膜示範田,在青島建立了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種植馬鈴薯3萬多畝,在東北建立了6000畝的有機水稻全生物降解地膜示範田等,輻射帶動面積20多萬畝。推動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術成為農業農村部十項重大引領性技術之一。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二氧化碳?,搜狐,2023-08-21
  2. 馬鈴薯是什麼?關於馬鈴薯的介紹 ,搜狐,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