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圖片來自xuite

克什米爾公主號(Kashmir Princess),印度航空的一架洛歇洛克希德星座型客機|Lockheed L-749 Constellation|星座型民航機,註冊編號VT-DEP。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爾公主號執行包機任務,從中國北京英屬香港飛往印尼耶加達,原定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前往萬隆參加亞非會議[1] 。途中於中午11點在香港啟德機場停留70分鐘。停留期間,一名被中華民國情報部門收買的啟德機場清潔工將炸藥安上飛機。飛機在接近印尼海岸時爆炸,機上共有19人,除3名機員生還外,11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罹難。由於周恩來應緬甸總理吳努邀請臨時改變路線,從昆明仰光停留後飛往耶加達,未能搭乘此機,所以此次刺殺行動失敗。事後國民政府先是否認與此炸毀民航客機的恐怖襲擊有關,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檔案的公開,事件逐漸明朗。

遇難人員名單

解密檔案顯示,包括機組人員在內,共有16名中外人士遇難,其中包括8名中外記者。

  • 沈建圖: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主任
  • 黃作梅: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
  • 李丙衡(李平):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記者
  • 杜宏:廣播事業管理局對外廣播部副主任
  • 郝鳳格: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員
  • 鍾步云:總理司機
  • 石志昂:對外貿易部三局副局長
  • 李肇基:外交部情報司科員(擬提副科長)
  • 王明芳: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
  • 嚴斐德:奧地利記者
  • 斯塔來茨:波蘭記者

1955年,遇難中方人員家屬獲得了《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1956年4月,遇難一周年之際,中共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中樹立了紀念碑。周恩來親筆題辭:「參加亞非會議死難烈士公墓」。

事件

1955年4月,多個在二次大戰後獨立的國家在印尼召開萬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亦獲邀參加。由於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能夠飛往外國的民航機,因此向印度航空租用四引擎的民航機克什米爾公主號,作包機服務運送代表團成員,從北京起飛經香港前往印尼耶加達,然後再往萬隆出席會議。原定會乘搭包機者包括總理周恩來中華民國國防部保密局(現為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得悉後,決定在香港向包機放置炸彈。保密局在香港的特工,以港元60萬(一說為50萬)徵募得一名在機場負責飛機清潔的工人周駒行事。

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亦收到匿名的情報,稱中華民國特工準備在途中執行破壞行動,但未含具體實施細節且無從查證,並不知道是向包機放置炸彈還是在機場直接刺殺要員。4月9日,周恩來指示通知新華社香港分社,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向英駐華代辦處交涉,要求港英政府確保飛機和人員的安全。隨後新華社香港分社將有關情況派專人轉告印度航空公司駐港總經理,請他採取措施,防止破壞活動;並由新華社香港分社向港英當局交涉加強保安。此時中方、印方和港英政府三者對可能發生炸彈襲擊均已知情,然後各有反應。

原定乘坐包機的代表團主要成員,都沒有上機。之後緬甸總理吳努邀請周恩來赴緬商談其他事宜,周恩來因此臨時改變行程,與代表團成員先前往緬甸,然後用另一印航包機C-54「空中霸王」前往印尼。最終登上克什米爾公主號的11人多數為工作人員,包括新華社記者及攝影人員,另外有一名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以及兩名外國記者。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當時已經知情,亦在機上。

印度航空公司當時亦已經知情,認為在香港僅停留1小時多,問題不大,決定按計劃執行航班,計劃於中午抵達啟德機場時全員下機至機場餐廳用餐,僅留機械師於機上值守,並要求所有人員離機時不得攜帶行李包裹。

1955年4月11日中午11時20分,克什米爾公主號由北京飛抵香港啟德機場。港英政府雖然事先已有情報,機場內加強保安,但亦認為問題不大,機坪上僅派出一輛警車監視行李及乘客閘口。

