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僧官制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僧官制度

 

 

 

僧官制度

僧官制度,是封建社會朝廷任命僧官管理佛教僧尼事務的制度。 始於後秦,以後歷代因之。 所設立的僧官有僧正、僧主和僧錄等。 僧正的職責是「自正正人,克敷政令」以各項法度、戒律約束僧人,始設於後秦。 唐以後,一般在各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務。 僧主的地位、職權類似僧正,有時為朝廷封的高僧亦稱僧主。


起源及任務

僧錄始設於後秦,北魏、北齊稱沙門統、昭玄統等,至唐代重設,掌管全國寺院、僧籍、僧官補授等,「統領天下諸寺,整理佛法」。 唐中葉後設左、右街僧錄二人,以後歷朝多設立此職,並設有相應的僧官機構,如明、清時中央設僧錄司等。 僧官及其機構由鴻臚寺、禮部等政府部門轄制。僧官制度是封建專制政權監督和控制佛教事務的重要手段。 由世俗政權任命僧侶為各級僧官,以管理僧尼事務、統御佛教的制度。 僧官,即受命管理全國佛教事務的僧人,又稱僧綱。 主要任務為︰掌管僧籍,以僧律統轄僧尼,並充當朝廷與教團間的協調者,在官方有關機構統領之下,處理有關佛教事務。 印度僧團中原設有上座、維那、寺主、直日、直月、直歲等僧職,然系僧團之自治制度,並非官方所設。 僧官之設置,始於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此後各朝沿襲,代有變革。 朝鮮、日本兩地從中國傳入佛教後,亦加以仿置。

歷史發展

兩晉十六國時期的僧官制度 根據《大宋僧史略》、《佛祖統紀》等史料記載,自漢代至西晉之間,為中國佛教之初傳期,寺院、僧尼不多,譯事與法事尚屬初創,當時來華傳教的沙門都由朝廷安置在負責接待各國來賓的鴻臚寺,因此當時有關僧尼事務就由鴻臚寺直接掌管。 兩晉十六國時期佛教已發展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勢力,寺院和僧尼數量猛增,僧尼從事經濟經營、參預社會事務的現象相當普遍,僧尼偽濫穢雜、違戒犯律的情況日益嚴重。 針對這種狀況,教團本身和封建官府都在積極尋求有效治理僧尼的辦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嘗試,約略於西元四、五世紀之交,中國南北兩方分裂政權中的東晉、拓跋魏和姚秦先後正式設置了僧官。 其中,東晉的僧官創設於安帝隆安五年(401)以前,中央僧官機構泛稱為僧司,亦可稱為僧局、僧省,主管僧官可能稱為僧主、僧端,副職為都維那,還有若干屬吏。 其時地方僧官也已產生。拓跋魏的僧官始設於太祖皇始年間(396~397),最高僧官稱為道人統,但其下沒有副職,也沒有獨立的僧務機構,僧官作為世俗政權附庸的色彩特別鮮明。 姚秦的僧官制度大約在弘始三年(401)正式設立,略遲於東晉和拓跋魏,但內容比東晉、拓跋魏的僧官制度完備。中央僧官共有三員,主官稱國內僧主,或稱僧正;副職稱悅眾、僧都、僧錄。下設吏員若干。 彼此職責分明,辦事效能較高。

