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葉花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葉花椒

中文名稱:光葉花椒

拉丁學名:Zanthoxylum nitidum

別稱:兩面針

界屬:植物界、花椒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亞科:薔薇亞綱、芸香亞科

目科:無患子目、芸香科

種:光葉花椒

光葉花椒(學名:Zanthoxylum nitidum),為芸香科花椒屬下的一個變種。具有祛風通絡,勝濕止痛,消腫解毒,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疝痛,咽喉腫痛,胃疼,蛔劂腹痛,牙痛,瘡癰瘰癧,燙傷等藥用價值。

別名:兩面針(增訂嶺南採藥錄)釘板刺(福州),入山虎、麻藥藤、入地金牛葉下穿針、紅倒鈎簕、大葉貓爪簕(廣東、廣西)

形態特徵

幼齡植株為直立的灌木,成齡植株攀援於它樹上的木質藤本。老莖有翼狀蜿蜒而上的木栓層,莖枝及葉軸均有彎鈎銳刺,粗大莖幹上部的皮刺其基部呈長橢圓形枕狀凸起,位於中央的針刺短且纖細。

葉有小葉(3) 5-11片,萌生枝或苗期的葉其小葉片長可達16-27厘米,寬5-9厘米;小葉對生,成長葉硬革質闊卵形或近圓形,或狹長橢圓形,長3-12厘米,寬1.5-6厘米,頂部長或短尾狀,頂端有明顯凹口,凹口處有油點邊緣有疏淺裂齒齒縫處有油點,有時全緣;側脈及支脈在兩面干後均明顯且常微凸起,中脈在葉面稍凸起或平坦;小葉柄長2-5毫米,稀近於無柄。

花序腋生。花4基數;萼片上部紫綠色,寬約1毫米;花瓣淡黃綠色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約3毫米;雄蕊長5-6毫米,花葯在授粉期為闊橢圓形至近圓球形,退化雌蕊半球形,墊狀,頂部4淺裂;雌花的花瓣較寬,無退化雄蕊或為極細小的鱗片狀體;子房圓球形,花柱粗而短,柱頭頭狀。

果梗長2-5毫米,稀較長或較短;果皮紅褐色,單個分果瓣徑5.5-7毫米,頂端有短芒尖;種子圓珠狀,腹面稍平坦,橫徑5-6毫米。花期3-5月,果期9-11月。[1]

本科概述

本科約150屬900餘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南非和大洋洲最多。我國有28屬154種,南北均產。本科植物的經濟價值較大,其中桔、柑、橙、檸檬等是著名水果;花椒是常用烹調佐料;枳實、吳茱萸、黃柏和白鮮等都是重要中藥材。』.本科植物中有毒者較多,但多屬於小毒。毒性較大的有密葉藤桔,其果實能使人中毒死亡;茵芋也能使人畜中毒,嚴重者也可致死,《本草綱目》將其列入毒草類。本科有些藥用植物藥理活性較高,如若使用不當也會引起中毒,如花椒屬的野花椒和毛竹葉椒有鎮痛和肌松作用,如用量過多能造成麻醉和運動障礙;九里香屬(MurrayakoenigexL,)的九里香和飛龍掌血屬(ToddMiaJuss.)的飛龍掌血有麻醉作用,如服用不當能引起運動和呼吸麻痹;芸香和白鮮能引起光敏性皮炎;另外山油柑、三椏苦和假黃皮等民間都反映有毒。本科植物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生物鹼從野花椒和日本常山中分離出的加錫果寧(屬喹啉酮類生物鹼)、茵芋鹼和白鮮鹼(屬呋喃喹啉類生物鹼)、氯化兩面針鹼(屬異喹啉類生物鹼),均具有中樞抑制作用,但也有一定毒性。,按其結構可分為如下類型:1.喹啉酮類生物鹼(quinolinonealkaloids)2.呋喃喹啉類生物鹼([uranoquinolinealkaloids)3.吖啶類生物鹼(acridinealkaloids)4.異喹啉類生物鹼(isoquinolineulkaloids)5.卡巴唑生物鹼(carbazolalkaloids)6.吲哚及咪唑類生物鹼(indol-andimizo-alkaloids)一些主要代表物有:另外芸香科是植物界中含香豆素化合物比較集中的科之一,其中呋喃香豆素,如補骨脂素能誘發光敏性皮炎;其他成分還有揮髮油,苯丙烷類及色烯等化合物。[2]

分布生境

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雲南。見於海拔800米以下的溫熱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叢中、荒山草坡的有刺灌叢中較常見。2011年9月在山東南部微山島發現野生光葉花椒。該植物系候鳥傳播種子繁殖,實生幼苗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安全渡過了2到3個寒冬,自然長成1米多的小灌木,也使山東成為該植物間斷分布的最北界。[3]

藥物信息

英文名 : Shiny-leaved Prickly Ash 。

習 性: 為木質藤本植物;葉軸、莖、枝及葉脈兩面均生有銳刺。奇 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二至四對;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無毛稍具光澤,頂端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或呈微鋸齒狀。花單生;腋出,聚繖花序呈圓錐狀,蓇葖果近似球狀,成熟時紫紅色,並有粗大腺點,成熟時自動開裂,內藏黑色的種子,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兩面針;根、莖皮、莖幹、葉均可入藥,主要功效有:消腫解毒、傷止痛、舒經活血、袪風消炎。

兩面針別名:光葉花椒、入地金牛、雙面刺、鳥踏刺、滿面針、土花椒、胡椒勒、大葉椒勒、上山虎、崖椒、蔓椒、黃根等等 。

兩面針原名蔓椒」首載於《神農本草經》,收入於《本草綱目》。其後《本草求原》始名為「入地金牛」。最後《嶺南採藥錄》因其葉兩面均有刺,故別名「兩面針」。[4]

藥用價值

地理分布: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等省區。

化學成分:含氯化光葉花椒鹼,氧化光葉花椒鹼、白鮮鹼、茵芋鹼(77-2)、8—羥基白鮮鹼101。

毒 理:含氯化光葉花椒鹼,氧化光葉花椒鹼、白鮮鹼、茵芋鹼(77-2)、8—羥基白鮮鹼101。

科中文名:芸香科

科拉丁名:Rutaceae

【拼音名】 Chū Yè Huā Jiāo

【別名】 食茱萸、木滿天星、海桐皮[浙江誤稱]

【來源】 芸香科花椒屬植物樗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樹皮、果實和葉入藥。根春秋採挖;樹皮5月採收曬乾;果實10~11月採收陰乾;葉夏秋採集。

【性味】 根:苦,平。有小毒。

樹皮:苦,平。

果實: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根:祛風通絡,活血散瘀,解蛇毒。外用治跌打腫痛,風濕關節痛。

樹皮:祛風濕,通經絡。用於腰膝疼痛,頑痹,疥癬等症。

果實:溫中,除濕,止痛,殺蟲。可代花椒用。為芳香健胃,驅風藥。治中暑腹脘冷痛吐瀉,並能驅蛔蟲。

葉:外用治毒蛇咬傷腫痛及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根外用適量;樹皮1.5~3錢;果實0.5~1.5錢;葉外用適量。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