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球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光球層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光球(photosphere),是太陽大氣最低的一層,即一般用白光所觀測到的太陽表面,厚度500公里左右。我們接收到的太陽能量基本上是光球發出的。因此,太陽的光譜實際上就是光球的光譜。

太陽的大氣有三層,分別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但是3層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太陽光球就是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太陽圓面,通常所說的太陽半徑也是指光球的半徑。光球層位於對流層之外,屬太陽大氣層中的最底層或最裡層。光球的表面是氣態的,其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幾億分之一,但由於它的厚度達500千米,所以光球是不透明的。光球層的大氣中存在着激烈的活動現象,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許多密密麻麻的斑點狀結構,很像一顆顆米粒,被稱之為米粒組織。它們極不穩定,一般持續時間僅為5~10分鐘,其溫度要比光球的平均溫度高出300~400℃。目前科學家認為這種米粒組織是光球下面氣體的劇烈對流造成的現象。

雖然整個說來光球是明亮的,但各部分亮度卻很不均勻。在非擾光球中布滿米粒組織,估計總數達到400萬顆。在光球的活動區,有太陽黑子,光斑,偶爾還有白光耀斑。它們的亮度,物理狀態和結構都相差懸殊。平均的非擾光球上每平方厘米每秒發出的輻射流量為6.3X10爾格,由此可算出光球的有效溫度為5500度。

這一輻射流量是各波段輻射強度的總和。光球的溫度隨高度而不同,在從內部向外,溫度逐漸降低。光球與色球的交界處,溫度降到最低值,只有4000多度,但接着又逆升,在日冕中竟高達上百萬度。光球的物質密度約為每立方厘米10克,氣體壓力大致等於10達因/厘米。

通過太陽光譜線的證認,可以定性地知道太陽上有哪些化學元素,但還應定量地測出太陽上各種元素的含量。

定量研究的經典方法是生長曲線法。這條曲線表示某一元素的譜線的等值寬度與產生該譜線起始躍遷能態的原子數之間的關係。在已知生長曲線的情況下,只須由觀測的譜線輪廓求出等值寬度,便可得到相應的原子數。由同一元素的若干條譜線求得一系列相應的原子數,從而求和得出該元素的原子總數。對一系列元素進行這樣的工作,便可測定太陽的化學成分。

有一種新的方法是光譜綜合法,它的主要內容是採用包括化學含量在內的一系列物理參數,計算一定波長範圍內所有譜線的輪廓,並與觀測進行對比,如果不盡符合,就調整化學含量或其它參數,直到比較符合為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