南朝的僧官制度 直接承繼東晉,但又適應南朝政治的特點和佛教發展狀況,而有所發展和變化。 僧官分中央、地方和基層三級。 '中央僧官'是統領全國佛教事務的最高一級僧官,官衙仍稱僧司、僧局或僧省,大概由皇帝直接統轄,並不隸屬於任何一種俗官機構; 主官亦稱僧主或僧正,常冠以『天下』、『國』的字樣以示尊崇,並區別於地區性僧官。 副職稱都維那、大僧都、悅眾等。 地方性僧官層次較多,有的按照世俗行政區劃分設州、郡僧官,有的根據佛教傳播特點設立跨州、郡的區域性僧官,縣級僧官唯見陳代曲阿縣僧正一例。 州、郡、縣僧官的主官皆稱僧正或僧主,副職稱維那或僧都,或設或缺,隨宜而定。基層僧官即寺院的僧職,包括寺主、上座、維那三種,合稱為三綱。 在東晉以前,寺主等僧職只是僧眾推舉出來協調寺院宗教生活的辦事人員,並無凌駕於寺眾之上的政治權力,也無自己特殊的政治、經濟利益,此時寺主尚不具備僧官的基本特徵。 東晉以降,寺院由純粹宗教共同體演變為含有政治、經濟性質的社會組織,寺主等僧職逐漸由代表僧眾意願的公職人員演變為代表官府統制寺院的官員。 至南朝時,寺主、上座、維那等僧職便正式成了基層僧官。 其產生辦法也由寺眾推舉,過渡為官府委派,甚或由皇帝敕任。 中央、地方和基層僧官都享有俸秩,有一定的詮選、任免辦法。 南朝的僧官制度已經有了上述內容,但還不很定型,不很成熟。 南朝具有獨立的尼僧僧官,梁武帝時又一度出現了由世俗人士任僧正的情況,稱為白衣僧正,與僧人擔任的僧正並存。這兩點是南朝僧官制度中的新鮮內容,具有時代和地域特色。

北朝的僧官制度 佛教發展迅速,僧尼達到數百萬,寺院多至數萬座,其教團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南朝。 與此相適應,北朝各政權為了加強對佛教的統御,建立了龐大而強有力的中央僧官機構,初稱監福曹,後改名昭玄寺,設置大昭玄統一員,昭玄統、都維那若干員,亦置功曹、主簿員,以管諸州、郡、縣沙門曹。 北朝寺職也已納入到僧官系統中,所以僧官也分中央、地方和基層三級。 北朝僧官在教團內部具有巨大的統制權力,然而對於封建王權則主動依附、順從,遂使僧官制度成為封建政權統治教團的工具。北周一朝曾對僧官制度進行改革,改僧統為三藏,同時縮小僧官的職權,三藏只管僧尼的教化,此外的僧籍管理、度僧造寺、寺院經濟等佛教管理權轉由司寂上士、中士、典命等俗官執掌。

隋唐時期的僧官制度 國家重新歸於統一,政教關係進入了教權服從於王權,並積極配合王權進行教化的新階段。 僧官制度適應政教關係的新特點,出現了一些新的內容,展示了新的面貌。要而言之,中央僧官在隋文帝時達到全盛,此時中央僧官權力巨大,機構完備,僧官素質較高,純負教學責任的學官也應運而生,對於佛教的傳播和佛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自隋煬帝後,僧官權力大大削弱,中央僧務交由俗官辦理,國家還向各寺院派出監丞,自中央到基層的僧務都處在世俗政權的監督下,僧官成了俗官的附庸。 唐以後沿此趨勢發展,曾一度將中央僧官取消,唐憲宗時雖然又在功德使下設立左、右街僧錄作為中央僧官,其實僧務管理權仍由祠部和功德使分掌,僧錄不過是功德使的屬員而已。 地方僧官制度起初與中央僧官制度的演變方向和步調基本一致,但自安史之亂後,在中央權力衰落、地方權力增強的背景下,地方僧官制度重建起來,甚至出現了如五台山、天台山那樣佛化壯盛區域的僧官系統。 地方僧官機構龐大、分工細密,但教團的事務在很大程度上得聽命於俗官,僧官進一步淪為俗官的附庸。 因而僧官機構逐步喪失了為教團謀獨立發展的作用,徹底淪為官府操縱、統御佛教的工具。 宋代以降,僧官制度在前代基礎上有因有革。 宋代僧官制度中最有特色的是各地寺院多採用禪寺僧職規制,廢三綱而置住持,形成了住持獨尊的局面,住持屬下有很多執事僧,其中最主要的是叢林兩序。 西序稱六頭首,依次是上座(或稱首座)、書記、知藏、知客、知沐(又稱浴主)、知殿;東序稱六知事,依次是都寺、監寺、維那、悅眾、典座、直歲。

