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兆麟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兆麟街道,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位於道里城區東部,東與道外區相鄰,南與南崗區毗鄰,西與尚志街道接壤,北與斯大林街道相連。距道里區1.5千米。區域面積0.8平方千米。2011年末,兆麟街道轄區總人口37793人。截至2019年,兆麟街道轄4個社區。1982年,為紀念民族英雄李兆麟,改稱兆麟街道。 2005年,兆麟街道轄區完成稅收4715.6萬元。[1]

中文名: 兆麟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230102001000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

地理位置: 道里城區東部

面 積: 0.8 km²

下轄地區: 轄4個社區

電話區號: 0451

郵政區碼: 150010

人口數量: 3.78 萬(2011年)

車牌代碼: 黑A

人口

2011年末,兆麟街道轄區總人口37793人。另有流動人口3151人。總人口中,男性19274人,占51%;女性18519人,占4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7451人,占99%;有朝鮮、滿等9個少數民族,共342人,占1%。

2011年,兆麟街道人口出生率5. 1‰,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0.1‰。

歷史沿革

1946 年,設買賣、地段、工廠3街公所。

1948年,分為兆麟、買賣、田地、工廠、一面5街政府。

1949年,撤銷街政府。

1950年,在公安派出所內設民政助理。

1954年,設買賣、兆麟、田地、工廠4街道。

1956年,兆麟街道併入買賣街道。

1958年,買賣、斯大林2街道合併為星火分社。

1961年,星火分社分為斯大林、星火2分社。

1967年,2分社合併為東方紅公社。

1973年,分為兆麟,尚志2公社。

1982年,為紀念民族英雄李兆麟,改兆麟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兆麟街道轄省報社、索菲亞、柳樹、森林4個社區。

截至2019年,兆麟街道轄4個社區:省報社社區、索菲亞社區、兆麟社區、森林社區。

地理環境

兆麟街道位於道里城區東部,東與道外區相鄰,南與南崗區毗鄰,西與尚志街道接壤,北與斯大林街道相連。距道里區1.5千米。區域面積0.8平方千米。

經濟

2005年,兆麟街道轄區完成稅收4715.6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兆麟街道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662人,專任教師61人:小學1所,在校生500人,專任教師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46人,專任教師147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100%;高中1所,在校生1408人,專任教師210人;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2300人,專任教師8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兆麟街道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社區文化中心3個;社區圖書室4個,共藏書1.5萬冊。每年定期舉辦的文化活動有書法大賽、賽歌會等從事業餘文化藝術工作的有80人;哈爾濱音樂廳,座位1000個,年演出100場次,觀眾10萬人次;體育場地8個,100%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兆麟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醫療衛生人員20人。2011 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00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兆麟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6戶,人數312人,支出88.73萬元,比上年增長7%,月人均237元,比上年增長9%;城市醫療救助27人次,支出9.3萬元;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262人。社區服務設施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3個。

風景名勝

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1923年在現址重建,歷時9年,於1932年11月25日落成。教堂通高53.35米,古地面積721平方米,磚石木結構。教堂平面是東西走向的十字架形狀,基座為高2米的花崗岩石座,主體為圓柱形,由一個巨大的穹頂所覆蓋,在中央構成特殊的球面,形成巨大的室內空間,圓頂伸出屋面後是一一個八面體的大柱墩,每個面開一個高側窗,墩頂經過多層複雜的線腳過渡到成為16面體的柱墩,檐口上有花周形和鍾乳體裝飾線腳,通過兩個層次的柱墩,高高舉起一個造型飽滿的巨大洋蔥頭式穹頂,並通過它的軸心作用統承4個不同大小的「帳篷頂」,體現了主從有致的特點。

視頻

燈塔市煙臺街道兆麟小學課間操展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