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儒岙鎮南山村

儒岙鎮南山村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儒岙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新昌縣中部。《紹興府志》記載:「南山,在縣南四十里,脈從天姥來,群峰疊拱如環城,其中稍寬,廣容數百家。」在數百年之後的元代,南屏王氏的先祖王勝寶來到天姥山中的南山,在此卜築居住下來。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南山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

中文名: 南山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儒岙鎮

主要產業: 農業

目錄

村落歷史

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南山村的讀書人很多,他們指點天姥南山,激揚文字,形諸於篇,王鍔和王文學是其中的兩位佼佼者,各自撰寫了一篇《天姥山賦》,將山中的名勝和典故,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表達了南山人對天姥山的理解和熱愛。

主要景點

怡山堂

元時,先祖王勝寶居住在岩頭崗的東坡(今屋基嶺一帶),到了明初,王秉璋覺得岩頭崗南坡風水更佳,此地北有岩頭崗做屏障,南有小山坡曰「龜蛇護玉」守其前,是塊安居樂業的「燕窠地」,就擇基址建造了「怡山堂」(今大台門一帶),明時邑教諭黃岩人徐研為之撰寫了《怡山堂記》,這篇記言先鋪陳了沃洲、天姥的風光景色,在流響着唐詩宋詞遺韻的山水間,道出了王秉璋居其中南山的怡悅之情。

南山樓

莫旦的《南山樓詩為以安王公賦》云:「南山樓上看南山,山色蒼蒼無老顏。林鳥亂啼春晝永,野花爭發片雲閒。主人置酒情非淺,眾客題詩興不慳。醉後不知明月上,幾回臨別又忘還。」另外四人的《南山樓詩》首句末字都為「山」,偶句末字依次都為「顏、閒、慳、還」,各人依韻賦詩。「主人置酒」,「眾客題詩」,文人相聚時的雅興在南山樓里很濃很濃。

集慶堂

集慶堂為王鎮幼子王澗所建,所處的地勢比南山樓底,故又名「下新屋」。「王君惟清者,溫雅純厚,倜儻不羈。創業其大父也,守成其厥考也,乃惟清而稱克家」,南京兵部侍郎新昌人呂獻為之撰《賀惟清王公集慶堂序》,其中道:「奇山秀水,羅列環繞,堂之左右,又構危架,以挹朝嵐夕霏之異態。甲子之吉,攜幼入處焉,因日宴佳賓於堂上,歌有台者渢渢焉;誨子姓於庭下,學詩禮者彬彬然……」

壽山堂

壽山堂因其美麗富有而俗稱為「花台門」,花台門因其屢遭「回祿」而屢毀屢建,也因此籠罩神秘傳奇的色彩。「回祿」舊時指火災,清順治年間,南山樓的財富化為灰土,南山人說那是老天爺收回了人間多餘的財富。後來,王懷玉(述松公)在南山樓的遺址上重建了新居,不料新居在康熙丁巳年又遭回祿之厄,王懷玉再一次「庀工鳩材,自堂及廳先後告竣,其規模之宏敞、棟宇之巍峨,視昔有加,因其間多黃髮壽耆、年膺多福者,額其堂曰『壽山』」。《壽山堂記》也講述了防禦「回祿」對於第宅的重要。

和樂堂

和樂堂是一座「走馬樓」式的四合院建築,五間面,東西兩廂各三間,東邊門楣上有「居仁由義」四個大字,字跡有些斑駁,可祖先的心愿還寄托在這裡,並昭示於後人。堂中兩根屋柱的牛腿為硬木透雕倒掛獅子,獅子褪去了目電聲雷的威勢,慈眉善目、和顏悅色,在此避邪鎮宅,西邊屋柱上有透雕母鹿育幼鹿,充溢舔犢之情。這些精美雕刻在「文革」時期是屬於被橫掃的「四舊」,王伯祺聽說村中好事者將要來破「四舊」,當即叫兄弟子侄挑來黃粘土塗在雕刻的縫隙間,獅子和鹿以及神話傳說場面都躲進了條塊分明的泥塊里,好事者來見變了模樣只好作罷。過了十幾年,洗刷乾淨,完好無損。

永安橋

南山村西北有王渡溪上游的小溪流過,溪上有座單孔石拱橋——永安橋,顧名思義,即為渡濟眾人,永遠平安之橋。橋型很普通,算不上別致,也不很古老,在新昌很常見。永安橋南邊橋頭有一間小屋,屋內有塊《永安橋碑》,橋碑立於民國三十年(1941),碑文由南山村德星堂里人王士楨撰寫,不長,略略講述了兩次建造永安橋的經過,第一次在光緒初年,由王士楨的父親王際元倡議建造,第二次在1941年,由王士楨的兒子王祖章倡議建造,文後刊刻了建橋的董事和助資諸善人的芳名。