遼、金僧官制度多因唐制,間有損益,主要特點是僧人廣任俗官,成為當時吏治上的一大弊端。 及至元代,在蒙古貴族的扶持下,僧官的權力又一次發展到足以與俗官抗衡的地步。 僧官可以軍民通攝,即不僅管理僧務,而且主政管軍。 僧官的選任則是僧俗並用,僧務機構與俗官官署交叉。 其中政教通管的僧司,在中央一級有釋教總統所、總制院、宣政院、功德使司等。 地方僧署基本與路、府、州、縣行政體制相適應,設有各級僧錄司、僧正司、都綱司。 個別時期又設有廣教總管府,頭陀禪錄司、崇教所、白雲宗總攝所,另外又有專管寺產的太禧宗禋院、總管府、提舉司、提領所等各級官員,一律由國家委任,有品有秩。

明代時期的僧官制度 僧官制度更為嚴密、更系統化,從中央到各府、州、縣,建立了與行政體制相適應的四級僧官體系,並把僧司機構推行到青海、新疆、雲南、西藏等邊疆地區,從漢傳佛教推行到藏傳佛教中。 各級僧官有明確的品階、俸祿規定,僧官的銓選任免成制,考課有常,遷轉有序,衣飾傘蓋有別,在在體現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極端強化的時代特點。 其中央、府、州、縣的僧司分別稱為僧錄司、僧綱司、僧正司、僧會司;中央僧官有善世、闡教、講經、覺義;府、州、縣僧官分別為都綱、僧正、僧會。 清代時期的僧官制度 僧官制度大體沿襲明制,略有損益,較有特色的是在僧官中實行了正副印製度和候補制度。 另外,明清兩代在西北、西南等藏傳佛教地區實行『番僧僧綱司』制度,自成一個獨立體系,成為明清統治者對該地區實行羈縻政策的工具。總之,僧官制度作為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職官制度,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謝重光)

相關僧文

僧錄司

朝鮮於新羅(西元前57~938)中葉以後即有僧官之制;至高麗朝有僧統、僧錄之制;李朝世宗時,將舊有之七宗,合併為禪教二宗,並廢僧錄司;宣祖二十六年(1592),曾置僧統,募集僧兵。此制至後世仍然沿用。 日本之僧官始置於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以觀勒為僧正,鞍部德積為僧都,何曇連為法頭。 天武天皇十二年(684)改為僧正、僧都、律師等職,合稱三綱,在平安時代佛教居領導地位。 鎌倉時代置寺社奉行以管理僧尼寺院,僧綱唯有其名而無實職。明治維新時僧官之制始廢,各宗派自設宗制,各立僧正、僧都等職以統領教團。

◎附一︰〈僧錄司〉(摘譯自《亞細亞歷史事典》) 僧錄司,統制佛教的官署。 遠自後(姚)秦時代即有僧錄官之設置,唐代時隸屬於祠部,統領天下僧尼。 宋代則置左右街僧錄司,在鴻臚寺掌轄下,主持僧尼帳籍及僧官補授等事宜。明初,改其名為善世院,洪武十五年(1382)又改為僧錄司,統率天下僧綱司、僧正司、僧會司,以負責僧籍名簿之製作、住持缺額之補充、度牒之發給、僧尼之戒行統制等為主要任務。但至明代中期,由於僧官買賣之惡風盛行,導致其運作機能低下而喪失本來意義。 此外,朝鮮也仿效中國之制,於高麗朝時設置僧錄;日本則在室町時代置統率禪寺的僧錄司。

