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宇宙改變一切

內容簡介

2021年被譽為「元宇宙」元年。毫無疑問,元宇宙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巨大熱潮,國際互聯網巨頭公司紛紛布局元宇宙,其中就有蘋果、Facebook、微軟、英偉達、百度、騰訊、網易等,Facebook更是一舉將名字改為Meta Platforms,彰顯其進軍元宇宙的決心。這些席捲而來的熱潮正在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正在從大數據時代真正邁入元宇宙時代,元宇宙已經在顛覆我們的生活、工作與思維方式。誰最先進入元宇宙,誰就將最先贏得未來。

隨着元宇宙熱潮的進一步發酵,人們對元宇宙是什麼以及它將會帶領人類走向何方眾說紛紜。2022年,元宇宙商業之父,也是全球最早系統介紹元宇宙的趨勢家,影響了馬克·扎克伯格、比爾·蓋茨、傑夫·貝佐斯等科技商業大咖的元宇宙定義者馬修·鮑爾,帶來了他的開創性新書《元宇宙改變一切》。在這本書中,鮑爾給出了元宇宙的明確定義,並憑藉翔實的商業科技史料、深入的分析,精彩地詮釋闡釋了為什麼要了解元宇宙、為什麼要繼續發展元宇宙,以及這樣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這本全球矚目的新書中,馬修·鮑爾將為大眾釐清: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什麼時候到來?如何真正構建元宇宙?以及元宇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與思維方式?

《元宇宙改變一切》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前沿之作和開創性力作,不僅展現了元宇宙如何徹底改變從教育到生活方式,從消費行業到工業,從時尚產品到影視製作的每一個行業,而且展現了科技、社會和創造力的融合,是每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都應該讀的未來之書。迄今為止,本書講透了關於元宇宙的所有問題,是開啟元宇宙未來可能性的啟蒙指南與行動路線圖。

作者簡介

馬修·鮑爾

元宇宙的先行者,全球最早系統介紹元宇宙的人,被譽為元宇宙的開創者。他在元宇宙方面的見解,對馬克·扎克伯格、比爾·蓋茨、傑夫·貝佐斯等都產生了深刻影響。歷任埃森哲戰略高管、亞馬遜全球戰略主管,同時作為一位具有未來視野的投資人,鮑爾是知名早期風險投資基金Epyl lionCo.的管理合伙人,也是世界上管理規模最大的遊戲創投基金Makers Fund的風投合伙人。

元宇宙商業之父,憑藉未來視野以及獨到的投資眼光,敏銳地察覺元宇宙將顛覆我們的工作、生活與思維方式。他在《元宇宙改變一切》這本啟蒙指南中,給出了構建元宇宙的系統框架和行動路線,致力於幫助所有人受益於元宇宙時代。同時,他還率先創建了元宇宙研究機構,是Roundhill Ball Meteverse ETF基金的管理人。

作為元宇宙領域的深度思想家,鮑爾致力於不斷啟迪人類思考以構建更好的未來,他筆耕不輟,為《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彭博商業周刊》等報紙雜誌撰寫「元宇宙」主題文章。2022年7月,《時代周刊》將他的文章《進入元宇宙:下一個數字時代將改變一切》(Into The Metaverse:The Next Digital Era Will Change Everything)作為當期封面文章。

書評

人類最大的挑戰通常是人類觀念自身。——埃隆·馬斯克


斯皮爾·伯格電影《頭號玩家》吸引了人們對元宇宙的興趣。在這幾年中元宇宙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互聯網科技巨頭微軟公司扔出一記行業「重磅炸彈」,宣布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成為遊戲行業歷史上金額最大的收購交易。

此次收購再次讓元宇宙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也是微軟在元宇宙上進行布局,後者將 「 為元宇宙提供構建組件 」。更別說之前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將公司的名字更改為「Meta」。

2022年8月,工信部表示將加大力度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支持發展數字經濟、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大好機遇。培育一批數字產業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一批進軍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世界上另外六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英偉達、騰訊——也在忙着為元宇宙做準備。他們正在進行內部重組,重新編輯職位描述,重新設計產品,並準備推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品。

