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照水電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照水電站

圖片來自ucxinwen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位置   中國貴州省晴隆縣
     與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交界的北盤江

現狀   營運中

始建   2003年5月

啟用   2008年8月

裝機容量 104萬千瓦

光照水電站位於貴州省晴隆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交界的北盤江上,[1] 是北盤江幹流開發「一庫五級」的龍頭水電站,是貴州省境內為數不多的具有不完全多年調節性能的大型水電電源點,是國家「西電東送」第二批開工建設的重點工程。設計安裝4台單機容量26萬千瓦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4萬千瓦,年均發電量27.54億千瓦時。電站於2003年5月開工建設,2008年8月建成並投產發電。電站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95.5米,壩頂全長412米。電站水庫為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總庫容32.45億立方米,正常庫容31.35億立方米。光照水電站是以發電為主,兼顧航運、灌溉、供水及其他的水利工程。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13548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為257立方米/秒,正常水位745m,水庫回水長度69km,水庫面積為51.54平方公里,總庫容 32.45億立方米,正常儲水位相應庫容31.35億立方米,調節庫容20.37億立方米,為不完全調節水庫。電站裝機容量1040MW,年平均發電量 27.54億kw.h。

工程紀錄

光照水電站位於貴州北盤江中游,是貴州「西電東送」第二批「四水六火」電源點建設項目的大型水電工程。電站裝機1040兆瓦千瓦,壩高200.5米,是目前已建碾壓混凝土(RCC)重力壩中的世界第一高壩。從開工到竣工不到三年時間就建成200米級世界高壩,不管在速度上、質量上都重新改寫了RCC築壩記錄,創造了國內築壩的先進水平。

建造歷史

光照水電站位於貴州省晴隆縣與關嶺縣交界,是北盤江幹流茅口以下梯級水電開發「一庫五級」的龍頭水電站,是貴州省境內為數不多的具有不完全多年調節性能的大型水電電源點。設計安裝4台單機容量26萬千瓦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4萬千瓦,年均發電量27.54億千瓦時,是國家「西電東送」第二批開工建設的重點工程,總投資69.03億元人民幣。該電站在南方電網中主要承擔調峰、調頻、事故和負荷備用,同時可以提高北盤江幹流的水能調節能力,增加下游梯級電站的發電效益。電站建設對於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電東送、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戰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電站建成後,在電力系統中主要承擔調峰、調頻、事故和負荷備用,同時可以較大幅度地提高北盤江幹流的水能調節能力,增加下游梯級電站的發電效益。

光照水電站工程於1983年進行初勘階段;1989年進入初設階段;1995至1996年進入正式設計;2000年,光照水電站建設工程被正式列為國家"西電東送"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2003年5月開始前期施工準備,2004年10月大江截流,2007年12月30日下閘蓄水。通過對碾壓混凝土築壩技術研究,成功將常態混凝土重力壩轉型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建成了200.5m高的世界級的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光照水電站是北盤江幹流的第十個梯級電站,位於北盤江中游,光照小河口上游約600m處的貴州省[[[關嶺]]、晴隆兩縣屆河段內,控制流域面積13584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05°15′00″、北緯25°37′34″。壩址河谷為基本對稱的V型峽谷。岸坡自然坡度40°~50°。兩岸基岩裸露,覆蓋層零星分布,河床覆蓋層厚4~26.8m。 光照水電站是一個以發電為主,結合航運,兼顧灌溉、供水及其他綜合效益的多年調節性能水電工程。通過電站對徑流的調節,可較大幅度提高北盤江下遊河道枯水期流量,改善下遊河道的航運條件。

經濟效益

截至2012年9月20日,光照水電站已實現安全運行1509天,投產以來累計發電88.5億千瓦時,大幅提高了北盤江幹流的徑流調節能力,增加了下游梯級電站效益,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光照水電站建設不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5.41億元,每年上交稅收8000多萬元,對全面提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光照水電站泄洪消能技術研究,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 201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