僧錄 ◎附二︰〈僧錄〉(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僧錄,指掌理僧尼名籍、僧官補任等事宜之僧職。姚秦時初創。《高僧傳》卷六〈僧■傳〉載,僧■為國內僧主,僧遷為悅眾,法欽、慧斌共掌僧錄。此為僧錄職稱之嚆矢。 僧錄原在僧正之下,掌管僧眾之人事等,至唐代則置其在僧正之上,統領全國寺院、僧籍,以及僧官補授等事宜。 《大宋僧史略》卷中〈左右街僧錄〉條(大正54·244a)︰『錄公乃是僧曹總錄,猶言錄事也。 (中略)有唐變態,正乃錯諸錄則用矣。』 又,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開成四年正月十八日〉條載︰『凡此唐國有僧錄、僧正、監寺三種色。僧錄統領天下諸寺,整理佛法;僧正唯在一都督管內;監寺限在一寺。』 唐憲宗元和(806~820)初年,於兩街功德使下設僧錄,雲邃為右街僧錄,端甫補左街僧錄;其後,文宗、宣宗、懿宗、僖宗各帝,皆曾勒任僧錄之職。 昭宗乾寧年間(888~904),以覺暉補兩街副僧錄,此為設置副僧錄之始。 爾後,後晉高祖、後周太祖、北宋太宗、北宋真宗、南宋孝宗等亦皆設置左、右街僧錄、副僧錄之職。元代時州郡有僧錄、判正、副都綱等職。明代於京師置僧錄司、道錄司,掌管天下之僧道。清代沿用明制。 朝鮮高麗王朝之時也用僧錄之制,依《高麗史》卷八載,文宗二十一年(1067),右街僧錄道元奉命擇選千位戒行清淨者,常住於興王寺。迨至李朝世宗六年(1424)始廢此職。 日本在室町時代以後,受中國宋代之影響,於禪林間設有僧錄。 康曆元年(1379)十月(一說二年正月)足利義滿奉勒任春屋妙葩為僧錄;此為日本僧錄之始置。 永德三年(1383),改二年所建之安聖院為鹿苑院,充作僧錄司,掌管五山十剎入院出世之事,以及有關幕府之政治外交等文書之撰作。 足利義教時,於鹿苑院之南,建蔭涼軒為僧錄司。 僧錄之選任,主要選自相國、天龍兩寺之尊宿,如絕海中津、無求周伸、空海明應等; 另如由東福寺選出的芳鄉光鄰,則為特例。

德川幕府時代,曾於元和元年(1615)及五年二度下令,遷僧錄司於南禪寺金地院,並以崇傳任僧錄之職。 當時崇傳因受幕府之禮遇信任,不僅掌管五山十剎及其他寺社之寺政,亦兼參與國政外交事宜。 寬永十二年(1635),由於寺社諸務愈加繁劇,故另行設置寺社奉行之職。其後,僧錄司之職權遂在寺社奉行之下,唯掌五山十剎之事。 此外,如淨土宗之增上寺,稱為錄所或總錄所,掌理宗門法度之實施、本山檀林等住持之推薦、檀林所化之進退黜陟等,並非幕府所定之公職。

僧正 ◎附三︰〈僧正〉(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僧正,僧綱之一。即僧團中之最高職官,掌統領教團兼糾繩僧眾行為之職。 《大宋僧史略》卷中〈立僧正〉條載(大正54·242c)︰『所言僧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云也。 蓋以比丘無法,如馬無轡勒,牛無貫繩,漸染俗風,將乖雅則,故設有德望者,以法而繩之,令歸於正,故曰僧正也。』