一樂堂

一樂堂三進五間面,規制高大宏敞,人們稱之為「高台門」。建好高台門,東邊的堆料場上還有許多木石材料多餘,不忍捨棄,於是就添建了一座小樓——隔壁台門,額曰「弗棄基」。

雙井

雙井很古老,有一方一圓兩圈石砌井欄,還說有兩大與眾不同的「寶物」,一是村人普遍認同的「優水質」,二是被村人讀了不知多少遍的「古井銘」。兩口井相距僅二三尺,但水質有很大差異,味覺靈敏者能嘗出兩桶水分別取之哪口井。圓井清澈見底,井水甘甜如霖,汲之煮飯沏茶釀酒;方井冬曖夏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村人用來洗臉汰衣滌塵。這個規矩沿襲已久,誰也不會去違背。

歷史文化

王秉璋,字蘊玉,自號怡山,他所建的怡山堂奠定了南屏王氏居此而「匪朝伊夕,顧瞻盻睞,意豫心懌,嗒然兩忘」的基調,為其後世子孫者,豈有不怡乎這山水之間勤耕重讀而傳家者。王鎮(1419~1482),字以安,號友松,他「律身以禮、應物春融,樂承父志、好施不倦,恩授七品散郎」。他建了南山樓後,鄉村的文人雅士常在此談詩論酒,吳江莫旦、上虞徐濟、古剡李時通、石城呂鳴、南明俞鋟、吳世溥、赤城賈穎、越僧一山、天童釋懷讓等人都有詩文相酬和。王坦,字希平,號竹軒,明成化年間出生於南山村的詩書禮樂之家,他「結軒梅園,環以修竹,誦詠其中,陶然自樂」,交遊的都是名重一時的文人雅士。王文宿(1782~1863),號藜軒,墓在毛洋山金高椅,後代稱他為「毛洋山太公」。他年輕時嬉嬉蕩蕩,不顧家人勸阻,不可一日不賭,到了三十六歲那一年的年關,逃賭債外出,吃夠了苦頭,才覺不該這樣過日子,斬斷了手指發誓改過,開始起早摸黑到山上去開山種煙,又跟別人做起煙生意,慢慢地掙了些錢,娶妻生子,買田置地,造了這樣的大屋。晚年的王文宿,則是「性氣愈和,持身處世益嚴謹,論事尤通達,族中人隆其品,奉為長,紛難則排解先。」王國選,持家有道,教子有方,王國選又有兩個兒子,分家立戶後,長子王懋德分得和樂堂的東邊屋,幼子王昭德分得西邊屋,中堂和前廳則遇家中有祝壽、婚喪及重大節慶時用。咸豐辛酉年九月(1861),王文宿八十大壽,和樂堂內賓朋滿座,祝壽稱觴,誥授朝議大夫梁葆仁應請撰寫了《藜軒王老太翁及孺人徐老太君八秩雙壽序》,稱「時則花開絳菊,筵排長命之杯;仙會青城,樽貯恆春之酒」。王士楨為王際元的幼子,杭州東亞學堂肄業,後入直隸保定府法政學堂修業,民國二年,代理南田縣知事,工詩詞、善書翰,兼通日本文及命理堪輿等書,辭職回里後,除課子外,兼修宗祠、輯宗譜,村中公益事業無不竭力為之。為了保存好德星堂的藏書,他編訂了《頤養廬藏書總目》。書目、書箱還在德星堂里,藏書則在「文革」中不知去向。王瑞光,為王際春的次子,隨父習武,宣統年間由湘江陸軍講武學堂畢業,「戊辰參與北伐諸戰役」,升為團長。王瑞昭,為王際春的長子,「水陸防軍兼辦文案,在事出力……命諸子專習工業以求實用」,於是就有了二位學工的兒子:一為王祖球,杭州工業學校傳習所畢業,精明能幹,深得上海美亞織綢有限公司管理者的賞識,任第十廠廠長,後又任同濟織綢廠經理,抗戰前後,新昌人到上海謀生計者,多得到他的幫助;另一為王祖唐,1944年西南聯合大學機械系畢業,1947年起一直在清華大學機械系執教,一生從事機械工程的教學和研究,這位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有方,成就良多,有《鍛壓工藝學》《金屬塑性成形理論研究》等書,他的科研成果有三項已申請國家專利,「GCR一5 圓錐軸承圈冷擠壓組合模具研究」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89年又獲「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

視頻

三江兩岸 新昌儒岙鎮南山村:依託厚重歷史發展鄉村旅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