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陰的故事(周曉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陰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光陰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周曉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光陰的故事

隨着年齡的增長,體能變弱,我已好多年不曾摸過籃球了。今天在兒子執意要求下,我勉為其難地和弟弟、兒子及侄子一起去打了場四人籃球賽。我們隨性分組,時而兩姊妹對兩兄弟,時而母子倆對父子倆,時而姑侄對甥舅,左衝右突,攻守結合,玩得不亦樂乎。我休眠已久的運動因子迅速被激活,居然還能進球。雖然我的老胳膊老腿與兒子們的青春矯健相形見絀;雖然我跳起搶球時被兒子胳膊肘撞到鼻樑,痛得眼淚和鼻血直流,但那種運動的揮汗如雨酣暢淋漓帶來的愉悅無以倫比,這種熟悉的「痛並快樂」的感受又勾起了我難以忘懷的籃球記憶來。

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我與籃球運動淵源最深,最早應該追溯到十一二歲吧,一直到兒子讀高中前,其間總共有近三十年的籃球野史,自認勉強可用「悠久」二字概括了。

記得初中時代,自從迷上了打籃球後,下午的第三節課幾乎就魂不守舍了,因全校就只有4個籃球架,誰先霸占誰那伙子才有資格玩球。因為愛打球,搶籃架之事我向來責無旁貸,一般是把籃球放座位下,豎起耳朵不是聽老師講課而是說「下課」(那時覺得老師最動聽的語言就是「下課」二字),時刻準備着,只等老師一喊「下課」就抱着球彈出教室直奔操場,先搶占到一個籃板,投投籃,熱熱身。當看到抱着球氣喘吁吁姍姍來遲的友友失望無奈的眼神時,尤其是當他們小心翼翼低三下四的求着「可不可以參加一個」得到恩准感恩戴德時,真有王者的氣場公主的驕傲啊(當然我們偶爾也有沒占到去求別人時),存在感與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哈哈!等約好的夥伴來了,就分派打打半場,有時也與外班外年級的打全場。一跑跳騰挪,一蓋帽進球,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一掃課堂上的無精打采哈欠連天眉焦眉爛眼,瞬時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生龍活虎啊,真的是「上課風吹得倒下課狗攆不到」哦。啥滿是紅叉叉的數學本,啥又沒及格的物理試卷通通拋到九霄雲外了。直到大家精疲力盡,打完了後打贏的夥伴招待大家喝杯涼水,吃根麻杆糖,那滋味兒,美透頂啦!那可以說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了,可以讓人忘記所有的事情,以致於我好幾次忘了還要回家挑水割豬草,打到天黑才回,被罵得狗血噴頭,連說以後再也不敢了,第二天還是不長記性,打得起勁兒又忘了。最可氣的是一次好不容易穿了條新褲子上學(那時通常是穿的媽媽的改的或親戚朋友家小孩穿過的舊衣服,哪裡還敢奢望有條專門的運動褲哦),得意洋洋,拉風得很。下午打籃球時為了搶球,摔了個狗搶屎,還緊緊抱住球,等進球之後歡呼之餘才發現膝蓋有片血紅,要命的是新褲子摔破了好大一個洞,猛然間覺得疼痛難忍啊。回家惹得媽媽點着腦袋直罵「你這個敗家仔兒,以後別想穿新的了」!寶寶只能忍氣吞聲喲。

因為平時經常打球,每每班級籃球賽我們都會獲勝,偶爾輸了,我就會傷心得嚎啕大哭。後來上高中了,也有班級球賽,我當然會欣然參加,並且是主力隊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打了人家個「34比0」,班主任笑着罵我們「贏那麼多回來燉蘿蔔湯啊」?!別提多風光了。最有趣的莫過於好友強總喜歡和我打賭:投三分球,投輸了的就買一塊二角五分錢的灑琪瑪給贏家。以為穩操勝券的他沒想到經常栽在我手裡,只能心甘情願地屁顛屁顛地買來灑琪瑪,眼巴巴望着我耀武揚威的大快朵頤而直吞口水,致使他現在一提此事依然耿耿於懷。

而最輝煌的是大學時代,按慣例進校都有「迎新杯」籃球賽。據悉之前中文系從未打贏過外語系,沒想到我們一進去立馬就改寫了歷史,中文系不但贏了,而且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當時我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表現極佳,戰功赫赫。因我當時穿的球衣是「11」號,在學校舞廳跳舞時,很多帥哥來請我時不知我的名字就直接說「11號,請你跳支舞」,惹來一片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現在想起來也禁不住心旌搖曳啊!哈哈!因為球賽的極佳表現,我擔任了系裡的體育委員一職,這可是我人生中最高的官銜哦!

後來,我工作了,當班主任,課餘就帶着我班的學生主要是男生打籃球。惡習難改,坦白地說,有時為了搶占籃球架,我會讓一兩個學生提前兩分鐘下課去霸占到,我下課隨後就到。打球時就不分老師學生,只有隊友了。我們會為到底打沒打手是不是帶球撞人了而爭得面紅耳赤,也會為搶個球被撞得人仰馬翻的,經常被抓傷摔傷。最嚴重的一次是我跳起搶球時被一學生絆倒扭傷了腳,導致骨折。正好一學生家長是骨科醫生,治得我痛得眼淚長流,還上了夾板,成了鐵拐李,只能一瘸一拐的拄着拐棍去上課。學生心疼我,上廁所,上下課都派人輪流來背我,堅持了近一月,讓人熱淚盈眶啊。那時打完球我有時會請學生們吃塊冰糕喝瓶汽水啥的,有時還親自做菜給他們吃,讓一些學生許多年後還給我說當年我做的「紅燒魚鰍」是他們吃過最好吃的最難忘的。籃球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加深了師生的情誼,他們願意上課認真聽我講課下課開心和我打球,有什麼不能解決的矛盾一場球下來也便化干戈為玉帛了。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讓我深得學生認可,也使教學和管理變得愉快融洽和輕鬆,教學效果相當不錯,哪個學生會不喜歡能上課又會玩耍的老師啊。現在我碰到之前的學生,聽到最多的是「難忘你以前課上得好還帶我們打籃球」,「幸好以前你給我們基礎打得紮實,讓我現在當老師很輕鬆」……這在我看來是對我身為人師的最高獎賞了呢。

後來,有了兒子,他遺傳了我的基因,也酷愛運動,我便陪他打打籃球,一直到初中畢業,上高中他猛竄到一米八幾,自然看不上我這個小矮人了,加之他的專業是田徑,籃球也就從我的生活中隱退了。運動讓兒子帥氣而陽光,勇敢而堅韌,這讓我倍感欣慰。

生活中,除了專業能有一樣愛好和特長,會給你的人生增添不少的樂趣色彩。當遲暮之年,驀然回首,你會有很多難以忘懷的記憶和妙不可言的回味兒,會讓你熱血賁張青春煥發,會更真切地感受「我也真正年輕過 」![1]

作者簡介

周曉霞,女,四川隆昌人,系中學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