中國僧正之設置,始於姚秦·弘始之初(399~415),姚興以僧■(道■)為僧主,統管秦地僧尼。 其後, 劉宋孝武帝大明年中(457~464),敕令道溫為都邑僧主(《僧史略》、《佛祖統紀》卷五十一作都邑僧正); 明帝泰始元年(465),以僧瑾為天下僧正;二年(466)以比丘尼寶賢為都邑尼僧正; 順帝升明元年(477)任命法持為天下僧正; 南齊高帝(479~482)時,以法穎為僧正; 武帝永明年中(483~493),以定林上寺法獻及長干寺玄暢為僧主,分治江南江北。 由此可知,此職原稱僧主,後來則僧主、僧正並用。 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始置大僧正,敕令光宅寺法雲任之; 陳文帝天嘉元年(560)以大彭城寺寶瓊為都邑大僧正; 宣帝太建十一年(579),以智琳為曲阿僧正; 陳後主至德四年(586)以慧■為大僧正。 關於僧主之稱號,《大宋僧史略》卷中又載(大正54·243a)︰『所云僧主者,猶僧官也。蓋偏地小正小統之名也。』 例如《續高僧傳》卷五法申之附傳載,道達於齊·永明年中任南兗州僧正; 《高僧傳》卷十二慧彌之附傳載,定林寺法仙還吳任僧正; 《續高僧傳》卷五〈僧若傳〉載,僧若於梁·天監八年(509)任吳郡僧正; 此即表示偏地亦使用僧正之名稱。 總之,至梁陳時代,專用僧正之號,以對抗北魏之僧統制,唐以後,僧正多為地方僧官,中央另設僧職機構。 日本於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始設僧綱,並以觀勒為僧正,此為日本僧正之濫觴。 其後,天平十七年(745)行基初任大僧正;貞觀七年(865)超升寺壹演新任權僧正。 蓋平安初年以前,僧正之職皆由南都諸大寺僧中選任,後來真言、天台、禪、淨各宗興起,各宗之僧人也被敘任為僧正。 僧正之相當官階,或准從四位,或准參議,隨朝代而有不同。 關於僧正之隨從,《延喜式》定從僧五人,沙彌四人,童子八人; 建歷二年(1212)三月定從僧四人,中童子二人,大童子六人。僧正之員數,則由初制時的一位,逐次增至十數員。 德川時代,於天台、真言、淨土、真宗、日蓮等各宗派設僧官,並規定其服裝,且依寺格而永遠敘任僧正或大僧正。至明治五年(1872)廢止僧官之制後,各宗派仍各定其制,由管長敘任。 如今法相宗、真言宗及新義真言宗各派、律宗、淨土宗西山派、真宗高田及興正派、時宗等皆設六階,即︰大、中、少僧正,各分正、權;天台宗各派、真宗大谷派、日蓮宗各派(本妙法華宗、日蓮正宗除外),則於大僧正、僧正,各分正、權而成四階;淨土宗設大、正、權僧正三階;華嚴宗、融通念佛宗、本妙法華宗及日蓮正宗立大僧正、僧正、權僧正三階;醍醐派修驗道設僧正、權僧正二階。

僧都 ◎附四︰〈僧都〉(編譯組) 僧都,即統率僧尼而階位次於僧正或僧統之僧官。 北魏孝所時(515~528),慧光首於京洛任國僧都,後入鄴轉任國統。 其後有︰ 陳後主至德元年(583)慧■任京邑大僧都,四年轉任大僧正; 至德二年智琳補徐州僧都。隋代仿魏齊之制,以統為正,都為副。 《大宋僧史略》卷中〈僧統〉條(大正54·243b)︰『又號聖沙彌者,初在洛任國僧都(都即沙門都也),後召入鄴,綏緝有功,轉為國統(一國之僧統也)。』 又,同書〈沙門都統〉條(大正54·243b)︰『然都者,雖總轄之名(九官曹多以都字為其總攝也),而降統一等也。(中略)高齊之世,何統與都多耶?答曰︰時置十員,一統一都為正為副,故多也。』 日本仿中國之制,於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敕令鞍部德積任僧都。 此為日本僧都之濫觴。後分大、少、權大、權少之別,大僧都始於文武二年(698),道昭首任;權大僧都始於仁壽三年(853),真濟初任;少僧都始於天武天皇二年(674)義成擔任;權少僧都始於承和十四年(847),道雄膺任。 僧都之人數,弘仁十年(819)定為大、少僧都各一人,爾後代有增加。大僧都之任命人選,則僅限於東大寺、興福寺、延曆寺、園城寺之僧人。

日本佛教制度 ◎附五︰村上專精着·楊曾文譯〈日本的佛教制度〉(摘錄自《日本佛教史綱》第一期第十四章、第二期第二十六章)