一些城市在元宇宙上的角力與較量也已悄然展開,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和產業規劃中已出現元宇宙的身影。比如,上海將元宇宙寫入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杭州成立元宇宙專委會,網易元宇宙產業基地落戶三亞、深圳成立元宇宙創新實驗室…


元宇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元宇宙以「互操作」為前提,它是一個以不同虛擬世界、技術和服務組成的網絡,這些虛擬世界之間可以交互信息,它們彼此信任對這些信息的修改,也信任這些虛擬世界中的個人用戶對信息的修改。

這些最原始的觀念來自於互聯網時代。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元宇宙商業的一切因素,關於元宇宙是什麼?關於元宇宙所構建的因素,關於元宇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仔細回想我們身邊周遭巨大的技術改變,都是一次次微不足道的技術改變。而正是這些一次次的微不足道改變,有的人抓住了風口跟隨了時代的紅利,有的人不以為然被時代拋棄,而正是這些微不足道中蘊含着顛覆性的力量。

互聯網與元宇宙

人們越來越相信元宇宙是下一個偉大的計算機和網絡平台,它將帶來的轉變從影響上來說,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的個人電腦和固定線路的互聯網到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的轉變。

今天互聯網幾乎覆蓋了每個國家,4萬個網絡,數百萬個應用程序,超過1億個服務器,近20億個網站,以及數百億台設備。每一種技術都可以連貫一致的交換信息。

「在網上」找到彼此,共享在線賬戶系統和文件(JPEG、MP4、一段文本),甚至相互連接(想想新聞發布者如何鏈接到另一家媒體的報告)。

互聯網在誕生的初期很少有人能了解其商業價值,但是對於元宇宙來說今天的情況大大相反,它是由私人企業開發和建立的,目標就是瞄準與商業服務、數據收集、銷售虛擬產品。

最初人們建立互聯網的基礎是幾十年來通過政府研究實驗室、大學、獨立技術人員和機構的工作建立起來的。這些非營利組織通常專注於建立開放標準,以幫助他們從一個服務器到另一個服務器共享信息,這樣做可以更容易在未來的技術、項目和想法上進行合作。

這個情況就奠定了整個互聯網的基礎就是「開源免費」。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任何設備、任何網絡,以低成本或零成本訪問或構建互聯網。

這些觀念和理念促進了互聯網的盈利,或者通過付費技術、專有技術建立封閉的體驗。相反,互聯網的「開放性」使更多的公司得以建立,接觸到更多的用戶,獲得更大的利潤。


開放也是互聯網被認為擁有民主化信息的原因,也是當今世界上大多數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都是在互聯網免費的基因中獲得誕生的。

儘管互聯網具有彈性、覆蓋面廣闊和強大的功能,但它並不是為涉及大量參與者的實時互動體驗而建立的——尤其是在3D成像方面。互聯網的設計主要是為了一個靜態文件(如電子郵件或電子表格)可以被複製並從一個設備發送到另一個設備,這樣它就可以被獨立和單獨地審查或修改。

另外,關於3D信息的文件格式或約定也沒有達成共識,在虛擬世界中也沒有交換數據的標準系統。我們也缺乏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實現元宇宙的計算能力。我們希望有很多新設備能實現這一點,不僅僅是VR眼鏡,還有全息顯示器、超聲波力場發生器,以及聽起來很詭異的設備,用於捕獲跨肌肉發送的電信號。

我們無法事先確切知道元宇宙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就像我們以前不知道互聯網的價值一樣。

結語

我們的未來會怎樣?對於先行者來說,未來難以預測。

就像喬布斯在《華爾街日報》中表示:「我不會相信我們的任何預測,因為現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把元宇宙世界想象成一個平行空間的虛擬存在層,它跨越了所有的數字技術,甚至會控制物質世界的大部分。元宇宙目前的發展朝着是一處工作和休閒之所,是自我實現和體力消耗之所,更是藝術和商業的中心。

我們可以值得相信的是元宇宙將重塑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確保它變得更好。那些超越我們想象的事物,將會變成我們周圍至關重要的東西,並以意料之外以及情理之中的方式改變世界。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