周駒以機場正式清潔人員身份登機,並未引起任何一方懷疑,成功將經過偽裝成牙膏的計時炸彈帶上飛機,並將之裝置在機艙內右面接近機輪的隱蔽處。飛機停留一小時後,港英政府雖已知情,但沒有明顯跡象顯示客機真的受炸彈威脅,亦允許航班離開香港,飛往印尼耶加達。下午6時半左右,克什米爾公主號發出求救訊號,機長指聽到爆炸聲,機艙內有煙,第三號發動機起火。飛機試圖在水面迫降,但液壓及電力系統失靈,而且濃煙進入駕駛艙。最終飛機下水時機翼先著水,撞毀在印尼對開海面,距離耶加達只有一小時半的航程。機上除3名機員獲救外,其餘16人罹難。克什米爾公主號沉於大納土納島西岸外海水深36呎處,英國海軍應印度要求,派出Barford號進行打撈作業。

事件發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向港英政府提出照會,指港府在事先得到警報下,仍未能夠保障飛機安全,負有責任,要求嚴辦兇手。經過調查,最後放置炸彈的周駒於1955年5月18日返回台灣。香港警方表示,逮捕令上的人名為Chow Tse-ming,已於1955年5月18日飛往台灣,該人有三個別名。港府發出通緝令,但無法引渡其回港。而因中方未知情報由誰發出,沒有具體細節,且當時無從查考事件在香港的主謀,國防部保密局的特務趙斌成則因為證據不足而不被起訴,只被驅逐回台灣了事。同時港英政府迫於壓力搗毀了中華民國保密局在香港的十餘個情報據點,並宣布事件為恐怖襲擊事件,且保留永久追究權。事後中華民國政府檢討該事件,認為是情報洩漏導致。而另一受害者印度方面當時放棄了對此事的深究,包括對實施者的經濟索賠和刑事訴訟,有認為是受到第三方壓力所致。

生還者記憶

克什米爾公主號失事後,搜救和打撈工作迅速展開,不久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在空難搜救現場,意外地找到了客機上的生還者。

克什米爾公主號生還者,印度航空公司的維修工程師卡尼克1958年撰寫了回憶錄《克什米爾公主號》。這是迄今為止唯一的客機失事親歷者的真實回憶,也為人們了解那段歷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1955年4月10日午後,克什米爾公主號從孟買機場起飛,經停加爾各答。4月11日清晨飛抵泰國首都曼谷,然後,克什米爾公主號又從曼谷飛往香港,抵達香港的時間已經接近中午時分。

被炸毀的機身 被炸毀的機身 卡尼克在回憶錄里寫道:飛機剛停穩,香港航空公司的工人們就圍了上來,他們大部分是中國人。有的檢查引擎,有的量機油,其餘大部分人在擦引擎外面的廢機油。但是,讓卡尼克感到有些蹊蹺的是,當他們機組在啟德機場候機餐廳吃飯的時候,一個來歷不明的年輕人闖進來。這個人四處打聽乘坐飛機的中國代表團的情況,當得知飛機準備起飛時,他急忙衝出餐廳。

1955年4月11日中午12時15分,克什米爾公主號從香港起飛,飛向雅加達,空中飛行時間預計7小時。這是當天香港啟德機場唯一起飛的航班。

北京時間4月11日下午5時30分左右,飛機正在離海面5000多米的上空飛行,從舷窗望出去,飛機正在穿越北婆羅洲沙撈越古晉海域。就在這時,飛機出事了。

卡尼克在回憶錄里寫道:"忽然轟隆一響,傳來一陣沉悶的爆炸聲。"卡尼克發現機艙里的冷氣管開始冒出白煙。卡尼克馬上衝進駕駛艙,向機長傑塔報告說,他懷疑是後行李艙起火,傑塔機長異常冷靜地命令頓哈前去滅火。領航員派塞克從機艙跑過來報告說,機艙右翼發動機吊艙後面起火。