(一) 關於佛教的官職,可分從事於世俗事務的和從事於佛法事務的兩種。 從事世俗事務的官職專由俗人擔任。推古朝時設有法興寺司,由蘇我馬子之子善德臣擔任。 這是設置有關佛法官職的開始。 寺司僅從事一寺的事務。 而關於佛教全體的事務,檢校僧尼寺院之數和管理田園事務的,稱為『法頭』。 在日本歷史上,只是在推古、孝德二朝各見過一次『法頭』之名。 受任佛教法務官職的是僧侶。 有僧正、僧都、律師三個官階,總稱為僧綱。 僧正有大僧正、僧正、權僧正的區別; 僧都有大僧都、權大僧都、少僧都、權少僧都的區別; 律師也有律師、權律師的區別。 在此三階九級的僧官之中,權官在奈良朝以前未見,全都是以後設置的。 因此當時僧官只有三階五級,即所謂大僧正、僧正、大僧都、少僧都、律師。 律師雖有大律師、中律師的名稱,但這只是在稱德天皇朝道鏡執政時為了起用他的同黨基真、圓興而設置的,此後到了桓武天皇的延曆十三年(794),就全都廢掉了。 這樣,存在大、中律師之名的時間僅有二十七年,其前後都未見此稱。 日本首次設置僧官是在推古天皇的三十二年(624)。 無疑,是由於佛教傳入以後,寺院漸漸增多,僧尼也增加了,隨着數量的增大勢必要進行統一管理。 據傳說,在推古朝,有一個僧人以斧毆打祖父。 天皇聽說大怒,告臣下說︰『今僧尼居於持戒之地,反作惡逆。凡住諸寺之僧,悉召而訊問之。凡有犯戒者,皆予重罰不貸。』 當時百濟僧觀勒上奏天皇,以為佛法傳到皇國還不到百年,僧尼中不習戒律的人很多,因此才犯了惡逆之罪,希望天皇對其他僧侶皆赦罪不論。 天皇採納了他的奏言,才開始任命僧正、僧都,檢校僧尼。 並命觀勒為僧正,鞍部德積當上了僧都。 此後數十年間,其任命斷續無常,天武天皇朝在僧正、僧都之下設置律師,但其名字沒傳下來。 在以上僧官之外,還另設立了僧位。 首次設置僧位是在淳仁天皇天平寶字四年(760),依照僧綱所奏而設置的。僧位分傳燈大法師位、傳燈法師位、傳燈滿位三種,名叫師位,由天皇敕授,其下還設有十三階,按奏請任命。

◎德積之後未見單稱僧都的。奈良朝以前無權官之名。 大寶令發布以來,關於寺塔僧尼的事務都總歸治部省玄蕃寮管理,僧綱必須在治部省具狀,才可行事。 僧綱最初在擔任者住的地方處理其所管的綱務,後因事務繁多延宕,以藥師寺定作綱所。 而關於僧綱的任命,統一依據大寶令的規定。大寶令的第七章是僧尼令,由七十二條組成。 從僧尼的品行到衣服、飲食、住所等,都有詳細的法規,其他關於僧綱的任免選定以及賞罰,也都有明法規定。 其刑法包括『還俗』和『苦役』,苦役是從十天到一百天,勞役以上的處罰是還俗。 此後為了體現朝廷對僧尼的優待,又加上關於對出家人都不施行通常刑罰的條文。

