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家出家證果的因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全家出家證果的因緣,以今生恭敬供養等的功德,願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相貌莊嚴,十六歲時精通一切學問,具足所向無敵的辯才,我的父母也具雄辯才能,將來在釋迦佛教法下出家,摧毀三界煩惱,證得羅漢果位。父母也隨之發願:願我們來世作他的父母,具有雄辯才能,於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證果。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迦葉佛時的那位比丘就是現在的嘎達亞那,當時的父母即是他現世的父母

原文

一時,佛在王舍城。愛達下些拉地方有位蓮藏國王,其國祥和安寧,國富民強,五穀豐登,果樹成行,處處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國王如理如法地治理國家,與王妃恩愛度日。    

不久王妃懷孕,心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奇特的念頭:如果與人進行辯論,無論是誰自己定會獲勝。國王得知後詢問婆羅門相士:我的王妃有喜後產生想與人辯論的念頭,我請世上所有的雄辯家與王妃辯論是否有意義?相士說:既有意義也有必要。若是辯論,王妃一定會獲勝;若不辯論,王妃很可能會殘廢或出現嬰兒六根不具等違緣。    

國王召集眾多辯才無礙之士。王妃每次都以超凡的辯才大獲全勝,九月後生下一個相貌端莊的女孩,宮中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因她入胎後集聚眾人與王妃辯論,故取名為集聚母。父王母后專門安排八位保姆照料、餵養公主,她如海中的蓮花般迅速地成長,稍長便在宮中學習文字及其它學問,很快精通了世間的一切學問。聰慧的集聚母與世上許多善辯者進行辯論,從未敗北。一日,國王問她:你已長大成人到了婚嫁之年,你希望自己與什麼樣的人一起生活?她非常堅定地說:世上的美貌和財富我都不希求,唯有辯才勝我者,父王可以將女兒許配予他。國王也很讚嘆王女的志向,於是,通告全國將設辯論擂台選招駙馬。此時印度南方的日悟辯論大師英俊瀟灑、財富圓滿、辯才高超。他一路風塵僕僕經過了大大小小的城市,終於來到了蓮藏王的國家,國王熱情地接待他,讓他與王女辯論。集聚母為日悟大師的一表人才和瀟灑談吐所傾倒,辯論中心不在焉,無意取勝,結果敗在日悟大師手下。蓮藏國王對日悟大師也頗為滿意,於是將女兒許配予他,按當地的習俗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婚禮。日悟大師也就成了蓮藏王手下的重臣。    

婚後不久,集聚母生下一個相貌莊嚴的男孩,取名嘎達亞那。他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年齡尚幼便精通了十八明,十六歲時已是辯才無礙。他恃才傲物認為整個南贍部洲也難以找到能與自己的辯才相匹敵之人,因此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王宮附近的一位優婆塞好心勸他:太子啊,不要太驕慢了。據說在印度中部有位悉達多太子,剛降生時婆羅門相師就預言:此太子若在家即成為金輪王(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世,統治四洲),若出家則成就如來正等覺果位!後來悉達多太子捨棄王位出家苦行,現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相好莊嚴、功德圓滿。相比之下你不及他的十萬、百萬、千百萬分之一,你若見到他,內心的驕慢(Atimana)定會摧毀無餘。嘎達亞那太子聽到佛陀名號時萬分激動,汗毛豎立,淚水橫溢,頓時生起無比信心,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立刻跑到父母前請求同意他於釋迦佛座下出家,父母見他如此堅決,知道難以勸阻,即和藹地說:不要着急,我們把家中內外事情安排妥當後,一起去釋迦佛前出家。    

幾天後,一切安排妥當,一家三人前往舍衛城。他們遠見佛陀三十二相金身,當下生起無比的歡喜心,快步上前頂禮供養,祈求傳法。佛陀觀察他們的根機、界、意樂後傳了相應之法,全家都證得預流果,後又請求出家,世尊為父子授比丘戒,眾生主母為集聚母授比丘尼戒。他們聽聞佛法後,各自精進修學,都獲得了阿羅漢果位,現前黃金與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的境界,博得諸天共贊。    

諸比丘請問世尊:嘎達亞那以何因緣相貌莊嚴、財富圓滿、具足辯才?以何因緣於世尊教法下全家出家,皆獲證羅漢果位?世尊告諸比丘: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羅門子對迦葉佛深具信心,於父母前祈求出家。父母僅此一子,初不答應:『你出家了父母怎麼辦?』最終拗不過兒子,只好同意。孩子在迦葉佛前出家,並將迦葉佛的指甲、毛髮等供在塔中,也常在僧眾前頂禮供養。他臨終時發願:以今生恭敬供養等的功德,願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相貌莊嚴,十六歲時精通一切學問,具足所向無敵的辯才,我的父母也具雄辯才能,將來在釋迦佛教法下出家,摧毀三界煩惱,證得羅漢果位。父母也隨之發願:願我們來世作他的父母,具有雄辯才能,於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證果。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迦葉佛時的那位比丘就是現在的嘎達亞那,當時的父母即是他現世的父母。眾生的願力不可思議,迦葉佛的威力等一切功德與我無二無別,他們在迦佛時所發的願如今完全成熟。[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