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黃公望九珠峰翠圖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黃公望九珠峰翠圖軸》是一幅中國古畫,該作品創作於元代,作者是黃公望。作品規格79.6x58.5公分。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介紹

此圖以楊維禎寓居之"九峰三泖"(在今之上海市松江區)的九峰為背景,畫中樹木造形及山石的皴法,與《富春山居圖》皆有關連相似之處。畫山石以披麻皴法為主,長短兼施,淡墨勾皴再用濃墨逐層醒破,由於畫在綾本中,受其織紋之影響,筆墨之韻味顯得較為獨特。但山石、樹木皆加螺青染色,用筆特擅中鋒使筆,雄健沈著,筆調變化豐富,將山石點染得蒼莽秀逸。

明吳其貞《書畫記》稱此畫:"氣色如新,畫法瀟灑有古雅氣味。"在明暗的對照上,利用前濃後淡,一暗一亮的手法,使層次的推移顯得繁複而深遠,倍增景物之厚度與深度,將雲影嵐光盡收眼底,為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外的另一巨作。

重重青山環抱著清澈蜿蜒的溪流,山腳下散布幾處村落,像是遠離世外塵囂的寧靜世界。這是黃公望為他的詩人朋友楊維禎(?-1370),畫楊氏客居松江(今上海)附近的風光。 黃公望是元代重要的山水畫家,他與其他幾位業餘畫家,共同創造以書法的線條描繪山水;以主觀的,寫意的態度再現心中感受的自然物象。他們作畫的動機不是為了向大眾展示,而是畫給有共同興趣的知己友人。

例如這幅畫的受畫者楊維禎,是元代後期浙江與松江地區藝文人士景仰的文人,1346-1348年間,他在松江私人家中執教,得到黃公望的贈畫後,在畫上題一首詩,提到此地九峰三泖的景致,令他遙想家鄉會稽的鐵崖山。 此畫雖然不着色,但是從山石的鬆軟濕潤,草木的生意盎然來看,正是畫上兩首題詩所描述的春天的景色。

該幅無款印,根據王逢題識,知是大痴為草玄道人也就是楊維禎(1296 -1370)所作,又依楊維禎之題詩,因名曰"九珠峰翠"。張光賓先生在《元四大家》中,已將畫作的年代及背景,作了相當詳實的考證。 [1]

作品賞析

作品所畫重重青山環抱著清澈蜿蜒的溪流,山腳下散布幾處村落,像是遠離世外塵囂的寧靜世界。

作者簡介

黃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原姓陸名堅,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善畫山水,師董源、巨然而自成一家。子久好黃老之學,為全真教忠誠信徒,繪畫本其修道餘事,後竟以此聞名,明清諸大家皆喜宗法之。[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