(二) 大寶令制定以後,關於佛教的制度雖說大體上是完備了,但不久以後又相繼產生了新的弊害,並且為了補充其不足,因事,或臨時增補了不少新的。 其中奈良時代初期,由於諸地豪族兼併的影響,就必須禁止私度出家,嚴格授給公驗的制度,規定發給度緣、戒牒之後以資證明其得度受戒。 然而到了天平勝寶年間(749~756),又加以修改,凡毀壞了在受戒之日所發得度的度緣者,沒收其公驗; 治部省停止授與受戒公驗,對出家者只授與十師戒牒。 以後到了延曆年間初期,公度私度混亂,不可辨別。 光仁、桓武兩天皇,都想對此加以整頓,延曆十七年規定,對於欲得度者,需選擇三十五歲以上,智德兼優,並且通曉漢音和真正適合出家者,然後由僧綱部門就其所習的經論,設大義十條加以考試,凡通達五義以上者才可錄取; 得度以後,在受戒之日進行複試,必須通達八義以上者方可受戒。 到延曆二十年時,根據人的性質有利鈍之別,不一定要限於壯年才可得度,規定二十歲以上者可以得度,其試問只是讓辨別法相、三論的教義,在受戒之日再進行複審。 延曆二十五年傳教大師奏請,各佛教宗派年分受度者也應加上天台法華宗,試課的書目是《法華》、《金光明》二經,錄取通曉此經的漢音、訓讀者,並設大義十條,需要通達五條以上。 弘仁年間(810~823)以後,度緣上用太政官印,比丘尼則用所屬官廳司之印,貞觀年間(859~876)以後,年分度者限於二年以上嚴持沙彌戒者,而臨時度者需嚴持三年以上沙彌戒者,還規定要進行考試,凡是兼通《法華》、《最勝》、《威儀》三部經者方可錄取,每年四月在東大寺戒壇(東國在下野藥師寺,西國在筑紫觀世音寺)舉行授戒儀式。 唯獨天台宗,設立止觀、遮那二業作為學生必修課業,學生按規定逐級考試,於睿山的戒壇授受大乘戒。但到了平安朝末年,這種制度也荒廢了。 僧綱仍如以前,有僧正、僧都、律師三僧官;真言宗之僧在灌頂後經過傳燈法師位、大法師位,由有祈禱加持效驗者,可進升僧綱,其他各宗都要在擔任三會講師以後才可擔任僧綱,此已是常例。 弘仁十年(819)對僧綱的人數加以限制,規定僧正和大少僧都各一人、律師四人以下,此後逐漸超過了限制,另外又設各種權官(臨時官),在貞觀六年(864)由真雅僧正的奏請,制定了法印、法眼、法橋三階位,授給僧綱,但後來不是僧綱的也可受此階位。 參與僧綱事務的人員不僅越來越增加了,而且任命的制度也自動鬆弛了,連佛師、經師也可列於其位。 加之凡出身於高貴家族的人,一開始便可擔任僧都、法眼、一身阿闍梨,而不問其學德如何,最後,僧綱的人數竟達一百餘人。把僧位僧官配以俗位的做法,是從光仁天皇的寶龜三年(772)開始的,此後雖多少有些變化,但根據醍醐天皇延喜年間(901~922)的制度,僧位在傳燈滿位以上由天皇敕授,傳燈入位以上由僧綱評定授給; 關於位記的裝束,僧都以上准三位,律師准五位;賻物(贈物,俸祿),僧正准照從四位,僧都准照正五位,律師准照從五位。 除上述以外,還有大威儀師、威儀師、從儀師以及法務、權法務等僧職。 已講、內供奉、阿闍梨這三職稱之為『有職三綱』。 常常在宮中值宿為天皇聖體的安康進行祈禱的叫做『護持僧』,最初的數字是在三人以內,後逐漸增加到八、九人之多。所謂『已講』就是做過三會講師的僧侶,『內供奉』就是十禪師。 『阿闍梨』有阿闍梨、大阿闍梨二級,又有七高山阿闍梨(比睿山、比良山、伊吹山、愛宕山、神峰、金峰、葛城山)、傳法阿闍梨、一身阿闍梨的區別。 統管各寺寺務的有座主、長者、別當、長吏、檢校等。管寺中諸事務的有上座、寺主、都維那的三綱。在地方上,有講師、讀師。讀師最初是從國分寺的僧中選拔任命。 延曆年間規定,在受戒以後能背誦一卷《羯磨四分律鈔》,並且在關於本業十條的考試中通達七條以上者才可以任命為諸國的講師。但後來在天台宗、真言宗興盛時,這二宗的僧侶都爭這樣的職位,便又規定,凡是在東寺、西寺擔任過一任『三綱』的職位者(以四年為限)可直接被任為各地講師、讀師;凡是在延曆寺擔任過一任上座、寺主者,可任命為講師,擔任一任都維那者,可以擔任讀師。    [1]

參考文獻

  1. 僧官制度,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3-6