克什米爾公主號上的大火已經失控,兇猛的火焰席捲整個飛機。當傑塔機長從客艙回來,重新坐到正駕駛的座位上的時候,他的第一個指令是立刻發出飛機失事信號,第二個指令是採取非常措施,讓飛機在水上迫降。因為附近沒有可以降落的陸地,距離最近的新加坡有350英里。

機艙里所有乘客都已經穿上救生衣。正在機艙里查看情況的卡尼克大吃一驚:熊熊燃燒的大火已經接近飛機的主油箱了。

克什米爾公主號的液力系統、電器系統相繼失靈。機身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在黃昏的空中不斷翻滾着,駕駛艙里已經充滿濃煙。

機長傑塔、副駕駛員狄克希特在極力控制着飛機,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在他們最後迫降水面之前,傑塔機長決定再次發出電訊,向雅加達空中管制中心報告他們迫降的確切位置。但是狄克希特發現無線電已經壞了,飛機與地面聯繫中斷,這時距離雅加達約一個半小時的航程。

在生死關頭的最後瞬間,飛機機艙四壁已經被烤得通紅,無數長長的火舌噴來噴去。機長傑塔命令把機艙內的所有緊急出口和乘務組座艙的門統統打開。這時,滾滾黑煙進入座艙和機艙,飛機的前方能見度模糊不清。機長想拉平飛機向左轉彎企圖將飛機降落到附近靠陸地的地方。儘管機長作了最大的努力,但機身毀壞嚴重,完全失控,隨着一聲呼嘯,飛機像一團烈火沖向海面,伴隨着巨大的爆炸聲,裂為三段,墜入大海。

卡尼克記錄了克什米爾公主號的最後時刻。當時,他要打開緊急出口:"飛機離水面只有幾尺了,連走到機艙門口都來不及了。我很清楚,飛機隨時都可能和水面相撞。我只有站在那裡,聽天由命。心裡明知很危險,後面是發動機,飛機一撞到水面,螺旋槳還在轉,機身還會前沖,假如飛機一歪,那發動機和螺旋槳就會把駕駛艙打得粉碎。我被關在了領航員室里,無法出去。我突然想到,這回必死無疑了。突然,我聽到飛機撞在水面的聲音,地板好像翹了起來,我一下子滾到水裡。頓時,我覺得有很多金屬片從頭上掉下來。"

當卡尼克從水中鑽出來的時候,他看到的情景是:"在飛機接觸水面時,一個機翼脫離了機體,這使得飛機深深扎進了海里,我不敢跳海,雖然當時大約離艙口只有五英尺,我怕被劃傷。等到飛機扎入水裡之後才游出來,當時我感到無數的東西砸在頭上,我不敢冒出水面,又潛遊了好一會兒才冒出水面。當時我發現海面上有很多行李箱,着火機翼墜落海面,海面上一片火海,我才想起自己穿着救生衣,我記得那時人人都穿着救生衣,可是即使有救生衣,在乘客艙里的人也沒有生還的機會,因為他們上浮的時候會被上頂板擋住。

飛機右翼爆炸部分 飛機右翼爆炸部分 卡尼克能夠活下來,那應該是個奇蹟。在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中,奇蹟般生還的還有兩個人:副駕駛員狄克希特在飛機墜海後,猛力踢開身旁的滑動窗,拼力鑽出水面得以生還。領航員派塞克也從墜海的飛機中死裡逃生。

他們3個人彼此鼓勵着,在鯊魚出沒的大海中,在落日餘暉下,朝着遠處的島嶼游去,最後終於游到一個無名小島,被當地土著居民救助,最終被送到了英國商船"太朴號"上,並從那裡被英國一艘參加克什米爾公主號搜救任務的護衛艦丹皮爾號接走。

在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中犧牲的8位中國人中,其中5位是記者,他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和平年代以身殉職的新聞記者。[3]

參考文獻

  1. 亞非會議,fmp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