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入室昇堂 是一則來源歷史故事的成語,出自《論語·先進》。 「升堂入室」本義是先進門,次升堂,後入室,後比喻學習所達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淺的差別,多用以讚揚人在學問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詣;在句子中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1]

人生五味網

目錄

成語辨析

「升堂入室」和「登堂入室」兩者結構。功能相同,色彩下同,意義相關。「登堂入室」一是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水平,或占有一席之地;二是表示進入居室。「登堂入室」義與「升堂入室」意義相等或相通;「登堂入室」(二)義為「升堂入室」所沒有。

成語出處

春秋·魯國·孔子《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升堂入室」。[2]

成語故事

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辦學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個。子路為人直率,卻好生事,入學前還跟孔子搗亂過。他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筆直的竹竿,生來可做一支好箭,還讀書幹什麼。孔子開導他說,讀了書就有了學問,好比在竹箭尾部裝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鋒利的金屬頭,這樣箭就更有用了。子路聽孔子說得很有理,便拜孔子為師。 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裡彈瑟。他人很剛勇,彈出的聲音也像打仗一樣充滿着殺氣。孔子是主張「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覺得這聲音不平和,不滿意地說:「他為什麼要在我家裡彈瑟呢?」孔子的弟子聽了老師這話,琢磨出這是老師對子路彈瑟作的不好的評論,對子路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變,言語中有些不尊敬。 孔子知道後,就對大家解釋說:「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沒有達到高深的境地。」 弟子們聽了孔子的解釋,才知道子路在音樂方面已有了相當的水平,連老師也給予了相當的肯定,便改變了對他的態度,開始尊敬他了。

成語寓意

這個故事啟示人們學習所達到的境界有程度深淺的差別,人在研究學問或鑽研技術方面的過程就像從前堂到內室這一行走過程來,世間萬物都有一個過程,循序漸進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在這過程中會體現一個人艱苦奮鬥、挫敗苦難、面對誘惑、戰勝失敗等態度。人生結果雖然重要,這體現出一個人的最終高度,但過程更有意義,體現了人生的全部價值。人生就像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升堂入室」原意是先進門,次升堂,後入室,後比喻學習所達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淺的差別,多用以讚揚人在學問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詣;在句子中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 運用示例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如孔氏之門人用賦也,則賈誼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管寧傳》:「娛心黃老,游志六藝,升堂入室,究其閫奧。」 晉·葛洪《抱朴子·極言》:「性篤行貞,心無怨式,乃得升堂入室。」 唐·盧照鄰《樂府雜詩序》:「君升堂入室,踐龜字以長驅,藏翼蓄鱗,展龍圖以高視。」 宋·吳坷《五總志》「如徐師川(俯)、余荀龍(爽)、洪玉父(炎)昆弟、歐陽元老,皆黃(庭堅)門登堂入室者,實自足以名家。」 明·徐霖《繡橘記·正學求名》:「效先儒入室升堂,諸人鑿壁懸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